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爲什麼非要占領克里米亞,如果普京卸任,他的繼任者會不會歸還克里米亞給烏克蘭?

韓在俊


誰要是把普京搶過來的克里米亞歸還烏克蘭,那就是斯拉夫民族的罪人,相信這樣的繼任者也不會長久,因為在領土問題上如此懦弱草率,根本就不是戰鬥民族該有的風範,不是一個合格的繼任者。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再說了,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半島,並不是逞一時之快,與美國鬥氣,與烏克蘭政府為敵,而是克里米亞的重要戰略地位,使得俄羅斯不得不冒天下之大不韙,強行奪佔克里米亞。

克里米亞半島位於黑海的東北角,與俄羅斯隔刻赤海峽相望,其實在歷史時期,克里米亞作為俄羅斯領土一部分的時間遠比在烏克蘭的領土範圍要長的多。

早在18世紀的1783年,克里米亞半島就正式歸入到了俄羅斯版圖之內;到了1918年,成為俄聯邦的一部分;1954年,則被前蘇聯送給了烏克蘭;1991年蘇聯解體後歸入到烏克蘭,成為烏克蘭的一部分;1996年,克里米亞半島成立自治共和國,也是烏克蘭唯一的自制共和國。


因為歷史原因,克里米亞半島無論是經濟生活還是人口構成,其實都更偏向俄羅斯化,對於烏克蘭來說,克里米亞更像是一股離心勢力,這也是俄羅斯為什麼如此輕易地(只靠一場戰爭)就把克里米亞從烏克蘭分離出來的原因。

其實不管是克里米亞,還是眼下打的如火如荼的敘利亞,以及未來可能還要打起來的伊朗,俄羅斯的戰略企圖都是一樣的,儘可能擴展活動範圍,維護自己在世界上應有的地位,保證利益的獲得。

2008年的格魯吉亞就讓俄羅斯痛心疾首,俄羅斯痛失在黑海東海岸的出海口,俄羅斯對這事一直耿耿於懷,作為美國圍堵俄羅斯的一部分,烏克蘭倒向美國的下一步必然是清除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軍事基地,這是俄羅斯不可接受的。

因此,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半島的邏輯並不難讓人理解,作為俄羅斯進出地中海,並進而出入大西洋的重要出海口,誰要堵他們的“家門”,是非要拼命不可的!


歷史三日談


這是一個五千多字的長回答,我們將會回顧俄國曆史上兩次克里米亞戰爭的經過。並以此來說明,克里米亞對俄羅斯民族的重要性,對克里米亞戰爭不熟悉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所有認為俄國會放棄克里米亞的人,大概都不知道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對俄國意味著什麼,

它是俄國的傷心地,也是英雄城,是強者才配擁有的土地,也是俄國能夠保持強勢與西方抗衡,甚至威脅歐洲的柱石。

今天借這個問題,我們來說說俄國曆史上兩次克里米亞戰爭,以及克里米亞的戰略意義。

克里米亞半島就像一隻伸展開全部觸角的巨型章魚,長年不動地懸浮在黑海北部海面上。向北與歐洲大陸一條僅數公里寬的地峽相連,向東與大陸隔

刻赤海峽相望,圍合起來的海域稱為亞速海

克里米亞半島的曲折的海岸線形成了數個天然港口,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塞瓦斯托波爾

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克里米亞成了連接歐洲和中近東的重要海上通道,它的南部海岸與土耳其遙遙相對,西部面對的則是東歐的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

第一次克里米亞戰爭,爆發於1853年,從表面上看戰爭的引爆點是宗教問題。

但說句難聽點的話,宗教問題永遠都是蓋在利益糾葛上的一塊破布,需要時就蓋一下,不需要時就赤裸相見。

1853年7月初,俄國為了爭奪巴爾幹半島的控制權,出兵8萬人佔領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兩個屬國。10月,土耳其政府向俄國宣戰。至此,第一次克里米亞戰爭(也稱“第九次俄土戰爭”)在遙遠的多瑙河岸邊爆發。

公允的說,以當時沙俄的勢力,吊錘老邁的奧斯曼還是有點勝算的,但問題是不願意沙俄勢力擴張的英、法都在站在了奧斯曼背後。

11月30日,俄國黑海艦隊從塞瓦斯托波爾趕來,與土耳其艦隊爆發錫諾普海戰。俄艦隊大獲全勝,俘虜土耳其指揮官奧斯曼—帕夏,土耳其7艘護衛艦和2艘輕巡洋艦被擊沉,土軍死傷3000人。

錫諾普海戰作為木製風帆戰艦最後一次大規模的交戰而載入史冊,但這也是俄羅斯黑海艦隊最後的輝煌。

英法兩國發現土耳其人實在難堪大任,馬上撕下遮羞布赤膊上陣。1854年1月4日,英法艦隊進入黑海,為土耳其運輸船隊護航。

這隻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黑海的英法聯合艦隊,擁有25艘主力戰艦,其中超過100門舷炮的軍艦便有8艘(法國5艘,英國3艘)。更為重要的是英法兩國的軍艦已經普遍採用了風帆和蒸汽混合驅動,擁有非常明顯機動性優勢。

反觀黑海艦隊依舊採用原始的風帆動力,戰前向英法訂購的蒸汽動力戰艦也被英法扣留,軍事技術上的代差,讓曾經擁有4艘120門炮戰列艦,12艘84門炮戰列艦和4艘60門炮巡洋艦以及大量輔助艦的俄國黑海艦隊不久就消失了。

獲得後勤補給的土軍士氣大振,迅速在西塔特擊敗俄軍的進攻。1854年3月英法兩國的陸軍也趕赴土耳其前線。

隨即,英法對俄羅斯宣戰,三大列強悉數登場一齊登場。戰爭不僅在黑海、巴爾幹和高加索進行,而且擴大到波羅的海、白海和遠東地區。

本來,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寄希望於普魯士、奧地利兩國的幫助,他對英國特使講:

“你們不要以戰爭威脅我,而我可以依仗柏林和維也納。”

但不成想,普、奧兩國自己也有小算盤。奧地利同土耳其簽訂條約,土耳其同意趕走俄國後,由奧地利接管俄國佔領的兩個公國。

為此,奧地利在邊境陳兵8萬,向俄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俄國立即從兩公國撤軍。

朋友加兄弟的奧皇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背叛,沙皇感覺到非常憤慨,他感覺自己掉入了一個可怕的陷阱。而這時候,奧地利皇帝卻春風得意,忙著大操大辦迎娶來自巴伐利亞的茜茜公主。被奧地利刷了一把的俄奧關係,從此後就再也沒有好過。

嚴重孤立之中的俄國,不得不迫以70萬兵力同約100萬軍隊的同盟國進行戰爭,面臨優勢敵人從各個方面發動進攻的窘境。

1854年,取得了黑海制海權的英法聯軍在克里木半島強攻登陸,開始圍攻塞瓦斯托波爾要塞。

塞瓦斯托波爾是一個天然深水亮港,可以駐泊大量海軍艦隻,俄軍黑海艦隊就以這裡為母港。城外是連綿的高地,要塞臨海一面有海岸炮臺13座,火炮611門,易守難攻。

1854年的塞瓦斯托波爾城還沒有完全要塞化,因為之前俄軍並沒有預料過,要在此地打一場防禦戰。

面對實力強大的聯軍艦隊,黑海艦隊被迫將5艘戰列艦和2艘巡航艦自沉於港口入海處,其餘的帆力船和所有汽船及蒸汽巡航艦參加要塞保衛戰,大約有1000門艦炮先後被搬至陸地,海軍官兵也上岸充實守城部隊。

為了抵禦聯軍的進攻,塞守備部隊在居民的參與下,構築了一道長7公里長,由8座稜堡和大量中間工事組成的防線。

1854年9月,聯軍從三面包圍了塞瓦斯波托爾,法軍在西南方,英軍在東南方和東方,聯軍艦隊在海上游弋,血腥的塞瓦斯托波爾攻防戰就此展開。

為了保證進攻火力的密度,聯軍陸軍要求戰艦上的艦炮也參與對要塞的轟擊。1854年10月17日,聯軍海軍列隊與塞瓦斯托波爾的要塞炮展開炮戰,但結果是英法海軍受損嚴重,但收效甚微。

這成了此後海軍操典上的一條鐵律,“永遠不要和要塞炮對轟”。

隨後,戰役演變成了比拼炮火的大賽,但相比於聯軍能夠源源不斷獲得補充,俄軍的火力越來越弱。尤其是俄軍解圍計劃失敗,白白傷亡了一萬有生力量。到這時,瞎子都能看出,塞瓦斯托波爾的陷落只是時間問題。

窮途末路中,絕望的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選擇了服毒自殺,兒子亞歷山大二世繼位。

老沙皇時候,塞瓦斯托波爾的攻防戰並沒有平息,1855年9月,聯軍在圍攻了11個月後,已成為廢墟的塞瓦斯托波爾終於陷落。

1856年3月,沙俄被迫在《巴黎和約》上簽字,第一次克里米亞戰爭結束。戰爭期間,俄軍損失52.2萬餘人,土軍損失近40萬人,法軍損失9.5萬人、英軍損失2.2萬人。

戰場上的失利,讓俄羅斯被迫在談判桌上接受苛刻的條件。《巴黎和約》規定,俄羅斯不得在黑海擁有艦隊和海軍基地、不得在波羅的海阿蘭群島上設防、將比薩拉比亞南部割讓給土耳其,摩爾達維亞、瓦拉幾亞和塞爾維亞三公國由列強集體保護。

作為聯軍的主力,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儼然獲得了歐洲盟主的地位,他為了紀念這場戰功,將巴黎一條街道命名為塞瓦斯托波爾大街。

克里米亞戰爭是世界史中的第一次現代化戰爭,對世界產生諸多意義深遠的影響。

在這次大戰中,新式線膛步槍、蒸汽動力戰艦、鐵路、有線電報等科技發明在戰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時,南丁格爾的戰地救護醫院,也第一次出現在克里米亞戰爭中。

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讓俄國充分認識到了農奴制腐敗和無能。由農奴組成的俄軍與英國、法國自由民組成的軍隊,在戰鬥意志上的巨大差異,導致俄皇亞歷山大二世在1861年下詔廢除了農奴制,將俄羅斯君主制改造為君主立憲制,為俄羅斯19世紀後半期的中興奠定了基礎。

還因為這場戰爭,俄羅斯擔心自己在北美的屬地阿拉斯加,可能會遭到英國的報復而被搶走,因此迫不及待的賤賣給了美國。美國最終以720萬美元的微薄代價,買到了阿拉斯加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摺合1美元兩百多畝。

另外,被堵住西進歐洲之路的沙俄,將目光轉向了東方的老大帝國。1858至1864年之間,沙俄與清朝簽訂《璦琿條約》 、《中俄北京條約》 及《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使中國失去了15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亞歷山大二世還在海參崴(符拉迪沃斯託克)設立了遠東總督府,使中國完全喪失了日本海的出海口。

時光匆匆流逝,87年後,克里米亞重燃戰火。這次對決的雙方變成了,希特勒駕馭的第三帝國鋼鐵馬車和斯大林統治的蘇俄。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出動190個師550萬人、4900架飛機、3700輛坦克、47000門大炮、190艘軍艦,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以閃擊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這場代號“巴巴羅薩”進攻計劃的實施,標誌著蘇德戰爭的全面爆發。

在希特勒:“列寧格勒第一、頓涅茨克平原第二、莫斯科第三”

的命令指導下,德軍大範圍穿插鋼鐵洪流狂飆突進,僅半個月時間裡,蘇軍就有89個步兵師、20個坦克師被殲。至11月,德軍已經深入蘇聯腹地850~1200公里,使蘇軍損失了約700萬人,其中被俘者高達300餘萬人。

蘇德戰爭爆發後不久,希特勒便指示南方集團軍群儘快攻佔克里米亞,並通過刻赤海峽進入高加索。

這一行動,既可以解除以克里米亞為基地的蘇聯空軍,對羅馬尼亞油田普羅耶什蒂油田(德軍重要燃料來源)構成威脅,又能夠促使土耳其在政治上靠近德國。

德國第11集團軍的曼施坦因上將(當時還不是元帥),在克里米亞的運動戰中展現出了極高的軍事素養,德軍在沒有坦克、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迅速擊潰了蘇軍的抵抗,繳獲816門火炮和221輛坦克,俘虜蘇軍達10萬之眾。

到1941年11月16日,除了半島南端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外,整個克里米亞都落入了德軍之手。但在塞瓦斯托波爾面前,曼施坦因將面臨一場慘烈的攻堅戰。

塞瓦斯托波爾經過第一次克里米亞戰役後,整個城市都堡壘化了。在綿延360公里的矩形地帶中,配置了12個永久要塞群,所有要塞周圍都被混凝土裝甲板覆蓋,並用地下通道和小型鐵路連接,在山地部分設置大量暗堡和火力點,所有要塞炮塔都是下沉式安裝且具有優良射界,要塞的彈藥大多存放在深入地下30米的“庫拉貝”主彈藥庫中,可謂易守難攻。

1942年6月6日,203個德軍炮兵連雲集要塞北部,發起二戰中德軍最瘋狂的一次炮擊作戰。為了擊破要塞壁壘,德軍動用包括3門超級巨炮(420毫米口徑的固定式臼炮“剛瑪”、610毫米口徑的自行臼炮“卡爾”、800毫米口徑的列車加農炮“古斯塔夫”)在內的1275門火炮和300餘架飛機。

列車加農炮“古斯塔夫”連續發射重達7.1噸的穿甲彈,擊穿8米厚的防護層,引起震撼全島的地下彈藥庫大爆炸,斷絕了蘇軍北部要塞群的彈藥供給。 

隨後,有“雷神之錘”之稱的“卡爾”登場了。“卡爾”的射速較快,重達2.2噸的610毫米口徑高爆彈被傾瀉在要塞周圍,4米厚的水泥裝甲板被打成碎片,要塞內部逐漸暴露。

緊接著,德軍第8航空軍傾巢出動,展開每天1000架次的波狀俯衝轟炸,迫使蘇軍向要塞內部退卻。

不僅如此,為斷絕蘇軍的突圍和增援,420毫米口徑的“剛瑪”對要塞周邊進行了地毯式轟擊,1噸重的炮彈將要塞周圍的所有道路和鐵路全部化為粉末。

隨著超級巨炮的不斷轟鳴,一天之內,就向塞瓦斯托波爾市區傾瀉了6.4萬噸炮彈,整個城市在濃煙和烈火中崩塌。

7月4日,被壓縮到要塞邊緣的9萬多蘇軍殘部已難以為繼,不得不放棄抵抗,苦苦支撐了250天塞瓦斯托波爾陷落。

此戰,德軍死亡約2.4萬人,羅馬尼亞軍隊損失1800餘人,俘虜蘇軍9萬餘人,繳獲火炮460門。曼施泰因憑藉戰功,被希特勒晉升為元帥。

塞瓦斯托波爾陷落後,蘇軍一直想要將其收復。

1944年4月8日,蘇軍烏克蘭第4方面軍和獨立濱海集團軍47萬人,在黑海艦隊和亞速海區艦隊配合下,實施了登陸作戰,拉開了收復克里米亞的戰役。

1944年的德軍已是強弩之末,但為了掩護德軍的巴爾幹戰略翼側和海上交通線,依舊駐紮著19.5萬人。

雖然,德軍為了固守克里米亞構築了多條防線,但蘇軍的戰爭投入已呈現壓倒性優勢。蘇軍人員比德軍多1.4倍,火炮和迫擊炮多70%,坦克和自行火炮多1.6倍,飛機多7倍以上。

在蘇軍強大火力傾瀉下,德國第17集團軍迅速崩潰,退入塞瓦斯托波爾市內死守。5月5日,蘇軍近衛第2集團軍突入市內與德軍展開巷戰,並於5月9日解放全市。

至此,這座浸透著無數英雄鮮血的城市再次回到了俄國手中。

從兩次克里米亞戰爭的案例足以看出,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必須要掌控這個地區。

有了克里米亞至少能夠憑藉塞瓦斯托波爾和黑海艦隊威懾歐洲和土耳其,1856年,沙俄戰敗,在簽署《巴黎和約》時,拼著放棄歐洲領土,也要咬著牙把克里米亞要回來。更不用說,蘇聯時期對克里米亞的反攻了。

現在北約東擴已經堵在俄國大門口了,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後,自己的空軍不能滿足空中巡視,北約的戰機進駐負責戰鬥巡航。

這種態勢下,如果再失去了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整個黑海的戰略縱深都將不復存在,這是俄國無論如何不能忍受的。

另外,塞瓦斯托波爾慘烈的攻防戰,已經深深刻入了俄羅斯民族的靈魂,成了他們強悍作風的象徵。因此,別說本就強硬的普京,就是換任何一個領導人上臺,也不可能將克里米亞拱手相讓,這會導致他頓時淪為千夫所指。

正因為此,即便頂著西方的制裁,普京也要收回克里米亞。甚至,為了固守這片領土,俄國還斥重金修建了跨越刻赤海峽的跨海大橋。大橋建成後,普京親自駕駛著一輛卡車從橋上通過。

這足以說明,俄羅斯已經為長期控制克里米亞做好了準備。


寫得好累呀!感覺還能湊合看,您賞個關注吧!


藏地讀行


一、俄羅斯是收復克里米亞,而非佔領克里米亞

1.克里米亞曾經是俄羅斯領土。1783年,俄羅斯吞併了克里米亞。從此,克里米亞就歸屬了俄羅斯。1853年-1864年,沙皇俄國與英國、法國、奧斯曼土耳其之間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今天,法國首都巴黎還有很多街道以克里米亞命名。1954年,為了紀念俄羅斯和烏克蘭合併300週年,蘇聯最高領導人赫魯曉夫將克里米亞劃給了烏克蘭。既然是為了俄羅斯和烏克蘭合併而將克里米亞作為禮物劃給烏克蘭,兩國分開了,站在俄羅斯的角度,自然有理由將克里米亞收回來。

2.克里米亞地理位置重要,俄羅斯人佔主流。克里米亞約有250萬人,其中俄羅斯人佔62.6%,烏克蘭人只佔15.2%。克里米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前蘇聯以及俄羅斯時期,黑海艦隊一直駐紮在克里米亞。克里米亞還是療養聖地以及擁有大量的優良海港,卡爾基尼海灣、塞瓦斯托波爾、貝拉克拉瓦等良港、費奧多西亞海灣港。

3.俄羅斯與烏克蘭關係惡化,是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的直接原因。克里米亞危機爆發於2014年,當時,親俄派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被趕下臺,親美派尤先科上臺,俄烏關係極具惡化。也正是在兩國關係破裂的情況下,普京果斷的收復了克里米亞。

克里米亞俄羅斯族美女檢察官

二、普京卸任,也沒有任何一位總統會將克里米亞再次送給烏克蘭

首先,俄羅斯民族對土地的重視。從小小的莫斯科公國,在短短300多年發展成2200多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帝國,俄羅斯民族對土地的佔有慾極強。俄羅斯總統普京曾經說過,俄羅斯的領土雖大,但沒有一寸是多餘的!這充分體現了整個俄羅斯民族對土地的態度!俄羅斯一直都沒有將北方四島還給日本,怎麼可能會將克里米亞還給烏克蘭?

其次,克里米亞作為俄羅斯聯邦的主體已經寫入了《俄羅斯憲法》。2014年4月11日,俄羅斯修訂了憲法,將克里米亞作為俄羅斯聯邦主體的身份寫入了《俄羅斯憲法》。也就是說,哪怕是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京想要將克里米亞還給烏克蘭,也要修改憲法以後才能實現。請問,哪怕以普京的威望和權力,修改憲法是為了將克里米亞還給烏克蘭,這有可能實現嗎?

況且,克里米亞事關俄羅斯核心利益,即使是戈爾巴喬夫第二與葉利欽第二般的敗家子,也不會將克里米亞還給烏克蘭!


美國觀察室


與其說是俄佔領烏克里米亞,不如說是普鯨要佔領克里米亞。因為黑海並不是個出海口,出海口還在遙遠的土耳其,沿岸都是俄死敵,一旦發生世界大戰,俄一艘小艦都不可能從黑海發出,但普鯨為什麼要佔據克里米亞呢?首先,俄一直是從烏手裡租借的黑海基地,每年都要向烏給付高昂的租金,佔過來,就不用交租金了。但這個便宜基本沒佔到,供養克里米亞居民需要更大費用,這是個吃虧賣買。那普鯨為什麼還要佔領克呢,主要是他執政能力有限,實在搞不好經濟,為了提高民眾支持率,對外戰爭是最好手段,何況俄有這個侵略他國的優良傳統,普京隨勢就把租借的黑海基地,包括克里米亞佔為己有了。至於俄會不會還,目前在普金手裡,肯定是不會還,還了,他就得下臺,普一直把位子看得比命重,你說呢。如果俄能僥倖不解體,他的繼任一定會把克里米亞還給烏克蘭的。畢竟現在,不是二戰以前,靠掠奪土地來發展壯大自己。現在是靠科技,人文,經濟來獲得世界認同,老觀念早過時了。


秦皇與漢武


克里米亞對於俄羅斯來說,是得到手就絕不會放手的一塊寶地。俄羅斯需要克里米亞,即便普京卸任,任何一位俄羅斯總統都不會將克里米亞再次交給烏克蘭。

克里米亞位於黑海的突出部,它通過刻赤海峽與俄羅斯伏爾加河下游——高加索地區相望,在整個黑海,再也沒有比克里米亞更好的突出部了。在克里米亞半島上,有著黑海最好的港口塞瓦斯托波爾。一旦丟失此地,俄羅斯黑海艦隊的作戰能力,輻射能力將大大削弱。因為,不論是敖德薩,巴統還是蘇呼米,沒有一個比得上塞瓦斯托波爾。

失去克里米亞的俄羅斯,將不再擁有黑海。而得到克里米亞,俄羅斯將成為該地區無可爭議的霸主,哪怕西方國家的軍艦來十艘百艘,在克里米亞這座不沉的“航母”面前都不能全然當心。
俄羅斯對於克里米亞擁有正當的主權。在18世紀以前,這裡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附庸克里木韃靼汗國。隨後,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擊敗土耳其,將克里木(克里米亞)收入了俄羅斯的囊中。此後,這裡一直歸屬於俄羅斯管轄,而不是烏克蘭。那個時候,世界上還沒有烏克蘭這個國家。

烏克蘭的國土,烏克蘭的概念,乃至於烏克蘭這個民族本身,都是俄羅斯族賦予的。從17世紀到20世紀的三百年中,烏克蘭民族實際上依附與俄羅斯族而生存。烏克蘭人,烏克蘭語言可以看做俄羅斯民族,俄語的支系。而烏克蘭的國土,完全是俄羅斯士兵用刺刀從奧斯曼帝國和波蘭手中奪取的。沒有俄羅斯,就沒有烏克蘭。從這層意義上說,克里米亞完全屬於俄羅斯。

而赫魯曉夫當時酒後劃地,是在一個主權國家的內部進行劃分。蘇聯解體後,這種劃分也就應該結束。俄羅斯在2014年推動克里米亞入俄,不過順水推舟。
此外,克里米亞的居民,絕大多數都是俄羅斯族,烏克蘭人僅佔少數。當地居民從來都是心向莫斯科,而不是基輔。尤其是在2014年廣場革命爆發後,克里米亞的俄族遭到了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的報復,遭到威脅。它們的自治地位面臨取消的危險,烏克蘭糟糕的局勢讓他們意識到,不能依靠一個無能,腐敗的基輔去貢獻克里米亞。

而此後上臺的烏克蘭親西方勢力甚至主張把克里米亞變成對抗俄羅斯的前沿基地,允許西方軍艦在此駐紮,主張在此地部署反導系統。這,是克里米亞人和俄羅斯人都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俄羅斯行動了。在他們的行動過程中,受到了克里米亞人的歡迎。
一切都在說明,克里米亞人擁戴俄羅斯,而非烏克蘭。克里米亞已經是俄羅斯的一個聯邦主體,在俄羅斯人的觀念中,這裡是他們曾經浴血奮戰的地方,充滿了自己的痕跡。普京總統收復克里米亞,是順應潮流。

在關於克里米亞的問題上,俄羅斯政府的態度很明確,一切免談。坊間經常流傳的特朗普和普京交換克里米亞意見之類是子虛烏有。俄羅斯絕對不會放棄該地,哪怕發生軍事衝突,俄羅斯也願意戰鬥到底,去保護克里米亞。為此,俄羅斯可以修刻赤跨海大橋,可以忍受西方制裁。
即便普京卸任,任何一個俄羅斯領導人都不會把克里米亞交出去。

絕大多數俄羅斯人認為克里米亞不可分割,一旦某個人大腦一片空白,做了那樣的決定,那麼,那個政府就會面臨垮臺的危險。

即便是所謂的俄羅斯民主人士,西方派上臺,只要他們往俄羅斯總統的位子上一座,就會自覺的從俄羅斯的國家利益出發,交出克里米亞?完全不可能。


朱興子


國內有些人認為俄羅斯當初奪取克里米亞是一個錯誤,這個觀點的主要理由是俄羅斯因為奪取克里米亞而失去了烏克蘭,並且遭到西方的孤立和制裁,得不償失。

實際上要看到,至少從亞努科維奇被顛覆開始,烏克蘭的脫俄傾向就已經非常明顯了,2014年3月,克里米亞舉行公投宣佈獨立,之後併入俄羅斯。對於俄羅斯來說,這是在烏克蘭已經倒向西方後的止損策略,俄羅斯已經失去了烏克蘭,如果不收回克里米亞,克里米亞也就會隨烏克蘭一併失去。這不是在失去烏克蘭還是失去克里米亞當中選擇,而是在失去烏克蘭或者失去烏克蘭以及克里米亞當中作出選擇。而這個選擇,對於俄羅斯來說並不難作出決定。

至於說俄羅斯因為克里米亞而得罪西方,被西方孤立,這是事實,但問題在於,即使沒有克里米亞問題,西方也沒有放過俄羅斯,而且有了克里米亞,西方也沒有真和俄羅斯兵戎相見。連此次美俄元首會晤,克里米亞都沒有像歐洲一些國家特別是烏克蘭所希望的那樣成為焦點,雖然西方不承認克里米亞的歸屬變更,但不承認就不承認唄,又阻止不了俄羅斯在克里米亞行使主權。

最後,關於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會不會因為克里米亞,俄羅斯和烏克蘭就從此成為不共戴天的敵人還真難說,烏克蘭政局多變,什麼都有可能發生。有的時候,想得太多,並不是有智慧的象徵,只是沒勇氣的表現而已。


葉海林


俄羅斯是吞併而不是收復克里米亞,這是國際社會的主流意見。從烏克蘭來看,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從俄羅斯來看,不論普京是否在位,都沒有交還克里米亞給烏克蘭的可能。


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事出有因,但無法改變它被聯合國定義為“侵略國”的本質

額落實吞併克里米亞事出有因:克里米亞在歷史上是俄羅斯的領土,是俄羅斯和奧斯曼土耳其在近百年戰爭中的重要成果,承載著俄羅斯的戰敗屈辱和大國榮光,直到1954年前蘇聯的行政區劃調整,才被劃轉給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中俄羅斯族人佔主體,一直對俄羅斯有很高的民族認同感在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租借烏克蘭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軍港作為黑海艦隊的基地,這對俄羅斯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可是,在2014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策劃街頭革命,推翻了親俄的亞努科維奇政府,烏克蘭在加入北約與俄羅斯對抗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為了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普京果斷出兵吞併了克里米亞。但是,這無法改變俄羅斯作為一個“侵略國”的本質:1994年,美國、英國、俄羅斯和烏克蘭四國元首簽署《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中明確表示“尊重烏克蘭現有領土的獨立和主權”,以此換取烏克蘭銷燬全部核武器。1997年,

俄羅斯和烏克蘭簽署的《友好合作夥伴關係條約》,再次確認克里米亞半島歸烏克蘭所有。一個主權國家不承認兩次公開正式簽署的國際條約和《聯合國憲章》及《國際法原則宣言》規定的原則,只根據自己的利益需要就吞併他國領土不是侵略是什麼?


俄羅斯在領土問題上非常貪婪,基本不可能歸還克里米亞給烏克蘭

俄羅斯是個虎狼之邦,俄羅斯大國崛起的歷程就是一個擴張和侵略的歷史(美國也好不到哪裡去)。在任何一個國家的歷史上,只要是開疆擴土的領袖人物,不論領土是不是搶來的(基本上都是搶來的),都會被視作本國的民族英雄,俄羅斯更是如此。普京在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後,他的民意支持率一度衝到了90%以上(這是從未有過的最高點),就足以反映俄羅斯的民意。而在克里米亞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以後,克里米亞經濟社會發展穩定,隨著刻赤跨海大橋的通車,克里米亞和俄羅斯的本土連成了一體,進一步強化了對克里米亞的控制。從民意基礎上來看,克里米亞的民意和俄羅斯的民意是高度一致的。從經濟社會發展來看,克里米亞的經濟發展水平要比混亂的烏克蘭強的多,俄羅斯更有吸引力。從軍事力量來看,俄羅斯對於維護領土完整立場一貫強硬,領土問題沒有談判,只有戰爭,烏克蘭有能力從北極熊手中奪食嗎?


如果非要問:什麼時候烏克蘭才有可能收回克里米亞?除非俄羅斯再度像前蘇聯那樣分裂而領導人如波羅申科一樣愚蠢,烏克蘭又是一個穩定的地區強國又有普京這樣的領導人才有可能。


雲霄飛翼78


這裡其實有兩個問題,一是俄羅斯為什麼非要佔領克里米亞?二是普京的繼任者是否將克里米亞還給烏克蘭?

首先,國內很多人認為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是戰術上的勝利,但卻是戰略上的敗筆,主要理由就是俄羅斯因為佔領了克里米亞而永久地失去了烏克蘭。然而,事實上,自烏克蘭危機爆發開始,伴隨著亞努科維奇的下臺,俄羅斯已經失去了烏克蘭。在此背景下,普京決定拿下克里米亞,就不是在克里米亞和烏克蘭之間作出選擇,而是一種止損措施,即俄羅斯面臨的問題是失去包括克里米亞在內的烏克蘭,還是失去一個不包括克里米亞的烏克蘭。兩者相較,顯然拿回克里米亞是一個相對損失較小的選擇。同時,拿下克里米亞,不僅對俄羅斯有重要的地緣戰略和軍事意義,更重要的是,俄羅斯控制了克里米亞等於握著一張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的王牌。鑑於北約的規定,烏克蘭要加入北約,就要放棄克里米亞,想拿回克里米亞,就無法加入北約。至於美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可以想象,伴隨著烏克蘭危機的加劇,即便俄羅斯不佔領克里米亞,美西方也會以別的藉口來制裁和圍堵俄羅斯。下圖為克里米亞半島



其次,第二個問題。在當今俄羅斯,普京因佔領克里米亞而威望極具提升,成為俄羅斯民眾心目中的英雄。可以說,在俄羅斯精英和民眾心中,克里米亞已經成為俄羅斯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普京以後的俄羅斯領導人,如果要放棄克里米亞,無異於等於觸犯眾怒、與整個俄羅斯民眾為敵,等於政治自殺。此外,從美西方的表現,特別是近期特朗普與普京的會晤看,美西方雖然不承認,但事實上已經默認了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佔領,只是不能公開承認而已。在此背景下,俄羅斯領導人就更不會主動放棄克里米亞。下圖為黑海周邊形勢圖



西域都護


指望俄羅斯吐出它搶佔的領土,無疑是與虎謀皮。除非普京下臺之後,俄羅斯出現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導致大規模的分裂,俄羅斯退出世界一流強國的行列,否則俄羅斯是不可能歸還克里米亞的。

克里米亞對於俄羅斯黑海戰略至關重要

黑海和波羅的海,兩個半封閉式的海域是俄羅斯歐洲部分最重要的出海口。克里米亞位於黑海的突出位置,是前蘇聯以來黑海艦隊的總部所在地。即使在蘇聯解體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的那段時間,俄羅斯也通過租借的形式一直在使用克里米亞半島上的海軍基地。

2014年以前,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雖然起起伏伏,但是烏克蘭中央政府始終""不敢再涉及俄羅斯安全利益的克里米亞問題上挑釁。2014年,烏克蘭爆發了反對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的大規模內亂,迅速演變成為全國範圍的反俄浪潮,烏克蘭內部俄羅斯族和烏克蘭族的矛盾極端尖銳,已經嚴重影響了克里米亞半島黑海艦隊基地的安全和穩定運轉。普京總統決定鼓動克里米亞俄羅斯族獨立,已經需要有很大的政治勇氣普京之所以更進一步決定冒天下之大不韙吞併克里米亞,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徹底解決黑海艦隊基地的歸屬問題

現在普京強忍4年國際制裁,好不容易解決了克里米亞歸屬問題,已經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今後任何一任俄羅斯總統都不可能再主動把克里米亞拱手讓人。

克里米亞是鉗制烏克蘭的殺手鐧

2014年烏克蘭危機之後,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關係已經徹底惡化,今後很長一個時期都不可能有根本性的好轉,即使今後的俄羅斯總統放棄克里米亞,烏克蘭國內的反俄勢力也不會領情;但是如果俄羅斯仍然控制著克里米亞,就還保有鉗制烏克蘭的殺手鐧。

就像普京永遠不可能放棄克里米亞一樣,烏克蘭永遠也不可能放棄對克里米亞的追索。

烏克蘭想要收回克里米亞就只有與俄羅斯談判一條路可走,雖然談判的結果大家都非常清楚,但是談判的過程也是烏克蘭與俄羅斯妥協、溝通甚至和解的過程。同時,現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等親俄地區也想模仿克里米亞一樣併入俄羅斯,克里米亞的榜樣大旗不倒,烏克蘭的親俄勢力信心就不會消失,俄羅斯在烏克蘭內部就有無數的題目可做。烏克蘭要避免進一步的分裂,也必須與俄羅斯妥協。


克里米亞就像是釣魚人的魚餌一般,沒有任何一個釣魚人會無原則的放棄手中的魚餌,而當釣魚人放手的時候,魚兒可能也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衝擊時評


克里米亞面積2.5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50萬。1235年成吉思汗之孫拔都奉蒙古大汗窩闊臺之命西征並於1243年建立東起額爾齊斯河流域,南至裡海、黑海、巴爾喀什湖,西到斡羅思,北迄北極圈附近的金帳汗國。金帳汗國是以蒙古人為核心征服突厥人、羅斯人形成的,金帳汗國對被統治民族採取分而治之的策略:位於北方的羅斯諸公國在臣服金帳汗的統治後得以維持半獨立地位,作為俄羅斯的前身的莫斯科大公國就是利用金帳汗國這一統治策略以為蒙古人徵收貢賦和鎮壓不聽號令的羅斯公國取悅於金帳汗。

事實上在構成金帳汗國核心的蒙古貴族中也不是鐵板一塊——各路蒙古宗親在相當程度上保持著一定的獨立性:拔都就冊封自己的弟弟斡兒答為白帳汗,由此建立了一個臣服於金帳汗國,但內部軍政事務實行自治的白帳汗國。1380年白帳汗脫脫迷失利用金帳汗國內部的混亂架空了金帳汗的權力,此後金帳汗國的汗位落入白帳汗一系。伴隨汗位之爭的是臣屬於金帳汗國的各部族紛紛開始脫離金帳汗國的統治:花剌子模、保加爾、西伯利亞汗國、喀山汗國、克里木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等相繼從金帳汗國的統治下獨立出來。這其中的克里木汗國又名克里米亞汗國,其統治疆域大體上就是今天的克里米亞半島。

1430年在金帳汗國分裂解體的浪潮中成吉思汗十一世孫哈吉·格來脫離金帳汗國,建立了獨立的克里米亞汗國,定都巴赫奇薩賴(烏克蘭南部半島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的巴赫奇-薩萊村)。克里米亞汗國的統治階層出自蒙古後裔,他們被歐洲人成為韃靼人。由於受已皈依伊斯蘭教的突厥人影響較深,克里米亞汗國也具有強烈的伊斯蘭色彩。1502年克里米亞汗國擊敗金帳汗國最後一任大汗,崛起成為東歐最強大的地緣政治勢力,直到十八世紀克里米亞汗國始終都是東歐一股強大勢力:作為穆斯林的他們定期出兵阻止斯拉夫人定居草原的路徑,成為對抗信奉基督教的俄羅斯人與波蘭人的急先鋒。

1475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入侵克里米亞,與此同時北方由莫斯科大公國發展而來的俄羅斯對克里米亞汗國的威脅也越來越大,克里米亞汗國不得不面對在土耳其和俄羅斯兩大強鄰之間選邊站隊的命運。1478年克里米亞汗國淪為奧斯曼帝國的藩屬並試圖在奧斯曼帝國的支持下重新統一蒙古韃靼諸汗國。這樣一來奧斯曼帝國和克里米亞汗國就站到了此時也正大力擴張的俄羅斯的對立面:1512年克里米亞汗國一度兵圍莫斯科,然而這就是克里米亞汗國最光輝的時刻了,在此後的交鋒中克里米亞汗國就一直處於下風。1552年沙皇伊凡四世滅喀山汗國,1556年俄羅斯又征服了阿斯特拉罕汗國,1598年俄國吞併西伯利亞汗國。在雙方的較量過程中俄羅斯頻頻得手;而克里米亞汗國及其背後的奧斯曼帝國卻節節敗退。

1774年俄羅斯帝國迫使奧斯曼帝國締結《楚庫克-凱那爾吉和約》:克里米亞汗國脫離奧斯曼帝國而獨立——當然這只是名義上的獨立,實際上只不過是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藩屬變成了俄羅斯帝國的藩屬。1783年沙俄正式吞併克里米亞。俄國人在這裡建立了自己進出黑海的重要軍港塞瓦斯托波爾,1853年~1856年沙皇俄國曾在這裡同英法聯軍激戰。1917年俄國接連爆發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1918年克里米亞被歸入新生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21年10月建立克里米亞韃靼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仍歸作為蘇聯結盟共和國的俄羅斯管轄。二戰過程中克里米亞當地的韃靼人中有一部分在德軍佔領時期配合德軍對抗蘇聯,戰後蘇聯政府將克里米亞韃靼人集體遷徙到中亞,從此俄羅斯族佔了克里米亞人口的大多數。1946年蘇聯最高蘇維埃發佈命令:將原“克里米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撤銷建制並降格為克里米亞州。

1954年5月為紀念烏克蘭與俄羅斯合併300週年,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下令將克里米亞州劃歸當時的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這在當時看來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畢竟當時俄羅斯和烏克蘭同為蘇聯加盟共和國,克里米亞劃入烏克蘭在當時而言就是一次國家內部行政區域的重新劃分而已。然而隨著蘇聯在1991年12月25日的解體問題出現了:隨著俄羅斯和烏克蘭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克里米亞成為兩國關係中一個潛在的不確定因素,那麼為什麼克里米亞能如此牽動俄、烏兩國敏感的神經?俄羅斯為什麼非要佔領克里米亞呢?

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既有克里米亞本身的原因,也有俄烏關係的原因——就克里米亞本身而言:這裡控扼黑海門戶,蘇聯時代黑海艦隊的基地就設在克里米亞半島上的塞瓦斯托波爾軍港。蘇聯解體時俄羅斯和烏克蘭並未就黑海艦隊的歸屬問題達成一致,以致於在蘇聯解體一年後黑海艦隊仍懸掛前蘇聯海軍軍旗。1992年8月俄、烏兩國在雅爾塔達成協議:將黑海艦隊變成俄烏聯合艦隊,由兩國共同指揮。事實上俄羅斯的地緣環境有利有弊:儘管擁有遼闊的戰略縱深,但卻缺乏走向世界的出海口,而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軍港以及黑海艦隊恰恰就是俄羅斯進出黑海的關鍵所在,這就不難解釋俄羅斯為什麼竭力想要控制克里米亞了。就俄烏關係而言:自烏克蘭獨立以來就一直在俄羅斯和西方國家之間來回搖擺,而俄羅斯則對烏克蘭國內親西方的苗頭始終保持高度警惕。在俄羅斯看來:烏克蘭同北約和歐盟的接觸是對俄羅斯戰略空間的擠壓。要知道烏克蘭和波蘭、捷克這些東歐國家是不一樣的:波蘭、捷克雖然是前蘇聯陣營的國家,但畢竟不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在地理位置同俄羅斯也有一定距離;而作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烏克蘭對俄羅斯而言可謂就在家門口,更何況俄羅斯民族的發源地還是烏克蘭境內的基輔羅斯,無論從民族情感或是地緣戰略上而言:俄羅斯都無法接受烏克蘭倒向西方的潛在可能,而一旦俄羅斯獲得克里米亞則將對烏克蘭構成強大的戰略威懾,使烏克蘭在同西方時不敢忽略俄羅斯的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