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教師車禍後被調離:「縣管校聘」不該成爲人事調動的遮羞布!

實現教育均衡,提升教師流動性,是縣管校聘的初衷,這本無可非議,但若在實行過程中由於當權者的一己之私,直接損害教師的合法權益,那就另當別論了。

以下,是一線教師的來稿,我們一起來看。

一線教師車禍後被調離:“縣管校聘”不該成為人事調動的遮羞布!

前幾日開學,我有幾份材料要上交,正要去校長辦公室,看張老師迎面走過來。張老師面色凝重,眼圈泛紅。我跟張老師同屆,平常關係很要好,不免上前詢問:“老張,咋了?”

張老師四下看了看,拉我到一旁,打開了話匣子:

老白,我之前出車禍那事你是知道的,當時是發生在上班路上,後來也申請了工傷。這不一個暑假過去,我這腿一直沒好利索。站久了就痛的厲害。”

我應道,“可不,都說傷筋動骨一百天,你那回傷的那麼重,可得好好養一陣子,不然留下老毛病,以後可麻煩了。”

“是啊,我也尋思這事兒,想著咱這怎麼也算工傷,學校還不得照顧一下。我昨天去找王校長申請看能不能給我稍微減一下工作量。今兒一早,王校長讓我過去辦公室,我當是安排好了。沒成想,是通知我要把我交流到XX學校去工作兩年。

我內心的驚訝表現在臉上,“啥?這學校還真是不管教師死活了,XX學校那麼遠,你這本來身體還沒恢復利索,去了怎麼辦呀。對了,上回你跟我說治療的醫藥費有很多還沒給你報銷呢不是?”

可不嗎?一提錢,總說開會研究研究。找了幾回都沒準信兒,我心想也就先不著急要了。現在倒好,我這要是一離開單位,這錢估計也就徹底沒影兒了。其實到了這步,錢不錢的我倒是顧不上了,就你剛剛講的XX學校距離遠上班不方便,而且我這腿還沒痊癒,XX學校能不能適當照顧下降低工作量還是個問題。咱王校長還說了,就給我兩個選擇:1,去XX學校報到。2,按照縣管校聘制度你落聘,相當於下崗。”

我感覺身上一冷,“事情做這麼絕,拿縣管校聘來壓你了。哎……老張,多半是上回校長宣佈實施新的績效考核制度時候,你提反對意見惹的禍啊。你說咱學校這績效制度,一線教師都知道不公平,獎金最後都進個別人口袋裡了,但大家最後不也都服軟了,就你一個愣頭青非跟校長頂。關鍵是你頂了也沒用啊,人家該怎麼辦還怎麼辦,現在還把自個兒給搭進去了。”

“是啊,當初沒聽你勸,我也是自找的。明明沒那本事還想著當大俠,這不就栽了嗎?落在人家手裡了。”

後來還談了些什麼,記不得很清了,只記得老張離開時的背影明顯看出還有點跛腳,滿是辛酸。

一線教師車禍後被調離:“縣管校聘”不該成為人事調動的遮羞布!

張老師走後我不禁陷入深思。

老張作為正式編制的教師,由於工傷生活遇到了難處,學校卻像甩包袱一樣的把他一腳踢開。教師這行業哪裡還有所謂的“穩定”可言呢?我當時站在旁邊忽然有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縣管校聘實施之前,校長們雖然手握學校財權和一定的人事話語權,但總歸在處理一線教師問題時還會有所顧忌。

而現如今,縣管校聘制度幾乎把教師的人事權完全交給了校長。校長的權限從某種意義上講,得以從歐洲式的 “國王”晉升成為中國式的“皇帝”。

原本一線教師還能象徵性的喊一句,“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現在完全變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原本教師是教育局聘用,人事關係綁在學校。雖然聘用協議也是三年一簽,但有教師法保護,工作是相對穩定的鐵飯碗,只要老老實實上班,不違紀違法不出重大事故,都會續聘,基本就不存在解聘風險。哪怕和領導吵個臉紅脖子粗學校也不能開除教師。即便一直以來教師收入不高,還是有許多人圖個穩定工作來從教。

現在縣管校聘實施後,所有教師都成教育局的人,學校僅提供崗位由教師自由競爭上崗。政策初衷是為了實現教育均衡,提升教師流動性。

實際這種做法可操作性不大。

一線教師車禍後被調離:“縣管校聘”不該成為人事調動的遮羞布!

如果教師真的變成自由流動的,必然會造成最優秀年輕的教師在城鎮學校扎堆。

其次一個學校原本已經形成了各自的運作機制,學校領導班子和教師教研系統甚至學校的軟硬件設施都要進行長期的磨合才能較好運轉,如果教師頻繁變動勢必影響學校的運行效率。

另外,學校校長藉機掌握對教師的生殺大權,這一政策極大加強了學校的權力。每一次校內競聘其實就是在一線教師之中挑一些不善於搞人際關係的倒黴鬼或者領導不喜歡的刺頭調走、待聘或者解聘。尊師重教無從談起。

假如任由目前不完善的縣管校聘制度發展下去,但凡有別的出路,稍微有兩把刷子的教師都會考慮去做別的——既然都不是鐵飯碗,還不如去私立學校或者找個公司上班或者搞輔導班,收入還高還不用受這份氣。

老實教書不擅長搞關係的可能會逐漸被這規則淘汰掉。最終留在教師隊伍裡的,是那種圓滑、擅長鑽營但業務水平差的。

寫在最後:

想要真正促進教育均衡發展,除了提高鄉村教師薪酬外,加大原有的支教制度規模和補貼力度,完善競崗(選調)制度,平調公開化,在工資待遇、評優選先、職稱晉升等方面加以傾斜,吸引優秀城鎮教師擠破腦袋主動過去才是良策。

本文轉自教師幫,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司立場。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廣州青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課堂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這裡有最有趣的青鹿人,立志做最好的智慧課堂,挖掘最新鮮的教育資訊,分享你最關注的熱點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