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大縣慶豐收|安徽楊廟鎮成功舉辦首屆豐收喜樂會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金秋九月,華夏九州一片豐收盛景。各地農作物陸續成熟,農民開鐮收割稻穀,摘取蔬果,揮灑汗水,收穫喜悅。9月23日,中國億萬農民首次迎來屬於自己的節日——中國農民豐收節。在安徽楊廟,首屆“豐收”喜樂會在這一天成功舉辦。整場活動將農民與市民,辦節與產業,傳統與現代,媒體與鄉村振興多點融合,用實際行動將楊廟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辦成了農業的嘉年華、農民的歡樂節、豐收的成果展、文化的大舞臺!

活動回顧:

安徽楊廟舉辦首屆豐收喜樂會

9月23日,安徽楊廟舉辦首屆豐收喜樂會,架起城鄉連接橋樑,楊廟處處展示豐收景象。本次活動由合肥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合肥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合肥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指導;長豐縣農業委員會、長豐縣旅遊局、長豐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長豐縣婦女聯合會、長豐縣楊廟鎮人民政府主辦;長豐縣馬郢社居委、江淮晨報承辦;安徽省旅遊學會特別支持。此外,因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亮點,我們還特邀了安徽華夏茶書院、 新農人農夫市集、 安徽驛達龍門寺服務區、長豐縣僑鑫戶外用品有限公司、合肥安宇複合材料有限公司、IF果劇場、奧園譽峰共同協辦,合力呈現出一場視聽盛會。恰逢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我們在楊廟歡慶豐收、傳遞喜悅!

高頭大馬走在前,舞龍舞獅劃旱船,敲鑼打鼓慶豐收...還有咱們村民和創客方陣,農產品玩偶走在路上,緊跟在後面的是幾隻大龍蝦......轉村頭,轉出今年豐收的歡樂,轉來來年的好收成,好運來,轉起來!

谷堆圈起來,玉米擺出來,曬山芋,曬辣椒,各家各戶紛紛曬出豐收的作物,村民們還將曬出創意,曬出楊廟的特色來。我們還特別邀請了新農人農夫市集,為大家帶來豐富的綠色生態農產品。

慶豐收,怎麼能少了篝火。這天傍晚,大夥都忙了一天,也需要熱鬧一下了。大鼓書、竹笛、廬劇,傳統節目一個都不少。還有拜月祭月儀式,變臉,魔術,扭秧歌,廣場舞,總之,這一晚,大家要把豐收的喜悅嗨出來!嗨累了,不要緊,現場還有僑鑫戶外提供的帳篷供大家休息。

摸秋是村裡人慶祝豐收的一種習俗。農曆八月,孩子們到別人家的田裡去摸秋,摸到蔥,長大後聰明伶俐,摸到瓜,以後這孩子吃穿不愁。根據這個傳統,馬郢將摸秋設計成好玩的鄉村體驗項目,讓孩子們體驗傳統的習俗,認識鄉土作物,感受濃濃的鄉土文化。

據悉,本次晚會參演人員基本都是本土本鄉的,而將現場氣氛推向最高潮的,要數篝火晚會了,當馬郢社區黨總支書記孫銳現場點燃篝火,真正的精彩拉開大幕。

精彩瞬間:

國際友人摸秋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民間有句俗語,“八月半摸秋不算偷。”“摸秋”,其實就是“偷秋”的意思。在農村,摸秋的習俗由來已久。相傳,元朝末年,淮河流域出現了一支農民起義軍。這支隊伍紀律嚴明,所到之處,秋毫無犯。一天,起義軍轉移到淮河岸邊,深夜不便打擾百姓,便曠野露天宿營。有幾位戰士飢餓難忍,在田間摘了一些瓜果充飢。此事被主帥發覺,等天明瞭便準備將那幾人治罪。村民們得知後,紛紛向主帥求情。為開脫戰士的過錯,有一老者隨口說道:“八月摸秋不為偷。”那幾個戰士因此話而獲赦免。那天正好是中秋節,從此留下了“摸秋”的習俗。

當天晚上,咱們摸秋隊伍中,就有一名來自美國的朋友吳水(中文名),他是在豐收節前一天就來到馬郢的,當天聽說主持人開展摸秋活動,便積極上臺想要挑戰一番。結果,緊張的摸秋活動開始後,吳水跟隨其他5名選手前往農戶家中“偷秋”,最終“摸”到了兩隻辣椒。

“真的很開心,我非常喜歡吃辣,中國很有意思,合肥也很好。”吳水在事後接受採訪時介紹,他來中國已經有好幾年了,在平時的生活中能夠感受到中國厚重的文化,但是親自參與進來並感受中國最純粹的傳統習俗,這還是第一次,因此他感到“很開心”、“很感謝”。

純粹拜月禮讓現場氣氛瞬間莊重

月出後,向月亮的方向安放好祭桌,擺放好祭品,點燃紅燭,鋪設好席子;沐浴更衣,穿上漢服;淨手...這是來自華夏茶書院的院長程龍偉根據中國傳統禮儀,研究總結的純粹的傳統拜月禮儀。大家身著漢服,音樂響起現場的氣氛瞬間莊重起來,將傳統文化演藝的淋漓盡致。

主祭出位,到奠席前,跪於席上。贊唱:“奉香”。執事遞上三支香,主祭在上點燃,向月神鞠躬,再將香插於香爐中。贊唱:“祭酒”。執事斟滿酒爵,遞給主祭,主祭將酒灑在席前的地上,再將酒爵放到祭桌上。

少兒讀: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拜月:唱“拜月”,“拜-興-拜-興-平身”。主祭向月神行“再拜”之禮。主祭離開奠席,參祭者按照長幼之序依次到奠席前,跪,上香,默默祈禱心中所願。贊者:眾參獻者向月神行四揖拜禮。

飲福受胙:行飲福受胙禮,賜祚。由主祭持切刀,(可提前備好放供桌上)將月餅人口數均勻分切,兩位執事端給每桌參祭嘉賓,每桌一份。

贊禮唱:“禮成”。至此,中秋祭月儀式完成。

“哇,沒想到我國古代的禮儀這麼莊重,看起來真好看,這才是真正的文化呢。”現場多名觀眾在全程觀看了拜月過後嘆道,希望以後能夠多多學習傳統文化知識,讓這些知識根植於生活中,才有更多的意義。

農耕快閃集合舞蹈與農耕文化渾然一體

“哎!!?他們在幹嘛呢?”隨著主持人大聲提醒,一群人邊走邊舞,乍一看還有些奇怪,但仔細一看發現他們的動作有規律可循。原來,他們是在跳農事舞蹈。這是馬郢創客根據農耕動作改編的舞蹈,大家一起加入他們!一起跳起來。

很快更多的人從四面八方走進了舞臺。原本站在篝火前安靜當觀眾的人們也抖擻精神上陣,根據音樂節奏學起了農耕舞。

這是割稻子的動作、這是摘果子的動作、這是鋤地的動作...據介紹,本次農耕快閃活動由IF果劇場領銜演藝,突出的內容就是“農耕文明 + 鄉愁之戀 + 現代田園都市+ 激情青春活力”,就是要在傳統與創新中碰撞火花,在古典與時尚中交匯歡騰,在詩意與遠方中共享吉慶。

“我原本就排練了兩個星期,但是在今天的舞臺上還是有一點緊張,因為現場的觀眾氣氛太熱烈了,我都有點不好意思。”一名演員在表演結束後介紹。此外,一名當地農民笑言,“我都幹了一輩子活兒,還沒看到鋤頭鐮刀能這麼玩,以後可以在幹活的空閒時候也這樣玩一玩,看起來還不錯呢。”

魔術+川劇變臉讓觀眾大呼看得太過癮

“現場我摸到了一根棍子,那就給大家表演一個魔術吧。”在第二輪的摸秋過程中,一名魔術師也參與了進來,他到現場摸到了一根魔法棒,就直接給大家帶來一場精彩的魔術表演。

“現在我用手機Siri來指導我表演一個魔術,現場有誰借我一個手機麼?”在與現場觀眾互動過程中,魔術師用手機Siri表演“藏香蕉”,首先給大家帶來一個驚喜,隨後又用“意念”將一隻小桌子騰空飛起,讓圍觀的嘉賓紛紛跑到魔術師身後看看“是否有線連著”。

隨後,由長豐縣廬劇團青年演員李軍濤表演川劇變臉,精彩的變臉節目讓觀眾嘖嘖稱奇,臺下的互動更是讓孩子們一擁而上。在一陣陣的鑼鼓聲中,李軍濤身穿大紅袍,在緊鑼密鼓的音調中,手一揮,就是一張新臉,讓場下的孩子們驚叫連連。

“噹噹噹當....”最緊密的鑼鼓聲後,李軍濤連續三次提醒舞臺下圍觀的人群退後,隨後他一個騰空從舞臺下翻躍而下,眼看著朝著人群衝去,卻能在不足5cm的位置停下來,惹得觀眾連連後退,大呼過癮。

“龍蝦哥”獨唱馬郢之春詮釋馬郢發展

“看,我們舞臺的北面就是馬郢曬豐收的‘馬郢鄉村集市’那裡有最大的南瓜、鮮活的龍蝦,大夥可以去參觀品嚐。”下面有請馬郢網紅龍蝦哥為大家帶來歌曲:馬郢之春。這首歌可以說是馬郢村歌,很多馬郢人都唱一段。

現場,“龍蝦哥”聲情並茂得演唱了這首歌,並帶動現場的本地農民跟著節奏,一起演唱了這首“村歌”。據介紹,演唱馬郢之春的歌手是大家都熟悉的“龍蝦哥”,龍蝦哥的本名叫陳川生,是一名94年的小夥子,回鄉創業,養殖龍蝦。他的歌聲得到了雷遠生、郭達等人的肯定。

此外,活動當天還同時開展#馬郢豐收喜樂會#抖音大賽。活動這天,所有至馬郢社區的人員均可參賽;拍攝的抖音作品必須含有“馬郢、豐收、喜慶”等關鍵詞,將有千元農特優產品獎勵給到場的嘉賓和遊客。目前,我們的工作人員已經在統計相關數據,大獎花落誰家,我們拭目以待。

據介紹,長豐縣楊廟鎮馬郢村通過不斷的發展,從一個貧困村轉變為一個讓村民創業致富、讓遊客流連忘返的美好鄉村。越來越多的有品牌有實力的企業落地馬郢,越來越多的村民找到了創業的激情和動力。通過不斷的摸索,楊廟馬郢逐步形成“黨建引領,政府主導、旅遊驅動、文化興村、公益助力”的特有發展模式,未來的楊廟馬郢正在以一馬當先的勇氣,以馬不停蹄的堅持,以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村為目標,以擁有夢想,用心做事為核心理念,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夢想之村。

江淮小記者

緊急學習拜月禮現場配合演一場大戲

活動當天,傳統的拜月禮讓所有觀眾眼前一亮。其實,拜月禮更是有我們江淮小記者的功勞。據悉,在篝火晚會開場之前,江淮小記者在舞臺後方緊急排練了1個多小時,初步掌握了大致的流程,並對祭月——奉香——祭酒——獻饌——拜月——從獻——飲福受胙整個流程學習的有模有樣。

不要看拜月禮就那麼幾個步驟,想要有條不紊得開展,確實也有些困難。我們小記者們現場沐浴更衣後,穿上漢服、淨化心靈、通過拜月禮來啟迪身心,學習傳統文化。

在拜月禮開始時,小記者們身穿漢服,站在主祭者身後,配合整個流程,以端莊優雅的動作,完成了整個拜月大禮。“真的很觸動,我都不知道有這麼多步驟,也是學習了很多東西。”一名小記者在事後介紹,這次學習也讓他大開眼界,以後生活中,遇到中秋節,他想要在自家院子裡開展這樣的拜月禮,並邀請同學、好友參與進來,一起慶祝每一年的中秋節。

指定地點摸秋小記者摸到大南瓜

當天下午,我們的小記者們抵達楊廟馬郢後就興致勃勃的開展了“摸秋”活動。他們從村長家集體出發,到指定的“摸秋”點開動智慧和腦筋,在它們藏匿的地點摸秋。

“哇,這裡有一個大南瓜,真開心。”一名小記者興奮地從米缸裡抱出一個大南瓜。其他的小記者正緊急蒐集著...很快,又一名小記者興沖沖抱出一個大冬瓜,這個冬瓜比小記者還要重,不得已他邀請其他小記者加入進來,只見3個人抬出一個大“戰利品”。

小朋友摸秋,健康…活動這天,我們在馬郢農家樂院內和摸秋場地現場開展摸秋活動,躲藏在田間地頭的南瓜、紅薯、玉米、冬瓜…一個個被小記者們找到。此外,在“馬郢鄉村集市”附近,也有小記者們趕過去,希望在那裡找到一些收穫。

最後,在場的觀眾和嘉賓們一起加入到篝火晚會,舞起來,篝火邊圍成的圓圈預示著花好月圓,豐收喜樂會圓滿成功。2018年的首個豐收節,大家歡慶在楊廟、歡慶在馬郢,安徽楊廟首屆豐收喜樂會順利落下帷幕。

晨報記者 王剛/文 卓旻/攝

百強大縣慶豐收|安徽楊廟鎮成功舉辦首屆豐收喜樂會

主圖:安徽楊廟首屆豐收喜樂會主會場

百強大縣慶豐收|安徽楊廟鎮成功舉辦首屆豐收喜樂會

轉村頭隊伍從楊廟鎮政府出發

百強大縣慶豐收|安徽楊廟鎮成功舉辦首屆豐收喜樂會

轉村頭之舞龍舞獅在走街串巷

百強大縣慶豐收|安徽楊廟鎮成功舉辦首屆豐收喜樂會

楊廟鎮黨委書記王世德宣佈豐收喜樂會正式啟動

百強大縣慶豐收|安徽楊廟鎮成功舉辦首屆豐收喜樂會

市民在馬郢鄉村集市大采購

百強大縣慶豐收|安徽楊廟鎮成功舉辦首屆豐收喜樂會

市民在馬郢鄉村集市品嚐農特產品

百強大縣慶豐收|安徽楊廟鎮成功舉辦首屆豐收喜樂會

江淮小記者學習拜月禮

百強大縣慶豐收|安徽楊廟鎮成功舉辦首屆豐收喜樂會

馬郢社區黨總支書記孫銳敲鼓點篝火

百強大縣慶豐收|安徽楊廟鎮成功舉辦首屆豐收喜樂會

安徽楊廟首屆豐收喜樂會之拜月儀式

百強大縣慶豐收|安徽楊廟鎮成功舉辦首屆豐收喜樂會

舞篝火環節的傳統節目

百強大縣慶豐收|安徽楊廟鎮成功舉辦首屆豐收喜樂會

舞篝火環節的魔術表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