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不好過?分享幾個實用的賺錢思路

本文作者系挖財錢堂社區達人:八寶畫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前幾天,媒體公佈了2018年的畢業生起薪:

本科生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平均起薪5292元,其他二線城市(各地省會)平均起薪4489元。我查了下17年的數據,發現本科生起薪幾乎沒漲,而碩士生的起薪竟然還少了500元。

日子不好過?分享幾個實用的賺錢思路

大家削尖腦袋想進的金融圈也日子不好過。前幾天,金融圈爆出大新聞,平安資管被一鍋端了。

日子不好過?分享幾個實用的賺錢思路

中信建投去年的獎金,一直延遲到8月份,金額是15年的打折再打折。

上個月,我還在水木看到一個帖子,一位投行的同仁說,工資一下子降了3000元,本來房子就買在了最高位,現在一降薪,房貸都供不上了。

日子不好過?分享幾個實用的賺錢思路

我一個做HR的朋友說(很有名的互聯網公司),明年的招工計劃還會縮減名額。

國內資產市場這氣氛,真的是有點冷了。想想看,我們今年遇到的問題真的有點多:

P2P行業的暴雷潮,A股今年跌跌不休,房市也是冰封狀態;

中美毛衣戰,人民幣持續貶值,小企業生存愈發艱難;

居民槓桿率持續走高(個人貸款增加);

生育意願降低,人口紅利即將殆盡。

大家的信心都跌到了谷底。

怪不得某證券首席都在感慨:“我反正老了,也財務自由了,靜觀其變吧。但30歲以下的年輕人最可憐,如果政策走錯了路,這輩子可以洗洗睡了。”

這句話一度刷爆朋友圈。

但真有那麼悲觀嗎?

最近剛好出了本理財的書,出版社問我能不能寫篇文章,講講現在經濟形勢這麼不好,還能投資點什麼?

為什麼不好呢?

難道就這麼幹巴巴地持有現金嗎?

01

說具體做法前,我想先聊聊大環境。

知道我們現在處在什麼位置,才能更好地指導我們未來應該如何做?

其實,現在的市場這麼冷清,跟“鷹派”政策不無關係。經常看新聞的朋友都知道,“鷹派”簡單理解就是“強監管”。

比如,這些主張就是鷹派:

收緊銀根;嚴格監管;提高門檻;拒絕救濟。

看著挺眼花的,我舉幾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最近,我一個學員今年買了一套房。因為每個月的錢結餘不多,他也不想手裡完全沒錢理財,於是我建議他考慮下銀行消費貸。除了房貸外,銀行消費貸的利率也是偏低的。結果學員說銀行給她的貸款利率都上浮到7%~10%了。原本想要借錢來投資的朋友,看到現在利率那麼高,有點嚇人啊,就放棄了。

一些習慣信用卡分期消費的,我用IRR給她們算了一筆帳,高達18%的利息,他們也慌了。

中小企業就更加難了。我身邊一些做企業的朋友,賺100萬利潤才1萬元,實在是太慘了;而且很多中小企主原本還能從P2P平臺借到錢;但經過這次暴雷,P2P平臺也不好借錢了。沒有流動資金,怎麼發展企業?怎麼度過難關?

我們的一些投資者也很苦惱,炒股的已經不敢打開賬戶了,誰知道A股的底在哪裡呢?目前市場行情也的確低迷,我身邊的機構朋友都處於旅遊喝茶無聊狀態。

金融市場行情不好,所有的人消費意願都降低了。為什麼最近有暫時消費降級的現象,就是這個原因。

那麼,“鷹派”政策是故意和我們老百姓過不去嗎?

當然不是的。我們經歷的這些痛是因為要擠出經濟體系中的惡性泡沫。

很多人很悲觀,短期我能理解,但長期大可不必。現在,中國經濟的確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有一點我們無需擔心——作為一個擁有82萬億經濟總量,13億人口的超級大國,中國的經濟韌性要遠超我們想象。縱觀中國40年改革開放和歷程,每一次這樣的危機和困難之後,隨之而來的是改革和機遇。

這個階段反而是我們抓緊學習、積極佈局市場,開始投資的好時機。

我們要做的是:抓住機遇,不要讓自己成為改革的代價。

02

大而空的話題就不說了,聊兩個我覺得目前最重要的點。

首先,手裡要握有現金

企業形勢不好,會傳導到個人,現階段想換工作的朋友建議還是謹慎一些,起碼先找好下家再辭職。大學生們,應聘也要早作準備,多開點實習經歷,簡歷刷好看點。

弱市的生存法則是多看少動。

想投資的朋友,也不必急著馬上投出去,無論是實體還是金融行業。

我建議大家多準備一點現金。這筆錢你可以用來應對疾病、失業等風險,讓自己更安心;也可以用來做投資,以免錯過機會。

但手裡握著現金,並不真的讓大家就把錢幹放著。

目前來看,貨幣基金因為其風險低、能隨時支取,能起到替代現金的作用。

說到貨幣基金,我們最熟悉的阿里餘額寶就是貨幣基金,實際上市面上還有很多不錯的貨幣基金,收益率更高,也同樣安全。

日子不好過?分享幾個實用的賺錢思路

比如我持有的某貨基收益率是4.29%,而餘額寶現在才3.46%。

最近我辦了免費的信用卡分期買了蘋果手機。本該花出去的錢,我就放在了這隻貨基裡面。簡單算一算,一年下來,也能額外賺到500多塊錢。

真正的理財,它滲透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

其次,積極佈局基金定投

有媒體總結出A股見底九大信號,其中就包括券商經營慘淡、多家券商降薪應對、券商裁員傳聞不斷等。

是不是底我不知道。即使我認識的再牛的炒股高手,也預測不了市場。

但我知道,最好的交易絕對不是人氣最旺的追高交易,而是價格足夠便宜的好東西被你撿到了。

15年我贖回了大部分盈利的基金,最高收益率達200%+;16年我開始重新新一輪的基金定投,同時鼓勵身邊的朋友用基金定投的方式解套。這一部分人到17年,堅持下來的不僅解套而且盈利了。

但最近,我發現學習群裡,討論股市、討論基金的聲音越來越小的;取而代之的,是對口紅和美食的討論。

我能理解,趨利避害、追漲殺跌是人的本性。股市漲到5000點,大家看到6000點,前赴後繼入市,根本無所畏懼。股市跌到3000點,大家看到卻是無底黑洞,彷彿世界末日來臨。

但其實,如果你站高一點看,萬事萬物都有周期,跌多了自然就漲了。

日子不好過?分享幾個實用的賺錢思路

雖然基金定投的門檻是100元起,但我現在每個月定投資金已經到了15000元。我今年加大了定投金額,還多加了一隻創業板基金。我對自己的投資策略有十足的信心和耐心。

基金定投的本質就是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現在經濟形勢不好,正是佈局基金定投的好時候,曾經的我在13年做過同樣的事情,獲得了人生第一個100萬。現在,這樣的機會再一次到來。

掌握基金定投,我們普通人也能像股神一樣穩穩賺錢。

最後,買房的朋友再等一等。

房子一直以來都是大家最感興趣的資產,我也說一說。

14年房市蕭條,優惠政策剛出來的時候,我就一直鼓勵購房者,尤其是剛需購房者買買買,不要猶豫。但大家總是買漲不買跌,一直到15年春節後一線城市房價引爆全國,這個時候很多人都來問我能不能買,我當時的回答還是買。

17年後,關於房子我開始默不作聲。因為在國內做研究,短期拼的還是對政策的理解,尤其是房子。

★ 既然政府說,房子是拿來住,那就一定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至少未來5年內,都不可能出現2016年這樣的全面房價暴漲的機會了。過去10年只要你買房就是人生贏家,但現在不一樣了!

★ 如果剛需者想要買房,那麼我建議優先考慮北上廣這類一城市,以及像杭州、西安、成都、重慶、長沙、武漢、鄭州、合肥、濟南等這些強二線城市。畢竟房價短期看政策,長期還是看人口。

★ 如果你是剛需,那麼只有在經濟承受範圍內,什麼時候買都是可以的;如果你要找一個最好的買房時機,那麼你要等。最好的買房時機,絕對不是政府堅定抑制房價的時候。

03

我們知道春夏秋冬這個週期的必然規律,知道最冷的冬天到來,意味著春天馬上要來臨。

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理解經濟有周期、股市有周期?

你說這一次不一樣,的確問題也許更多一點。但牛市總會來,它只會越來越近,不會越來越遠。

“鷹派”並不是和大家的“錢袋子”過不去。

所有整頓,是為了更好的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