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區塊鏈一定要做個好孩子

算力說

有人說,區塊鏈是第五次工業革命。而“鏈改”將是區塊鏈生態最大的共識,其運用區塊鏈思想與技術,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對實體經濟行迭代升級。近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發佈的《區塊鏈白皮書》亦顯示,區塊鏈“脫虛向實”趨勢明顯,區塊鏈與實體經濟融合成為主旋律。

搞區塊鏈一定要做個好孩子

脫虛向實,撥亂反正

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幣的地方就有羊毛黨。區塊鏈熱了一年,不得不說,剛開始的路子的確有點兒偏。有許多人,將區塊鏈作為牟利工具,鼓吹出一場又一場騙局。以“區塊鏈”的名義,大談幣改,鏈改,然後大刀闊斧地割掉一群人。

好在隨著監管日趨完善,區塊鏈技術開始越來越“正”。在這次由GBLS全球無眠區塊鏈領袖峰會主辦、浙江省金融科技協會指導協辦的雲棲大會·杭州GBLS中,幾百位區塊鏈行業投資人、愛好者,以“驅動數字中國”為理念,探討技術迭代、數字產品、跨界創新、產業共融等話題,探索區塊鏈與實體經濟的結合點。我們能看到,區塊鏈從業者們,正逐漸迴歸理性,真正走上正軌。

正如馬雲在8月的首屆智博會所說,區塊鏈是一項很好的技術,它應該做技術的事,而不是單單做比特幣。如IDA公鏈這類新生的區塊鏈從業者已經在“撥亂反正”了,讓區塊鏈作為技術去改變實體經濟,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前不久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可信區塊鏈共同發佈的《區塊鏈白皮書》中也提及,隨著區塊鏈革新升級,與雲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深度融合、集成創新,將促進區塊鏈技術在醫療、司法、工業、媒體、遊戲等各個細分領域的商業探索應用。這些探索,正是區塊鏈技術與實業相結合的步伐。

從區塊鏈1.0時代的數字貨幣,區塊鏈2.0時代的智能合約,到如今區塊鏈3.0時代的技術全面應用,其革新不斷激發經濟活力,這一被標註“顛覆性”標籤的技術,賦能實體經濟如今顯然已是大勢所趨。

搞區塊鏈一定要做個好孩子

搞區塊鏈一定要做個好孩子

既不神話,也不妖魔化

所有人都看上去很懂,所有人又似乎都不怎麼懂。那些年,被神化的區塊鏈技術,被妖魔化的加密貨幣,上演著一個又一個一夜暴富的傳奇故事;也串起一個又一個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戲文,區塊鏈圈的夢想與現實一度遮天蔽日。

不得不說,很多人都在將區塊鏈神話或是妖魔化,一面將其吹得天花亂墜、神乎其神;一面又給其冠以“行騙”、“割韭菜”的名號。但其本質只是一種技術,因此,技術若要回歸正途,最終還是要回到解決現實問題和實際需求當中。

搞區塊鏈一定要做個好孩子

在此次雲棲大會GBLS專場論壇中,雲棲小鎮管委會代表周煥臣談到,區塊鏈作為一個新興技術,儘管價值正逐步被髮掘,但市場波動也極大。這往往源於大家過於急功近利,一個產業若想獲得長遠發展,應該堅持與相信,因為唯有如此,才能擁抱未來。令算力智庫記者印象頗深的是其談到的農夫山泉案例。農夫山泉是傳統實業,但其用賣水賺來的錢投資疫苗,且在數年前就已在此開疆拓土。未來,疫苗所帶來的收益必定會為農夫山泉提供雄厚的支持。而同在雲棲小鎮的阿里,旗下淘寶在2011年-2012年間才實現盈利,阿里將盈利的錢用在投資技術上,用在阿里雲上,每年砸數億也是同樣的道理。這只是一些案例,其背後印證的則是將資金投資在更先進技術上的深遠意義。或許這一技術或領域短期內並未實現盈利,但從長遠看,其投資必定是有價值可期的。

雲棲小鎮管委會代表向與會嘉賓傳達的正是如此,希望從業者能夠非常理性的思考當下的區塊鏈技術及區塊鏈經濟。其強調,區塊鏈要與實體行業相結合,賦能實體行業。挖掘更多場景。比如賦能實業溯源,像茅臺酒,市場真假難辨,區塊鏈的數據技術加密技術與這些結合,便是不錯的應用場景,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區塊鏈應該有的競爭力。

同時,合法性亦非常重要,“我們搞區塊鏈一定要做個好孩子,這樣才能活得長久。一上來就發幣,不應該是該有的方式。”

搞區塊鏈一定要做個好孩子

GBLS專場圓桌論壇中,樂東資本聯合創始人張瀟漢亦表示,現在要進入這個市場,你要考慮你能給區塊鏈帶來什麼,或者是你能不能把區塊鏈真正地帶到社會里,帶給所有的老百姓。哪怕是再小的應用場景,只要你能實現在社會里產生落地,你就能真正地把區塊鏈帶到大家的生活當中去。

聆聽各家對區塊鏈的發聲,算力智庫發現,從亂幣滿天飛,到現在探索與實業相融合,尋求有價值的落地場景,區塊鏈從業者們在經歷理智和癲狂的相互糾纏後,正摸索出一條康莊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