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3次加息!美聯儲出手,中國如何應對?一文看懂對股市樓市匯市影響

年内3次加息!美联储出手,中国如何应对?一文看懂对股市楼市汇市影响

美聯儲自2015年開啟加息週期以來,第八次加息終於靴子落地。

美聯儲週三宣佈,加息25個基點至2-2.25%區間,創2008年以來最高,符合市場預期,這是年內第三次加息,也是2015年12月美聯儲開啟本輪加息週期以來的第八次加息。

美聯儲加息25個基點後,全球多個央行迅速跟進,巴林、沙特、阿聯酋央行相繼宣佈將基準利率提高25個基點。中國香港也跟隨加息25個基點。
年内3次加息!美联储出手,中国如何应对?一文看懂对股市楼市汇市影响

政策聲明顯示,美聯儲保持對經濟的樂觀看法,認為勞動力市場和經濟擴張表現均為“強勁”,重申經濟前景面臨的風險大致平衡,通脹仍然保持在2%附近,通脹預期幾無變動,並重申了漸進式加息與美國經濟擴張、強勁的勞動力市場狀況和通脹接近2%的對稱目標保持一致。

本次聲明最重要的變化是,“貨幣政策立場仍然寬鬆”的表述被整體刪除,這是2015年開啟加息週期以來首次。道明證券稱,美聯儲刪除寬鬆措辭,並釋放了鴿派信號,這意味著美聯儲多少已經處於中性立場,且可能接近完成加息,雖然他們預測還有數次加息,這就是聲明後美元疲軟反應的原因。

縮表方面,美聯儲如期提高國債和MBS退出再投資的上限。此外,上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IOER)利率至2.20%(此前為1.95%),週四(9月27日)生效。超額準備金利率歷來是指導基金利率的指標,通常略高於美聯儲的基準利率。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是美聯儲副主席克拉裡達的首個FOMC議息會議,也是前舊金山聯儲主席威廉姆斯在轉崗成為紐約聯儲主席後提交的首份經濟與利率預期報告。

同時,美聯儲維持2018年加息四次、2019年加息三次、2020年加息一次的預期不變,不過支持今年加息四次的官員人數從6月時的8人增加至12人。此外,首次公佈的2021年點陣圖表明2020年之後不會加息,這也和市場預計美聯儲接近完成加息的立場相吻合。

自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8月份會議以來收到的信息顯示,勞動力市場繼續走強,經濟活動一直以強勁步伐上升。近幾個月裡就業增長總體強勁,且失業率維持低位。居民支出和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強勁增長。同比而言,總體通脹率與剔除食品和能源項目的通脹率依然接近2%。較長期通脹預期指標總體而言幾無變化。

為履行其法定職責,委員會尋求促進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委員會預計,進一步漸進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將符合經濟活動持續擴張、強勁的勞動力市場狀況和通脹率中期內接近委員會2%的對稱性目標。經濟前景的風險大致均衡。

考慮到已實現的及預期中的勞動力市場狀況和通貨膨脹形勢,委員會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上調到2%-2.25%。在確定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未來的調整時機和幅度時,委員會將評估已實現的和預期的經濟形勢與其充分就業目標以及對稱性2%通脹目標的對比情況。這方面的評估將考慮廣泛的一系列信息,包括衡量勞動力市場狀況的指標,通脹壓力與通脹預期指標,以及金融和國際動態的數據。

投票贊成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本次貨幣政策行動的委員為:FOMC貨幣政策會議中投票贊成者包括:FOMC委員會主席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委員會副主席(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 (John Williams Vice Chairman);(里士滿聯儲主席)Thomas I. Barkin;(亞特蘭大聯儲主席)Raphael W. Bostic;(美聯儲理事)Lael Brainard、委員會副主席克拉裡達(Richard Clarida);(堪薩斯城聯儲主席)Esther L. George;(克利夫蘭聯儲主席)Loretta J Mester和(美聯儲副主席)Randal K. Quarles。

點陣圖

美聯儲維持2018年加息四次、2019年加息三次、2020年加息一次的預期不變,不過支持今年加息四次的官員人數從6月時的8人增加至12人。此外,首次公佈的2021年點陣圖表明2020年之後不會加息,這也和市場預計美聯儲接近完成加息的立場相吻合。

點陣圖顯示,2018年底聯邦基金利率料為2.375%(6月時料為2.375%);2019年底聯邦基金利率料為3.125%(6月時料為3.125%);2020年底聯邦基金利率料為3.375%(6月時料為3.375%);2021年底聯邦基金利率料為3.375%;更長週期的聯邦基金利率料為3%(6月份時料為2.875%)。

年内3次加息!美联储出手,中国如何应对?一文看懂对股市楼市汇市影响

上調未來兩年GDP預期,維持核心PCE通脹預期不變

美聯儲繼續看好美國經濟前景,小幅上調今明兩年GDP增速預期。美聯儲還首次公佈了2021年的經濟預期,預計2021年經濟增速為1.8%,失業率預期為3.7%,核心PCE通脹率為2.1%。

2018年GDP增速預期為3.1%,高於6月預期的1.8%;2019年預期為2.5%,高於6月預期的2.4%;2020年預期保持2%不變,更長期的經濟增速預期也保持不變在1.8%。

2018年四季度失業率預期為3.7%,高於6月預期的3.6%;2019和2020年失業率預期保持不變在3.5%,更長期的失業率預期保持不變在4.5%。

2018年PCE和核心PCE通脹預期分別為2.1%和2.0%,與6月預期持平;2019年PCE通脹預期為2.0%,小於6月預期的2.1%,核心PCE通脹預期則保持不變在2.1%;2020年PCE與核心PCE通脹預期均為2.1%,與6月預期持平。

年内3次加息!美联储出手,中国如何应对?一文看懂对股市楼市汇市影响

鮑威爾發佈會

在如期加息25個基點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舉行新聞發佈會,體措辭仍偏鴿派,強調刪除“寬鬆”措辭並不意味著利率路徑的改變;不認為長期中性利率會大幅上升,急劇的金融緊縮可能會產生重大經濟影響,並重申整體金融條件仍然寬鬆,不排除一旦經濟走軟降息的可能。

資深美聯儲觀察人士Tim Duy評論稱,美聯儲給出的指引相對不夠明確,鮑威爾對發佈會上提問的回答比較含糊,如果大家之前期待鮑威爾的講話會有明顯鷹派傾向,那麼這次發佈會鮑威爾應該算表現得鴿派。

對美國經濟信心滿滿

鮑威爾發佈會伊始便表示,美國經濟強勁,失業率偏低,就業人數上升,薪資增長,通脹將持續地保持在2%;今年經濟增長強於預期,減稅和支出增加促進了經濟增長,希望美聯儲提高對美國潛在經濟增長率的預期。

堅持逐步加息,不認為長期中性利率會大幅上升

鮑威爾表示,美聯儲正逐步加息至正常水平,逐步加息至正常水平有利於維持經濟增長;刪除“寬鬆”措辭不代表聯儲的利率路徑預期有任何改變;重申整體金融條件仍然寬鬆,利率仍然低於官員們對中性利率水平的預估,不排除一旦經濟走軟降息的可能。部分與會者認為,可能利率會溫和地超過中性水平,但其並不認為長期中性利率會大幅上升,急劇的金融緊縮可能會產生重大經濟影響。

警告部分資產價格過高

鮑威爾稱,部分資產價格處於歷史區間高位,非金融類企業已經出現槓桿,需要警惕脆弱性積聚。通過部分估值指標來看,股市已處於歷史高位。

長期大範圍地徵收關稅對美國不利

對於市場關注的貿易問題,鮑威爾回應稱,聯儲瞭解到企業對特朗普貿易政策的擔憂在升溫,目前關稅對美國經濟影響仍相對較小,長期大範圍關稅將對美國經濟不利。

海外市場

鮑威爾稱,海外經濟增長略微放緩;新興市場的表現對美聯儲而言很重要,部分新興市場正經受嚴峻的問題。聯儲應該專注於美國經濟,只要美國經濟保持增長,新興市場也會受益。

財政政策

鮑威爾稱,財政政策對經濟有顯著的長期影響,但美國的財政處於不可持續之路上,最終美國需面對財政問題。

美元僅部分復甦

鮑威爾認為,美元在經歷了2017年下跌之後,目前僅僅在一定程度上覆蘇。

重申美聯儲獨立性

對於特朗普的批評,鮑威爾重申美聯儲的獨立性,稱聯儲不考慮政治因素,聯儲的重點是本職工作,不是特朗普的推文。

全球市場上躥下跳

美聯儲聲明發布後,金融市場寬幅震盪,美元指數跳水20點後直線反彈,鮑威爾講話後,美元指數繼續拉昇20點,轉漲0.25%報94.4,但由於鮑威爾講話偏鴿派,美元指數再度跳水至平盤附近,振幅達40點,最終收漲0.18%報94.3。

年内3次加息!美联储出手,中国如何应对?一文看懂对股市楼市汇市影响

現貨黃金在聲明發布後一度跌近0.9%,觸及逾兩週低位,但隨後V型反彈8美元,跌幅一度縮窄至0.1%,重回1200美元上方,尾盤震盪走低,跌0.6%報1194美元/盎司。

年内3次加息!美联储出手,中国如何应对?一文看懂对股市楼市汇市影响

鮑威爾警告股市已處於歷史高位,美股衝高回落,尾盤加速跳水,道指收跌107點,盤中一度漲超百點,標普500指數跌0.33%,納指跌0.21%。美國銀行股普遍回吐美聯儲加息以來的全部漲幅,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均跌超1%。

年内3次加息!美联储出手,中国如何应对?一文看懂对股市楼市汇市影响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盤中持續下探,跌超5個基點,重返3%關口附近。

年内3次加息!美联储出手,中国如何应对?一文看懂对股市楼市汇市影响

中國如何應對?

美聯儲年內第三次加息,那麼中國央行是像3月第一時間上調逆回購操作利率5個基點 ,還是選擇像6月那樣在美聯儲加息後按兵不動呢?

2016年12月、去年3月和12月以及今年3月美聯儲加息後,在中國銀行間市場上,包括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MLF)在內的貨幣市場利率都出現了上調。不過去年6月以及今年6月美聯儲最近一次加息,央行並未跟隨上調公開市場利率。

此次市場多半預計政策利率不會變化,以免對實體經濟造成衝擊。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等認為,央行可能不會跟隨美聯儲上調逆回購利率。

華泰證券亦認為,比起以往兩次央行跟隨加息,當前貨幣市場利率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差呈收窄趨勢,央行上調政策利率迫切性不強,此次央行大概率不會跟隨美聯儲加息。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此次加息是否跟進主要考慮兩方面因素:一是穩增長和擴內需的需要;二是穩槓桿和穩匯率的需要。綜合各種因素判斷,我國央行或將繼續按兵不動,保持政策利率的穩定。

不少業內認為,此次左右央行決定的另外一個因素,是人民幣匯率。

可見的是,2017年5月,人民幣匯率告別貶值預期轉向升值,2017年6月無需擔憂人民幣貶值的央行,選擇了跟隨美聯儲加息。

國盛證券認為,從當前中國政策轉向寬鬆的角度而言不支持加息,從國際貨幣政策協調的角度而言不支持加息,從匯率角度而言,存在加息可能。

不過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王有鑫認為,預計政策利率不會變化,以避免對實體經濟造成衝擊,但MLF、逆回購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可能會跟隨小幅上行,與之前操作類似,很可能小幅上行5或10個基點。

中銀國際認為,央行不跟隨美聯儲上調利率的可能性更大。在現階段,市場利率與政策利率基本持平,此時如果再次上調利率,則含義明顯不同,也將會導致資金利率上行。從下半年來看,穩信用、穩增長是政策的著力點,目前下行壓力未見緩和,甚至融資也未確定性企穩的情況下,不宜進一步混淆市場預期。

其他經濟體央行亦步亦趨

美聯儲加息25個基點後,全球多個央行迅速跟進,巴林、沙特、阿聯酋央行相繼宣佈將基準利率提高25個基點。

分析人士稱,隨著美聯儲加息,多家央行已經進入了美聯儲加息的時間。不少新興市場國家面對可能的本幣貶值風險,似乎已經準備好了彈藥。

這些國家的央行不是加息與否,而是加息多少。據經濟學家們的預計,印尼可能加息25個基點,菲律賓可能加息50個基點,以應對美聯儲持續收緊的貨幣政策,而兩國央行行長此前也曾暗示,本週可能採取加息行動以穩定市場。

根據彭博社在近日盤點的全球22大央行下半年貨幣政策展望發現,至少有11家央行在年內可能加息,或加快加息力度。比如,近期已經加息的央行包括美國、阿根廷、土耳其、印度、印尼、沙特。

此外,與美聯儲加速縮表相對應的是,原本較為寬鬆的歐、日央行資產購買力度開始趨弱。

歐洲央行在9月議息會議上決定,10-12月的月度購債規模將從300億歐元降至150億歐元,購債計劃將在12月底徹底結束。

日本央行雖然表態稱將每年購買80萬億日元的日本國債,但近兩年的實際購買速度已逐漸放緩,開始“隱形收縮”的可能性很高。

由此可見,發達經濟體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整體規模可能在2018年底前後顯現持續減少態勢,自金融危機結束以來,全球流動性拐點將至。

年内3次加息!美联储出手,中国如何应对?一文看懂对股市楼市汇市影响

全球流動性拐點將至

什麼是風險資產?風險資產(Risk assets)指金融機構資產結構中,未來收益率不確定且可能招致損失的那部分高風險資產,如股票和衍生金融產品。相對於發達市場,新興市場也屬於風險資產。

此前,在廉價資金充斥市場的時候,資產泡沫氾濫,高估值幾乎擴張至所有地區、所有資產類別的風險資產上。據權威機構測算,當前全球風險資產的總價值約為400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經濟規模的5倍左右。如果流動性出現拐點,風險資產當前的高估值將無以為繼,現在的收益率越高,以後就會跌得越狠。

現在,美聯儲決定要把貨幣政策調整到正常化水平,就是為了防範風險資產泡沫。

歷史數據顯示,美聯儲此前一共進行了6次縮表,縮表週期一般為1至2年,規模在2%至15%。縮表時的美國GDP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風險資產價格也同步出現下跌。

美聯儲之前大放水時,你要做多風險資產;現在美聯儲把槍口對準了風險資產,如果還要繼續做多風險資產,那不是傻,而是非常傻。

從歷史上看,凡是和美聯儲作對的金融大鱷,幾乎都無一成功。

人民幣:所受衝擊將較為有限

美聯儲加息,對於國內資產有何影響呢?

人民幣的貶值壓力和中美利差收窄始終是“兩座大山”,這兩項壓力中期內不太可能消失。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在央行重啟逆週期因子、在離岸市場發行央票等措施後,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匯率會和美元指數呈現大體相近幅度的反向波動格局。預計這回美元指數不會受到本次加息太大影響,人民幣兌美元雙邊匯率所受衝擊將較為有限。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餘永定指出,美國加息對人民幣匯率肯定會產生一點壓力。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民幣貶值的壓力會上升,但這次因為市場對美國加息早有預期,預計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恐怕不會太大

至於市場關注日後人民幣究竟守不守得住7的重要心理關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丁志傑表示,

如果美元指數再次站到100以上,人民幣“破7”的機率就很高。餘永定則重申“不干預”的論點,強調匯率應該讓市場供需做決定,強調不應該也沒必要守住“7”這個關卡。

A股:抄底科技股的好時機?

此前,市場對美聯儲加息多半有預期心理,以今年6月來說,當時美國加息後A股並沒有太大波動,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短期內A股可能受到加息情緒影響,不過很難透過經濟管道影響A股,加上中國還存在資本管制,長期來看對A股影響有限。

貝萊德首席股票策略師Kate Moore週二表示,現在是開始抄底中國科技股的好時機,中國科技股與美國科技股的估值差距達到10年來的最高水平。他稱,很難找到短期催化劑,但這些股票有良好的價值和強勁的增長。

房地產市場:帶來一定利空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中心主任黃志龍表示,

美聯儲加息必然會對房地產市場造成一定的利空,從供給端將增加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金成本,同時從需求端改變購房者的預期。

債市:並非利空出盡

興業研究徐寒飛表示,對於美聯儲9月加息,債市預期較為充分,加息日或是債市反彈日。但對於央行是否出手跟隨仍存在較大分歧。從海外流動性環境、國內利率環境看,央行存在小幅調升OMO利率的可能性。

如果出現央行跟隨加息的情況,目前債市有一定預期,但衝擊相對有限。近期內利率債交易者對利空消息相對敏感,利率債波動加大或要維持一段時間。

不過華創債券屈慶認為,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並非利空出盡。首先,經濟企穩的勢頭正在顯現;其次,加息帶來的利率和匯率壓力不容忽視;再次,通脹上行的壓力仍在繼續加大;最後,年底多項監管文件將正式實施,銀行業務調整壓力不容忽視。

對香港影響或較大

瑞信董事總經理、亞太區私人銀行高級顧問、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陶冬已經提前警告,本次美聯儲加息對香港經濟影響恐會很大。

香港市場考驗主要在於,隨著美聯儲進一步加息,市場人士普遍認為超低利率時代將終結,銀行有機會隨即調升最優惠利率(P)。而在利差擴大下,香港本地銀行股有望迎來利好;同時長期來看將損害香港房地產股。

自2015年底美聯儲開始升息以來,至今已升息7次,令美國利率水平被推高至2%附近,但香港銀行一直未跟進。在聯匯制度下,港美利差一直被拉開,導致香港資金外流到美元資產,也使港匯轉弱,多次觸及7.85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被迫出手向市場賣美元、買港幣以穩匯價。

不過,市場分析認為,本週美國若再升息,香港跟隨的機會甚大,因為資金過去持續流出香港下,香港銀行體系結餘現已跌破800億元大關。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上週表示,美國升息幾無懸念,香港升息的機會也極高。

近日港幣拆款利率(Hibor)已率先上升不少,1個月Hibor本週三(26日)升至 2.21%,勢將令銀行資金成本增加,香港銀行本週升息的迫切性越來越大。

年内3次加息!美联储出手,中国如何应对?一文看懂对股市楼市汇市影响

花旗日前發表報告指出,香港銀行會因為升息期的展開,使得淨利差持續擴大,花旗對香港銀行看高一線,首選股份為中銀香港,其次為恆生銀行及東亞銀行;國際性銀行則較看好渣打集團,匯豐控股排名靠後。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則指出,本地銀行較不受外圍影響,他較看好恆生銀行,因其業績和股價都比其他銀行好。但他強調,恆生銀行今年累漲不少,建議該股調整至100日線 (約港幣200元) 才考慮吸納,目前不建議追高。至於另一檔本地銀行股東亞銀行,則有望落後補漲,股價回升至港幣30元以上。

香港最快本週迎來12個月首次升息,野村證券認為,現有房貸普遍以 Hibor 為基準利率,加最優惠利率 (P) 暫時影響不大,而且“市場需要連續升息3次,才會認真相信一個持續升息的週期已開始”

香港房價自2009年以來輾轉上揚,市場對升息會否是房市轉折點仍存分歧,摩根士丹利及花旗料下半年跌5%至7%,但摩根大通估計升4%至5%。

野村香港地產研究部主管郭美珊表示,由於周邊不明朗因素頗多,加上中國經濟走勢與流動性多寡對香港房市的重要性愈來愈高,都令市場更難窺看香港房市前景,香港的房市能見度不超過3年。

其他影響

市場上沒有絕對的避風港,只有適合不同類型投資風格和風險承受能力的資產配置。投資者應對大勢有所判斷,知道自己要什麼。在這個多事之秋,風格保守一些可能更穩妥。

1、將對美股形成壓制

美聯儲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加息超過200bp的次數僅有2次,第一次是從1994年2月到1995年2月,1年時間加息300bp,聯邦基準利率從3.0%提高到6.0%,這麼快速加息必然導致嚴重的負面效應,對外引發了美國鄰居墨西哥的經濟危機,對內美國股市也表現乏力,道瓊斯工業指數一年未漲,納斯達克指數小幅下跌,在美股長牛中屬於表現很差的階段。

第二次大幅加息則是從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2年時間加息425bp,聯邦基準利率從1.0%提高到5.25%,道瓊斯指數則在2年間漲了6.9%,納斯達克指數長2.1%,均跑輸通脹和長期美股平均表現。這意味著,美聯儲加息抬升了資金成本,必然對股市形成一定壓制。

而這輪美聯儲加息實際上2017年開始才加快加息步伐,從2017年算起道瓊斯工業指數漲了32%,納斯達克指數漲了44%,均大幅超過前兩次加息的美股表現。

美股已持續狂歡了10年,在美國經濟週期見頂、美聯儲政策收緊的過程中,如果美聯儲按計劃持續加息及縮表,則將對美股形成壓制,美股進入較長時間的調整則是大概率事件,調整時間可能會持續1-2年。

2、加重新興市場危機

美聯儲持續加息的同時,歐洲央行也轉向鷹派,以美聯儲為代表的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緊縮令新興市場資產大受打擊,此外今年4月以來美元反轉走強,疊加全球貿易爭端等因素共同加重了這一場新興市場危機。

年内3次加息!美联储出手,中国如何应对?一文看懂对股市楼市汇市影响

今年土耳其、阿根廷等國先後遭遇“股債匯三殺”慘況,年初至今兩國本幣兌美元貶值幅度均在50%附近;而近期印度意外遭高盛集團看空,要知道高盛在此前近5年的時間中始終力挺該市場,與此同時印度盧比亦在近期刷新歷史新低。新興市場這場危機遠未有結束之勢。

根據中國建設銀行金融市場部研究員胡珊珊研究顯示,從經常賬戶佔GDP的比重、財政結餘佔GDP的比重、外債佔GDP的比重、外債結構(即中長期外債與短期外債之比)、外儲對短期外債的覆蓋率及銀行資本充足率6個維度進行了考量,同時增加了資本項目開放情況的定性分析,可以找出當前埃及、巴西、阿根廷、俄羅斯、南非、印度、智利、印尼、墨西哥、秘魯、菲律賓、土耳其、泰國、以色列、中國、馬來西亞等16個新興市場國家之中,最危險的因素在哪裡。

胡珊珊表示,綜合來看,16個新興經濟體中,埃及的情況最不樂觀。馬來西亞、南非、土耳其的狀況也不容樂觀,各有3項指標表現最差。

美聯儲再次升息無疑令當前已經十分脆弱的新興市場雪上加霜,VanEck Gold and Precious Metals Strategy投資組合經理和策略師Joe Foster近日警告稱,貨幣政策收緊正降低金融市場的流動性,這反過來將給疲弱的新興市場帶來壓力。

但是這是否意味著投資者抄底新興市場的時機已到呢?EPB宏觀研究院的創始人Eric Basmajian持有相對謹慎觀點,其表示,並不是所有下跌的國家都受到了外部環境的影響。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全球流動性萎縮、美元緊縮政策以及國際收支規模減少才是更普遍的原因。

Eric Basmajian認為,考慮到世界主要央行施行的貨幣緊縮政策與美元的持續迴流,疊加年內美聯儲兩次加息的預期,至少到2019年第一季度美元會繼續保持升勢。所以現在想要抄底新興市場,離最好的時機還遠著呢

3、恐誘發企業崩潰

根據高盛的估計,美國企業未來幾年將有大量債務到期。2020年,美國將有超過1.3萬億美元非金融企業債務到期,約佔未償還債務總額的20%;2023年到期的企業債務是3萬億美元。

摩根史丹利首席全球策略師 Ruchir Sharma 同樣表示,“當金融危機開始席捲美國市場時,情況可能和2008年截然不同,這次可能是企業崩潰而非房屋貸款違約,故首當其衝的是債券和養老基金而非大型投行。”

高盛最新報告認為,導致企業崩潰最可能的誘發因素是升息。未來幾年利率上升的情況下,將導致企業無法借新還舊,進而出現企業債務違約潮。報告預計,2018 年可能是平均利息支出上升的第1年,在過去低利率的週期中,總利息增加主要是因債務規模的整體膨脹所導致。

年内3次加息!美联储出手,中国如何应对?一文看懂对股市楼市汇市影响

隨著利率上升,債務到期的企業不可能以比現在低的利率借新還舊,加上近期針對揹負浮動利率債務的企業,槓桿貸款發行量是已出現大增,這將導致平均利息支出提高。高盛警告,在第2季財報中,許多公司將利息支出增加,列為利潤成長的不利因素。

如果企業發現無法進行債務融資,或是借新還舊,將導致一波企業違約潮,影響到近幾個月由於投資者對高收益的需求,導致發行量激增的槓桿貸款,而這樣的轉變,預計將會從風險最高的公司開始。

(Wind綜合第一財經、中國證券報等)

年内3次加息!美联储出手,中国如何应对?一文看懂对股市楼市汇市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