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笑林的相聲?

金勇51184143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聲。 不客氣的說,笑林先生是又一位特殊時期,特殊原因走紅的特殊相聲藝人!如果我們以現在的相聲藝人標準去衡量笑林先生,你就會發現笑林先生的相聲基本功是十分欠缺的。笑林先生的成功離不開電視,但是電視既催生了相聲的蓬勃發展,但也迅速宣佈了新生態相聲們的死訊!笑林先生的流行歌曲相聲就屬於這種情況!



笑林先生能夠紅起來,是與改革開放初期人們不管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十分欠缺,這一特殊時期分不開的!尤其是八十年代初,當港臺流行音樂由最初的“靡靡之音”到解禁,開始在大陸風靡之後,學唱流行歌曲漸漸成為了相聲演員與觀眾互動的一種有效手段。

笑林先生說相聲是把“學唱”當做主業,這在當時的相聲界還是絕無僅有的。我們看當時笑林先生代表作品《學播音》《太擠了》《歌曲研究》《美的旋律》《朋友之歌》等等,絕大多數作品以歌唱為題,可見他並不介意做一名唱流行歌曲的相聲演員,甚至還刻意地將自己的表演風格朝著這一方向調整。


另外,笑林先生的搭檔也是特殊的,甚至可以說是特定的!笑林先生的相聲作品如果換一個搭檔,喜劇效果立刻減半!實事求是的說,笑林先生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應當歸功於他的老搭檔李國盛先生。笑林先生和李國盛先生這一對忘年組合,將相聲行當的“三分逗七分捧”的特點詮釋的淋漓盡致!正是李國盛先生對於笑林擅唱這一特點給予支持,這對搭檔才獲得了最大的施展空間,在當時也獲得了空前的成功!笑林入選“中國十大笑星”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尤其是進入新千年之後,由於電視相聲的沒落,以及老搭檔李國盛先生的退休,笑林先生卡拉OK高手式的相聲也漸漸的沒有了市場! 你也可以說是笑林賦予了相聲以新的靈魂,開創了歌曲相聲的一代先河,雖然說不太成功,但是至少給那些半路出家說相聲的藝人,指出了一條成功的捷徑!


笑林先生最後一次登上春晚的舞臺是2001年,但是那一年的相聲已經無法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了!笑林先生也知道,屬於他的黃金時代結束了!此刻離開舞臺未嘗不是保留對過去那段全盛時期敬意的方式。

但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笑林先生的那句經典,“笑林廣播電臺開始播音”!也不會忘記笑林先生帶給我們的無數歡聲笑語。這就足夠了!


靖逸軒主


相聲演員笑林出生於1956年,他自幼便拜在著名錶演藝術家、曲藝家劉司昌門下學習山東快書並在四歲時便登上舞臺。在加入北京曲藝團後,笑林拜在了相聲大師馬季門下學習相聲,就此走向了相聲之路。

說起笑林這個名字的由來也有一段有趣的經歷,本來他的名字叫趙學林,但是他生活在那個政治動盪的時期,這個名字就不太合適了,當時社會上講究的是“批林批孔”,結果他叫學林,這不擺明跟上頭對著幹嘛,結果他不得不把名字改成了趙小林。等到他調到北京曲藝團並走上相聲之路時才發現北京相聲界裡還有一位也叫趙小林,為了和這位演員相區別,笑林又把名字改為了趙別林,本來這個名字沒什麼問題了,但是又有人認為笑林這是與喜劇大師卓別林套近乎,弄得有些笑林有些下不來臺,最後乾脆還是叫趙笑林吧。後來笑林與李谷一同臺演出,李老師一句笑林這名字多響亮,笑林這個藝名就算定下來了。

笑林學相聲也屬於半路出家,顯然他在柳活上的造詣高於同時代的任何一名相聲演員,即使現在很多相聲演員也無法在柳活上超越笑林。再看笑林表演的時機,老相聲被廢新相聲還不成火候,這時候就需要從用多種方式、從多種角度去吸引觀眾,以前娛樂形式相對匱乏,流行歌曲剛剛為觀眾所接受,笑林便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以學唱的方式為新相聲實驗出另一種出路,至少在當時笑林的這種實驗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歡迎和喜愛。但是笑林這種歌曲類的相聲又有著先天的不足,那就是擋出學唱的歌曲過時了,這段相聲的生命也就基本到頭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相聲聽眾現在再聽笑林的某些相聲總感覺聽不進去的重要原因。

當然了笑林之所以能夠做出這樣的實驗與他的搭檔李國盛先生是分不開的,笑林決定以學唱為主,那麼捧哏演員如何配合就顯得至關重要,李國盛顯然在背後給與笑林足夠的支持,才使他獲得更多的施展空間,所以說笑林的成功離不開李國盛,而李國盛退休之後,笑林也就此淡出了相聲舞臺。

笑林的相聲獲得過成功,笑林廣播電臺也存在於一代人對於相聲的記憶當中,但是由於笑林選擇學唱,這就註定了他的相聲只能存活於一定時期之內。

(LS)


捕魚小分隊


在笑林先生那個時代,表演新相聲的名家很多:馬季趙炎、侯耀文石富寬、姜昆李文華、王謙祥李增瑞……包括遲一點兒的牛群馮鞏等等。

笑林和李國盛二位能在這一波名家當中佔有一席之地,本身就說明他們的本事。


許多人欣賞不了笑林先生的節目,包括我也不喜歡。

但是不喜歡不代表不好。


的確,他的活路很單,幾乎每段相聲都是歌柳:《洋歌土唱》、《我怕有個家》、《頌歌獻給黨》、《礦山曲》、《婚禮情歌》、《歡樂的歌聲》等等。

但是不要忽略他歌柳的難度:

他唱過通俗,來過民歌,有時候還有幾句美聲(當然咱是外行,也聽不出唱的對不對、好不好)。

需要說明的是,許多演員在節目裡學“美聲”之前,需要深深的吸口氣(甚至說貫口之前也是),可是笑林沒有,張嘴就來,這就說明功夫。


第二,相聲主要還是以說為主。說話的時候嗓子一般是橫著的,學唱的時候(特別是民歌和美聲),嗓子是豎著的。前面說上一大段之後,接著就唱,對氣息的要求很高。

而且嗓子由橫轉豎不好調整,節奏更難控制,這一點沒有多年的苦練和鑽研拿不下來。

所以許多演員學唱之前總愛頓上一會兒,調整一下嗓子。

笑林先生在控制氣息、把握節奏的功夫上,做的很好,比一流的相聲名家不差。


第三,笑林先生是快書門出身,不止只會學唱,也有過戲柳,例如《三英戰呂布》裡的“照花臺”,所以不能說其他的就不會。

人家知道自己的長處,這叫揚長避短。說他只會“唱相聲”的,是立不住的。


最後,說說李國盛先生,這可是一位能耐很大的捧哏。當初可是給老侯大師、王世臣先生都

捧過活的人。這樣的大能耐,如果笑林不好,還不早就掰了?



綜上,笑林先生是一位在相聲沒落之時,尋求出路的一位探馬先鋒,沒有能力,當不了先鋒。怹和馬季先生、侯耀文先生、姜昆先生等許多名家一樣,想利用自己的特長,找到一片新天地。雖然路子有點歪,但是精神是好的。


所以,您可以不喜歡聽,但是,請不要貶。


以上,……


相聲沙彌


確實引領了一時的時尚,那會子幾乎說相聲的一上臺都弄幾嗓子。甚至有不少學聲樂的都去說相聲了。都以為相聲的唱就是唱歌曲。亂一塌糊塗。這個真正的是創新相聲。說到底還是對相聲的基本功不理解。楊少華先生說的對,主要是師父沒教給他。更何況笑林,姜主席只有老師,不認師父的。


老王151421847


所謂存在即合理,哪怕是上世紀,所謂的電視相聲也不是那麼容易出成績的,笑林能上春晚,已經說明一切。當初的春晚可和現在不一樣,質量相當高。某些人的粉絲就別貶低他人抬高自己了。

笑林的相聲以學唱為主,但也不是一味唱歌

學《阿信》裡面的女聲,聽起來很像。當初洛桑能火,就和他的學有關,學李陽的希特勒配音,簡單的b-box。所以,在上世紀,就一個學配音學唱,就能火。況且笑林的嗓子確實不錯,人家一招鮮吃遍天怎麼了?誰規定相聲演員必須說學逗唱都要登峰造極?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單口大王劉寶瑞,如果他不會學唱,他是大師不?你們怎麼不數落劉寶瑞啊?


錢淮28


笑林的相聲表演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相聲發展至今每一個時代都有一些代表性人物,而這些人的作品又都與所處社會環境密不可分,從興起的清末民初為養家餬口撂地攤的表演到走進茶樓酒肆,到解放後的緊跟時代脈搏,取精華去糟粕終於登上大雅之堂,是經過幾代相聲人的不斷努力的結果,單說解放後相聲藝人逐漸成為建設新中國的一分子,進入各大文藝團體,與廣大勞動人民一樣掙工資吃飯,而表演的作品必然脫離不了時代需要,而今天一些社會相聲團體的興起,重新把這門技藝做為謀生的手段也是時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上層建築有陽春白雪的需要,普通百姓也有下里巴人的需求,都是社會發展的產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