姜太公渭水垂釣,是誰出的注意?背後隱藏著一位三界大佬!

姜太公渭水垂釣,是誰出的注意?背後隱藏著一位三界大佬!

“短杆長線守磻溪,這個機關哪個知?只釣當朝君與相,何嘗意在水中魚。”

落魄之至的姜子牙,直諫紂王無果,反遭商紂王的“通輯令”,一個五行遁術,就來到了西周的岐山。

岐山是周文王的地盤,文王賢德,愛民如子,四方欽佩。他的賢德,在朝中小人的讒言下,就連商紂王也起了疑心。

不在一棵樹上掉死!姜子牙擇主而事,就選擇了鳳凰曾鳴啼過的地方。

想一鳴驚人,就不能按常規出牌,就得出奇招!這就有了姜太公“渭水垂釣”的好戲。


姜太公渭水垂釣,是誰出的注意?背後隱藏著一位三界大佬!


“源易緣”注意到,姜太公的“寧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為錦鱗設,只釣王與候!”的出奇制勝,很有效果,起到了“四兩拔千金”的作用。

80歲的姜子牙,靠此一法,不僅吸引來了周文王的關注。文王還親自“三顧茅廬”,請太公出山相助!

那麼,姜太公的“垂釣”之法,是不是他原創發明的呢?

通讀神話名著《封神演義》,“源易緣”發現,最開始令姜太公耐下心來磻溪“垂釣”的高明之招,是經人指點過的!

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姜子牙從耄耋老人才被賦予重任,成為西周大元帥,開創周朝八百年基業,流芳百世,也確有高人幫助和指點!

這位高人,又是誰呢?


姜太公渭水垂釣,是誰出的注意?背後隱藏著一位三界大佬!


孟子老先生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封神中,彼時天下大亂,恰合“成湯當滅,西周當興”的天數,又逢眾神仙了犯殺戒。

已上崑崙仙山玉虛宮40年學道修行的姜子牙,遇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遇!

有一天,師父元始天尊,命白鶴童子,請姜子牙來見!這一次,姜子牙緊緊抓住了這個建功立業的機會!

元始天尊對子牙說:你生來命薄,仙道難成,只可受人間之福!此處也不是你的久居之地,早早收拾下山吧!

姜子牙為人厚道樸實,沒有像《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在眾師兄弟面前賣弄技藝。元始天尊更不會像菩提老祖那樣,趕著徒弟下山。

不明真相的姜子牙,以為自己哪裡犯了錯,戀戀不捨之餘,苦苦哀求元始天尊:弟子真心出家,苦熬歲月幾十年,情願留在山中……還望師父大發慈悲,指點迷津!


姜太公渭水垂釣,是誰出的注意?背後隱藏著一位三界大佬!


原來,元始天尊看到姜子牙的天命在人間,就想令子牙代他完成三界定下的大事——“封神榜”!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一時沒有領悟師父的苦心,元始天尊的大徒弟南極仙翁,上前從側面“點拔”姜子牙:機會難逢,時不可失,何況天數已定,自難逃躲。待你功成之日後,自有山上之時!

“源易緣”發現,就在姜子牙下山時,關心自己的未來前途和命運時,元始天尊送給了愛徒一首八句偈語:

“二十年來窘迫聯,耐心守分且安然。磻溪石上吹垂竿釣,自有高明方子賢。輔佐聖君為相父,九三拜將握兵權。諸候會合逢戊甲,九八封神又四年。”


姜太公渭水垂釣,是誰出的注意?背後隱藏著一位三界大佬!


注意到了沒有,雖然天機不可洩露,但元始天尊在這首偈語中,卻告訴了姜子牙要沉得住氣,耐得下心,在磻溪上釣釣魚,時機一到,自然有高人拜訪!

姜子牙下山後,一開始就來到了當時的權利樞紐中心——朝歌,也曾遇到了一位“貴人”:皇叔兼宰相的愛國忠臣——比干。

可時,時機不到,一切人為的努力,也是枉然;忠臣比干直諫被紂王剖心;子牙直諫也差些被紂王所殺。

應該是受到了挫折的後的頓悟,他想起了師父元始天尊送他的話。於是,依計行事,果然時半功倍,最終大功告成。

雖然,姜子牙並非“垂釣”的最早始人,可千百年後,人們仍然都會說上一句:“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就此話題,您有哪些看法或高見,歡迎留言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