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身九尾,背生雙目——猼訑,《山海經》中罕見的九尾神獸

“又東三百里,曰基山,其陽多玉,其陰多怪木。有獸焉,其狀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

猼訑,佩之不畏。”

——《南山經》

羊身九尾,背生雙目——猼訑,《山海經》中罕見的九尾神獸

猼訑

從柢山向東三百里,到了基山。基山的陽坡盛產玉石,陰坡生長著許多形態怪異的樹。山上也有一種異獸,長得像羊一般,有很大的羊角,長了四個耳朵,眼睛長在背上,還有九條尾巴,名叫猼訑(音同“伯夷”)。羊在我們的認識中總是代表著溫順,嬌弱,但是猼訑不同,傳說只要把它的皮毛佩戴在身上,就會變得異常神勇,無所畏懼,馳騁天地之間。

羊身九尾,背生雙目——猼訑,《山海經》中罕見的九尾神獸

猼訑

郭璞在《圖贊》裡說:“猼訑似羊,眼反在背。視之則奇,推之無怪。若欲不恐,厥皮可佩。”

羊身九尾,背生雙目——猼訑,《山海經》中罕見的九尾神獸

猼訑

猼訑在《南山經》諸多異獸中,可以說是最為神異的幾位之一了。長相極為溫順,實則兇猛神勇無比,四隻耳朵,頂生長角的形象使他更加威風凜凜。更厲害的是身有九尾,要知道,“九,乃數之極”。中國古人尊十崇九,把十看作一切的概數,同時認為九是陽數之極。

《楚辭·九辨》有“九者,陽之數,道之綱紀也”,《管子·五行》中的“天道以九制”的說法,甚至連皇帝都稱為“九五至尊”,可見“九”在中國人眼裡的地位。而猼訑能身長九尾,足以說明其在山海經異獸中地位之高,整部《山海經》中只有寥寥幾位九尾神獸,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九尾狐,還有陸吾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