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電商平台完成了物流線上化,跨境物流行業兩極分化現象加劇

就在昨天(9月14號),Wish官方商戶平臺發出通告,重點內容如下:

從2018年10月1日17時(太平洋時間)起,Wishpost將作為Wish唯一認可的物流服務商為中國直髮的訂單提供物流服務,其他非WishPost的物流渠道將不再被平臺認可。

通過物流服務線下轉線上,Wish平臺可以更好地管理物流服務商,通過動態的比較淘汰機制,為商戶們篩選出服務更優質、時效更有保障的服務商及產品。

線下轉線上就是將原有的物流服務商產品整合到WishPost物流系統中,商戶使用該物流服務商或產品進行發貨,不再需要物流服務商系統或貨代進行操作,而需要登錄Wish郵官網或ERP系統選擇合適的WishPost物流服務進行打單貨。

目前Wish郵已經開通了線上結算服務,包括雲途、燕文、4PX、CNE、UBI等在內的部分物流服務商的費用結算均需通過Wish官方物流(即Wish郵)線上結算服務進行服務費結算。


又一家電商平臺完成了物流線上化,跨境物流行業兩極分化現象加劇


1、電商平臺物流線上化不可避免

電商平臺將線下零散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通過不斷的整合篩選搬到線上,其實是一個必經的過程。物流作為整個線上購物的一個核心用戶體驗環節,直接關乎到平臺的整體服務質量,同時也關乎到商家的回款效率和店鋪評分。

在許多電商平臺成立初期,為了實現平臺商家的繁榮和品類的豐富,其市場拓展和招商力度會非常大,很容易由於短期內平臺上的訂單數量暴增導致物流配送效率跟不上,加之其自建物流需要大量的資金人力和經驗積累,所以前期對於線下第三方物流服務商高度依賴。

而隨著電商平臺發展到一定的階段之後,平臺上的商家和品類都足夠多了。平臺自然會進入一個整治和規範期,在這個階段除了對於商家考核標準的細化、侵權跟賣等處罰力度的加大以外,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強化平臺對於物流服務商的管控。

大量的線下第三方物流服務商在給賣家提供了豐富的物流渠道解決方案的同時,由於整個跨境服務的環節多、鏈條長、不可控因素多,物流商家服務水平參差不齊,許多賣家很容易出於短期的低價誘惑而導致在物流環節屢屢掉坑。

電商平臺通過將線下的物流服務商整合篩選後搬到線上,通過物流大數據的分析考核,就可以對入駐平臺的物流服務商從時效、價格等多個維度做出綜合的評比,從而為賣家推薦更為靠譜的物流渠道,這也同時保障了平臺的整體物流服務水準。


2、行業兩極分化現象加劇

能被平臺認可的物流服務商要有一定的區域攬收能力,自動化分揀設施要到位,具備一定規模的軟件開發團隊,渠道除了具備一定的性價比之外,穩定性也至關重要。

目前市面上能夠達到被電商平臺認可的跨境物流服務商其實並不多,因為軟件和硬件設施的投入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跨境物流行業平均純利率3%左右,大部分賣家運費月結,物流服務商需要墊付的壓力是比較大的,現金流普遍比較緊張。

能夠投入大量的資金去改善公司的軟硬件設施以及拓展攬收網絡的企業基本上都是有資本介入的公司。有錢只是第一步,還得考驗公司綜合管控能力,成百上千人的團隊如何有效管理其實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大量的沒有被平臺認可的物流服務商將無法像原來一可以繼續享受到平臺增長的流量紅利。則被迫將目光瞄準一些新興市場處於起步階段的電商平臺,或者社交電商、獨立站等。

許多物流服務商的興起最早是行業紅利,而後是平臺紅利。隨著平臺物流的逐步線上化,平臺紅利將不再具有普惠性,能夠被平臺認可的物流服務商的體量會越來越大,整個行業內部公司體量之間的差距也會迅速拉大。

預計到2018年末,我們將會看到10家左右年營收10億規模以上的跨境電商物流服務商。

3、平臺物流與第三方物流

電商平臺除了整合物流服務商之外,也在自建物流。以自建物流為典型案例的就有京東和亞馬遜,極致的物流體驗是其商業模式核心競爭力構成中的重要一環。阿里巴巴在前期藉助社會化的第三方物流資源迅速發展壯大之後,又回過頭來成立菜鳥網絡來補物流的短板。

電商平臺掌握了商流和信息流以及物流訂單,對於接入電商平臺官方物流渠道的服務商來說,承接了由電商平臺分配給其操作的物流訂單。整個物流環節佔據了跨境交易的30%左右的成本,鏈條長,環節多,成本優化空間大,平臺顯然不會放棄這塊蛋糕。

整個跨境物流的前端攬收和末端的清關以及派送的成本是很透明的,而且也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來管控的,成本最高的是幹線運輸。電商平臺涉足幹線運輸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菜鳥網絡的電商洲際包機以及亞馬遜的官方物流涉足FBA等都是初步嘗試。

能在前端攬收、幹線運輸、海外倉儲、末端清關、尾程派送等細分環節做的足夠專注和具備規模的公司也會具備不少的商業價值,要麼被電商平臺看中,要麼被一些提供綜合服務的跨境物流巨頭企業投資或者併購。

跨境電商的發展在推動傳統線下B2B貿易向線上跨境B2C貿易轉型的同時,也在推動著中國製造向小批量、定製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方向轉變,更在促使著原有的傳統B2B國際物流業態向跨境B2C物流模式轉變。

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許多行業都值得重新再做一次。現有行業的組成元素依然沒變,只是組合的順序和形態發生了變化,信息傳輸更加高效,行業效率大幅提升。

未來能夠致力於持續改善用戶體驗、提高行業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企業將會更具商業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