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峯與承德、朝陽三市檢察院會簽生態檢察跨區域司法協作意見,共同守護生態家園

赤峰與承德、朝陽三市檢察院會籤生態檢察跨區域司法協作意見,共同守護生態家園

近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四省檢察機關在承德市召開公益訴訟聯合行動第一次聯席會議。

赤峰與承德、朝陽三市檢察院會籤生態檢察跨區域司法協作意見,共同守護生態家園

赤峰市檢察院檢察長梁晨、副檢察長趙利民參加會議,彙報生態環保領域公益訴訟工作經驗做法,獲得高檢院和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一致認可。

赤峰與承德、朝陽三市檢察院會籤生態檢察跨區域司法協作意見,共同守護生態家園

赤峰市檢察院在聯席會議關於祖國北部綠水青山藍天護航聯合行動實施意見的框架要求下,立足地域特點和工作實際,總結跨區域協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經驗,與河北省承德市檢察院、遼寧省朝陽市檢察院會籤《關於建立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司法協作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檢察官是公共利益的代表”指示,共同守護生態家園。

《意見》指出,要充分認識跨區域司法協作的重大意義,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感。一是黨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總體佈局,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路線圖,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圍繞保護改善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制定出臺了具體措施。在此大背景下,開展冀遼蒙三市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司法協作,是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工作的有益探索。二是加強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司法協作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建立實施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司法協作工作機制,通過加強成員單位之間的協作配合,有利於增強打擊合力,震懾破壞生態環境的刑事犯罪、開展公益訴訟、維護法律權威;有利於及時有效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切實維護國家和社會公眾環境資源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三是新時代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清澈水流、清潔土壤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對環境資源保護和治理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只有強化保護良好生態環境的意識,不斷加大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工作力度,優先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環境問題,逐步改善環境質量,讓廣大群眾生活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環境司法的新期待,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意見》明確,建立聯動工作機制,實現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司法協作良性互動。一是建立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司法協作會議制度,定期組織召開聯席會議,及時通報查處環境違法行為、破壞生態環境案件以及協調工作情況,實現環境司法信息共享。研究協調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協調工作的對策,指導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司法協作工作的開展。二是建立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司法協作聯絡員制度,每個協作院派出一名業務部門負責人擔任聯絡員,負責協作院間的日常聯繫、工作協調和經常性的信息互通,辦理環境違法犯罪案件和公益訴訟案件等工作的溝通和交流。三是建立環境違法案件協作辦理制度,明確協作辦理案件的條件、有關部門職責,確定案件移送、介入調查、固定證據,確保辦理環境違法案件的法治化、規範化和常態化。

《意見》要求,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確保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司法協作工作成效。一是全面履行偵查監督、公訴和公益訴訟職能,重點辦理跨區域破壞環境資源刑事案件和公益訴訟案件。對於跨區域非法排放、傾倒廢水廢液、非法排放有毒有害物質、走私廢物、非法處置進口的固體廢物等汙染環境類的刑事案件和公益訴訟案件;對於跨區域盜伐濫伐林木、非法獵捕殺害野生動物、非法採伐珍貴樹木、非法採礦等破壞資源的刑事案件和公益訴訟案件,協作院應積極協助查辦。進一步強化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域和生態脆弱區域的司法保護,堅決打擊汙染重點河流、湖泊以及重要溼地、水源保護區環境的犯罪。二是在跨區域協作辦案中,加強案件協查對接新機制建設,做好協助調查取證工作。需要開展異地訊問犯罪嫌疑人、異地詢問證人或委託調查取證的,刑事犯罪案件所在地檢察院應當提供辦案場所和技術裝備支持或根據請求派員協助。協作院要積極做好刑事案件和公益訴訟案件的調取相關材料、固定證據、借閱案卷、社會調查等協助工作。三是協作院在開展辦理汙染環境案件協作時,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儘量簡化審批程序,互相提供便利,提高辦案效率。對於通過信函、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委託辦理的檢察事務,應主動及時辦理並予以及時反饋,逐步建立和完善辦案協作配合機制。四是協作院依託涉密專網、電子檢務工程、檢察內網等載體,實現信息網絡資源共享。依託信息化建設平臺,運用手機、電腦數據恢復和通訊話單分析等技術協查手段為辦案提供有效保障。對於跨區域汙染環境案件,及時相互通報情況,在信息共享方面開展協作。

《意見》強調,要積極採取有效措施,推動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司法協作健康發展。一是由協作院的主管領導組成協調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司法協作工作的統籌安排和協調指導。將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司法協作經費納入本單位年度預算,積極爭取財政支持。二是注意加強對實用經驗的歸納和總結,對發現的生態環境的新情況、新問題或區域內的趨向性問題,要結合工作實際,通過召開研討會、辦案交流、學習考察等形式,研討區域內生態環境檢察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決定區域生態環境檢察工作協作重大事項,廣泛開展業務素能培訓、經驗交流、個案探討、類案分析、業務競賽、庭審觀摩、邀請專家教授授課、交流掛職、參與辦案、指導辦案等實務活動,實現司法理念、經驗、技巧等多方面交流,達到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優勢互補,促進協作院的協同發展,不斷提高司法辦案能力和隊伍建設水平。三是積極宣傳打擊環境違法犯罪和公益訴訟工作情況,定期公佈環境違法典型案件,震懾環境違法犯罪,保障國家和社會公共環境權益,形成維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資源的良好社會氛圍。加強信息公開,及時向社會通報司法協作進展情況,引導公眾參與和支持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司法協作工作。大力宣傳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司法協作工作取得的進展和成效,對工作中湧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和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充分調動開展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檢察司法協作工作的積極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