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要警惕:這6種飲食習慣會引起血糖不穩!

糖友要警惕:这6种饮食习惯会引起血糖不稳!

控制飲食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要做的第一步,但是糖友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會遇到一些會導致血糖控制不穩的情況,比如以下這6種飲食習慣,糖友們應該儘量避免。

糖友要警惕:这6种饮食习惯会引起血糖不稳!

1、猛吃夜宵

因為工作或其他原因,有些糖友晚上會經常加班,晚上睡得晚,吃夜宵也就成了常事,這就會導致血糖一直控制不好。有這種情況的糖友要注意:

1

首先,吃夜宵的時間,應儘可能放在晚餐後2~3小時,或睡前的1~2小時比較合適,避免吃完就倒頭睡覺;

2

第二,必須明白夜宵只是加餐,不能當正餐吃,也就是說吃一點就行,比如可以吃2片蘇打餅乾,或喝1杯100毫升左右的無糖酸奶,或吃1根黃瓜、1個大的西紅柿等。

夜宵吃多了會影響第二天的空腹血糖,而且不利於消化、睡眠。

糖友要警惕:这6种饮食习惯会引起血糖不稳!

2、外出就餐

糖尿病患者控制飲食在家一般可以做到,外出就餐真的很難,為了避免血糖過高,就餐前對於吃什麼、吃多少,要做到心中有數,應儘可能保持平常已經養成的良好飲食習慣,千萬不可放鬆。

1

進餐過程中可以多吃蔬菜,特別是綠色蔬菜,而紅燒肉、油燜大蝦、獅子頭這類高脂肪、高熱量的菜“淺嘗輒止”就好;

2

對於各種各樣好吃的主食,例如各種油酥點心,往往是高油高熱量食品,更要小心,絕不能貪吃;

3

點湯的時候,不要選澱粉多的稠湯,以免增加糖的攝入;

4

如果非要喝點酒的話,可以飲用少量紅酒,注意不要空腹飲酒;

5

還有就是外出就餐也一定不要忘了按時用藥。

糖友要警惕:这6种饮食习惯会引起血糖不稳!

3、多吃少餐

有些糖友因為工作等原因,可能會一天只吃兩頓飯,但每頓飯都會吃很多,這樣就會導致餐後血糖一直控制不好,有時還會出現大汗、哆嗦、極度飢餓等低血糖症狀。

其實,作為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是必須做到的,最理想的是上午、下午各加一點餐,當然熱量要從正餐中除去。少食多餐既可以避免因每餐進食過多食物,加重胰島的負擔而出現血糖過高,同時又可避免因進食間隔時間過長而出現餐前低血糖。

糖友要警惕:这6种饮食习惯会引起血糖不稳!

4、先飯後菜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吃飯要控制量,但對於進食的順序往往不太在意。有的人一頓飯幾乎全是主食,比如一碗麵就頂一頓飯;有的上來先吃饅頭、米飯,再吃菜,結果主食吃得多,菜相對吃得就少,容易造成餐後血糖偏高。

所以,糖友吃飯除了避免主食過多,導致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還應該注意進食的順序,建議先吃菜再吃飯,對控制餐後血糖很有幫助。

飲食中,蔬菜尤其是綠色蔬菜是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吃的食物,其熱量較低,對血糖影響小;而且蔬菜中含有較多膳食纖維,可以延長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時間,進而避免餐後血糖急劇飆升。

糖友要警惕:这6种饮食习惯会引起血糖不稳!

5、大號餐具

很多北方人喜歡大盤子大碗盛飯盛菜,不喜歡小碟小碗吃飯,覺得那樣“小家子氣”。其實,糖尿病患者應該摒棄這種習慣,要想控制飲食,首先要把家裡的大號餐具改成小號的。

用大碗吃飯,通常盛得比較多,有時人已經吃飽了,看到剩下的覺得浪費,索性一努力都吃了,不知不覺就吃多了,這樣非常不利於控制血糖。飯吃得多,人容易長胖,人變胖會導致血糖越來越難控制。所以,糖尿病患者吃飯儘量要用體積小的碗,哪怕不夠吃再去盛點都行,這樣就能隨時提醒自己少吃點。一般來說,糖友只吃七八成飽最好。

糖友要警惕:这6种饮食习惯会引起血糖不稳!

6、狼吞虎嚥

中國人吃飯講究“細嚼慢嚥”,這是很有道理的,尤其對於糖尿病患者更是適合,切忌“狼吞虎嚥”。可是,道理雖然明白,有的糖友平時工作一忙起來,吃飯就像打仗,爭分奪秒,把醫生的囑咐拋到了九霄雲外。

吃飯過快,一方面會讓人不自覺地比平時多吃,不利於總熱量的控制;另外就是食物迅速進入胃腸道,既不利於營養物質的充分吸收,還會引起血糖快速上升。所以,飯菜要小口小口地吃,充分咀嚼後下咽,絕不能圖快。

糖尿病患者對於飲食應該比一般人更加需要重視,對於以上介紹的這些注意事項,一定要注意避免。

糖友要警惕:这6种饮食习惯会引起血糖不稳!

多學一點,血糖會更好:

糖友要警惕:这6种饮食习惯会引起血糖不稳!

本文若干圖片取自網絡,如有版權問題,

請第一時間聯繫我們撤掉,謝謝!

地址:北京·豐臺·光彩路中段·石榴園南里15號。(地鐵10號線石榴莊C口斜對面)

微信:bjrjtnb | 電話:010-882299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