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史上著名的跳槽狂人,卻因爲大膽批評領導而成爲一代良臣

因為娘和爹死的早,魏徵九歲就成了孤兒,一想到以後壓根就不能像別人那樣拼爹拼娘,我們的魏哥兒就決定拼自己。於是他扔掉鋤頭,拿起書本,每天悶在家裡讀文章、寫作文,餓了就去外面撿點吃的。有一次鄰居見他好幾天沒出門,以為他餓死了,就琢磨去拿點廢紙去村東頭廁所糊牆,進去才發現魏哥兒在看書,屋裡亂的跟廢品收購站似的。

他是史上著名的跳槽狂人,卻因為大膽批評領導而成為一代良臣

又過了幾年,隨著青春期到來,魏哥兒的食量越來越大,光靠撿根本吃不飽,而且那會兒家家都窮,自己還填不飽肚子,哪有多餘的剩飯菜到處扔呢。魏哥兒就決定找一個能吃飽飯的工作,想來思去,他當上了雲遊道士,沒事念一句法號,就能饅頭花捲兒的可勁兒造。

他是史上著名的跳槽狂人,卻因為大膽批評領導而成為一代良臣

當這個長腿歐巴五嶽三山的到處神晃之時,政局也在不斷髮生著變化。隋煬帝同志當上國家一把手後,確實也很想幹點事業,不是疏通河道大搞水運,就是到處出征揚我國威,然而老百姓卻被他折騰的夠嗆,很多人後來一想,與其被他折騰,乾脆不如自己折騰:造反。眼看著大家造反造得不亦樂乎,李淵也在公元617年舉起了紅旗,作為當今天子的表哥,他這相當於往親戚心口上插刀。

他是史上著名的跳槽狂人,卻因為大膽批評領導而成為一代良臣

那一年魏哥兒38歲,看到亂世到來,他認為自己的機會也來了,於是他毅然脫下道袍,一頭闖進了這亂世的動盪激流中。最開始,他投奔了元寶藏,因為文筆好字又寫得漂亮,成了專門負責幫領導寫寫抄抄的秘書。當時元寶藏跟李密書信往來密切,李密通過這些信相中了魏哥兒,就開出高工資將他挖到自己的瓦崗寨。然而李密只是打算用魏哥開裝點門面,博一個所謂愛才的名,對於他提出的各種合理化建議,全部當成了擦屁股紙,每天就是忙著跟王世充死磕。

他是史上著名的跳槽狂人,卻因為大膽批評領導而成為一代良臣

日子不久,李老闆因為戰略問題,被王世充幹趴下了,眼光著自己的公司要黃,他帶著部分高管集體跳槽到了李淵的公司。魏哥兒為了表忠心,主動要求去招降瓦崗寨其餘的高管,他僅憑一封信,就把李績忽悠過來了,順便還帶來了大量人馬和大片地盤。李淵認為魏哥兒是個人才,剛好當時弟弟李神通在外征戰,他就派魏哥兒去管後勤押送糧草,不料想半道遇到了賊頭竇建德。老竇從來乾的都是無本買賣,不但搶了糧食,還把魏哥兒一併虜進了大寨。

他是史上著名的跳槽狂人,卻因為大膽批評領導而成為一代良臣

同樣都是俘虜,其他人戴著鐐銬做苦力,每天啃窩頭喝菜湯,魏哥兒卻非常受竇建德的賞識,不但吃好喝好,還讓他給自己做了貼身秘書。然而兩年後,李淵派兵兼併了竇建德公司,看到自己的舊下屬魏哥兒,不光沒有責怪他臨陣變節,反而繼續委以重用,讓他做了未來接班人李建成的心腹(太子洗馬)。由此可見,真正的人才是不需要從一而終的,只要自己才華過硬,到哪裡都能吃得開。

他是史上著名的跳槽狂人,卻因為大膽批評領導而成為一代良臣

當時大唐公司已經上市,魏哥兒在太子手下很受重用,他也一心頭拱地想幫太子掃平繼位路上的絆腳石—李世民。於是,他經常攛掇李建成多跟老董事長提建議,能把李世民調到分公司,最好讓他提前下崗,或者乾脆送二公子給老爹在黃泉路上打前站。然而他既高估了李建成的帝王殺伐之心,也低估了李世民不甘居於人下的野心。那是公元626年,李世民親手導演了一場宣武門政變,不光把自己的兄弟全部送上了天國,還一路殺進皇宮,逼著老爹提前給自己騰地方。

他是史上著名的跳槽狂人,卻因為大膽批評領導而成為一代良臣

於是在那一年,李世民做了一把手,董事會上魏哥兒就成了一個尷尬的存在。李世民有意要從心理上蹂躪魏哥兒,很拽的問他:聽過你小子當年沒事就離間我們兄弟的感情,今天還有啥說的?魏哥兒壓根就不害怕,反而脖子一梗:太子要是要聽我的,還能輪到你今天這麼問我。李世民不傻,他明白魏哥不是那種愚蠢的忠臣,而是一名良臣,說白了就是領導是誰我不管,老子就是要幹事業。所以,他用一紙買斷合同簽下了魏哥的後半生,也從此開啟了自己天天挨批評的帝王歲月。

他是史上著名的跳槽狂人,卻因為大膽批評領導而成為一代良臣

據史料記錄,魏哥兒給李老闆打了17年工,進諫了270餘條合理化建議,其中百分之九十都是批評領導個人事項的,這種密集程度創下了歷史之最。雖然李世民有時也會暴走,但卻從未真正對魏哥兒進行懲罰。因為他很清楚,良臣的存在,就是自己明君的標籤,因此魏哥兒也有幸以跳槽狂人的身份,成為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一代良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