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福了,國家將投1.7萬億來整治土地!

今日新農人,最新、最全的三農信息平臺!

我國“十三五”期間將分區實施土地整治。“與以往相比,它不再是單純地保護耕地,而是要通過整治規劃土地,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司長莊少勤說。

五大目標 提高利用效率

农村有福了,国家将投1.7万亿来整治土地!

土地整治指對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產建設活動和自然災害損毀的土地進行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動。規劃期土地整治的主要目標有五個:

1、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推進。“十三五”時期全國共同確保建成4億畝、力爭建成6億畝高標準農田,其中通過土地整治建成2.3~3.1億畝,經整治的基本農田質量平均提高1個等級。

2、耕地數量質量保護全面提升。通過土地整治補充耕地2000萬畝,其中農用地整理補充耕地900萬畝,損毀土地復墾補充耕地360萬畝,宜耕未利用地開發補充耕地510萬畝,農村建設用地整理補充耕地230萬畝;通過農用地整理改造中低等耕地2億畝左右。

3、城鄉建設用地整理取得積極成效。有序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整理農村建設用地600萬畝,改造開發600萬畝城鎮低效用地等。

4、土地復墾和土地生態整治力度加大。生產建設活動新損毀土地全面復墾,自然災害損毀土地及時復墾,大力推進歷史遺留損毀土地復墾,復墾率達到45%以上,努力做到“快還舊賬、不欠新賬”。

5、土地整治制度和能力建設進一步加強。推動制定土地整治條例,完善土地整治規章制度,土地整治制度機制更加健。

到2020年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將達到45%左右,每年將有1600多萬人進城落戶,預計“十三五”期間全國要新增建設用地3200多萬畝。“這要求我們加大盤活存量建設用地,節約集約用地,以較少的土地資源消耗支撐社會可持續發展。”莊少勤表示。

籌資多元 鼓勵農民參與

农村有福了,国家将投1.7万亿来整治土地!

要實現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需要有資金保障。國土資源部財務司副司長劉鍵說,按計劃,“十三五”期間各級財政,以及社會資本等將計劃累計投入土地整治1.7萬億元。

根據現有法律規定,土地整治資金有以下4個渠道: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補充耕地資金、農村建設用地整理資金、土地復墾資金。以補充耕地資金為例,規劃期內需補充耕地2000萬畝,總投資約1600億元。建設佔用耕地佔補平衡是法定義務,補充耕地資金由建設單位繳納,因此資金有保障。

此外,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土地整治,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渠道,同時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農民群眾自主開展土地整治。關注農村搜索公眾號:今日農村熱點

根據調查,目前全國有12個省份不同程度探索開展了社會資本參與土地整治試點。試點以“農業經營主體先建後補”“財政資金引導企業投資”模式,引導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種植大戶、農業專業合作社等投勞籌資參與土地整治。

以農業經營主體先建後補模式為例,鼓勵農民或者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按照方案自行先行開展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經驗收後,按照政府確定的投資標準給予財政資金全額或部分補助。目前,廣西、福建、重慶在全省(區、市)推進開展該類試點,吉林、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省份的部分地區開展了該類試點。

助農增收 改善農村面貌

农村有福了,国家将投1.7万亿来整治土地!

1、土地整治拓展了農民增收創收渠道。據統計,“十二五”期間,各地土地整治累計投入資金5500多億元,農民參加土地整治勞務所得合計超過800億元,惠及1.04億農民,項目區農民人均年新增收入900多元。“十三五”期間,通過土地整治,有效補充耕地面積,提高耕地質量,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充分發揮土地資源的價值,規劃期內農民人均年收入增加750元左右。

2、改善農村面貌和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具有促進作用。對散亂、粗放、閒置建設用地進行改造,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道路、水電及垃圾汙水處理等,能夠改變農村髒、亂、差面貌,改善農民居住條件,推動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3、給貧困地區群眾帶來脫貧希望。莊少勤介紹,“十二五”期間,全國共安排貧困地區土地整治項目5200多個,投入資金940多億元。規劃在下達高標準農田建設計劃和補助資金時,優先考慮貧困地區,同時提出實施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支持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的地區脫貧。同時,增減掛鉤指標安排要繼續加大向貧困地區、革命老區,以及災後重建等重點地區傾斜,支持當地扶貧開發和易地扶貧搬遷等工作。

如覺文章不錯,請點個贊!好東西要分享哦!

农村有福了,国家将投1.7万亿来整治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