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曾說中國年輕人的焦慮很大是太急著買房子,你認可他的說法嗎?

霸都特別冷


講一個故事:

《晉書·惠帝紀》:帝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矇蔽皆此類也


在百姓都要餓死的情況下,晉惠帝說:怎麼不喝肉粥呢?

晉書是中國正史,不是野史,都已經荒唐至此。


馮侖自從1984年開始工作,就在中央黨校,中宣部,國家體委之類的位高權重的地方任職,91年創立萬通集團,就成了老闆,也就是說這個馮侖從年輕的時候就從沒受過哪怕一天的苦,沒有過一天老百姓的日子,真正老百姓是什麼樣的,老百姓怎麼幹活的,老百姓如何辛辛苦苦湊錢買房子的,老百姓如何辛辛苦苦起早貪黑的供孩子讀書的,馮侖一概不知。


年輕人的焦慮根本不是房價本身的問題,而是“持續不斷上漲的房價”的問題,而且是“大幅度持續不斷上漲”的房價問題,這個要如何切解呢?以我所居住的武漢市來說,2010年,我所居住的房子房價不過6900,而今天,漲到了2萬3,看看吧,不過過去了八年,房價上漲了多少倍?

無論年輕人如何的辛苦就業,辛苦的工作,辛苦的創業,如何才能抵消如此高的房價上漲呢?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不是年輕人“太焦慮”,而是現實逼著年輕人不得不焦慮,年輕人也想舒舒服服的過完一輩子,年輕人也想輕輕鬆鬆的工作,但是做不到啊馮侖先生,這不是年輕人的錯。


然而這些困擾著普通年輕人,縈繞在年輕人頭上的枷鎖,是馮侖先生所感受不到的,畢竟,馮侖是大富豪,他可以輕輕鬆鬆甚至連貸款都不用的買下別墅,年輕人的痛苦他又怎麼能感知呢?他從未做過一天的老百姓,他從未真正體驗過老百姓的痛苦,和他談這個有什麼意義呢?


晉惠帝說:老百姓真蠢,沒有沒米飯吃,為怎麼不去吃肉粥呢?

馮侖說:中國年輕人的焦慮很大是太急著買房子,怎麼不晚點買呢?


是啊,晚點買,那就更買不起了啊,馮侖先生!


李建秋的世界


馮侖是萬通集團董事長,畢業於西北大學。最早潘石屹就是跟著馮侖在海南闖蕩的。我個人非常欣賞馮侖的做人做事之道,曾向身邊的人推薦過他的書《行在寬處》,再來看馮侖說的這句原話以及引用的數據:

“中國平均買房年齡是27歲,英美是35歲,德國日本最高是41歲,中國年輕人目前買房的焦慮很大來源於購房太著急,20多歲就想做一件與自己收入能力不太匹配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你做了買房的決定,是你這個年齡本來就承受不住的。”

馮侖先生分別引用了英美、德國、日本的買房平均年齡,來對比中國人買房的平均年齡,從而得出結論是中國人在過於年輕時選擇買房,過早承擔房款壓力,從而產生焦慮。

這句話我認可嗎?

回答:認可,也不認可!

為何會如此回答!因為這是一個對比性問題,將對比的參照物做了更換就會得出不同結論。

就拿馮侖先生舉例的英美、德國、日本等國家來做對比,那麼中國的年輕人的確過早的承擔了房款壓力,產生了焦慮。

但我們每個人是生活在中國還是生活在英美、德國和日本呢?我們身邊的人是早早買房的中國人,還是遲遲不買房的英國人美國人德國人日本人呢?

我們都懂得順勢而為這四個字的含義,我們生活在當今的中國,我們就得尊重中國的國情。中國在住房方面的國情是什麼?那就是結婚要有婚房,孩子教育要有學區房,只要你是在中國的城市裡生活,這些就是你逃避不了的問題。

在中國城市裡生活,求學,工作,結婚,買房,生子,教育,這就是城市居民的生活生態鏈。

我很奇怪,我們生活在中國,生活在中國的城市裡,身邊全是中國人,我們每天都在跟永遠中國生活習慣的中國人在打交道,我們為何非要把眼光聚集在國外人的生活方式上?

我們的國情與國外不同,我們國家的福利制度與國外不同,我們國家的生活習慣與國外不同,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不相同,為何偏偏要拿國外的數據來跟中國作對比?

英國的人口只有不到7000萬人,德國人口8000多萬人,還不如中國一個省份的人口多;美國的人口3億多人,相當於中國兩三個省市的人口;這個數量級的人口基礎能夠影響13億人口?很可笑!在我看來,英國、德國這樣的國家就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省,一個省的生活習慣能夠說明整個國家嗎?就是到現在我國的南方北方因為豆腐腦吃甜的還是鹹的都無法統一意見,一個其他國家的購房人群年齡有什麼可參考的價值?

早在10年前成都的機動車保有量就位居全國前列,我生活在西安,距離成都不遠。我會因為成都人都買了汽車我也去選擇買車而不買房嗎?並沒有!所有其他地區的任何數據對於你所在地區來說只能當做參考,不能起決定作用。

你生活在哪裡,你周圍的人是如何選擇的,這是你應該參考的,而其他地區的人不會因為你選擇了與他們同樣的選擇而給你鼓掌,為你喝彩,或者為你負什麼責任。

舉個例子,你生活在西安,你35歲,你沒有房子,你從小到大身邊的同學、同事甚至前女友都買了房子,都已經結婚,都有了孩子,孩子都上了小學。而你這個時候說:我學習英美、德國和日本,我要在40歲左右在買房。你如果選擇獨身我沒任何可說的,你如果選擇了婚姻和孩子,那麼請問你娶老婆就是為了讓她每天受家人、親戚、朋友、閨蜜、同事的背後譏諷和嘲笑嗎?你生孩子就是為了讓他不接受正規的教育嗎?如果是,那麼只能送你兩個字:自私。

用自己的價值觀去欺辱那些真正愛你願意跟你走完一生人的人生。


西一安鮮


最近我表哥家在買房子,看到這段時間他們的生活狀態我覺得有必要說一下。

扯淡了吧!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是正常的嗎?我們是很焦慮,還不是那似乎永遠看不到頂的房價在作祟。

人口壓力

中國的國情能和歐美國家比嗎?在我國,城鎮化進程還在持續當中,吸納八億多農村居民入城安家,這麼大的房地產缺口似乎是一個神話。但就是這種狀況下造就了中國的房地產神話。

謎一樣的房價

就在我表哥所在的城市,從三個月前開始看房,這個地區三個月的二手房價從八千多一口氣漲到了一萬五。新房的開盤價也在一萬七以上。看的我真的是心驚肉跳。

傳統觀念裡房子是什麼,是一個家庭的安家立業立身之本,換句話說,你沒房子,你的後背就沒有可以依靠的的東西。

再者說,中國人有可能將買房置業年齡延遲到三十五歲以後嗎?家庭的壓力,孩子讀書上學的問題,房價持續上漲讓我們持續的浮躁。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全款購房的人很少。大多數人都要背上高額的房貸,至少20年壓的你喘不過氣來。銀行每個月的還款讓你從此過上病都不敢生的日子。精打細算,財米油鹽。

馮侖他說這樣的話是因為他沒這個壓力了,房子在他眼裡已經不再是問題。貧窮的工薪階層還沒這個底氣。


面對承受不住的房價,我們該何去何從


九度月光


現在年輕人是很想買房,越早越好,這是因為房價太高了,而且越來越高,不買就買不起了。現在有句話說的好,叫打工十年不如買套房,這已經能夠說明問題了。急著買房也是現實需要,有房就安定了,解決了一件家庭大事,當然壓力是有的。


fanbingwen


美國年輕人吃吃喝喝,到41歲就能全款買房買車,工資夠還信用卡,一家四口快快樂樂。中國年輕人不吃不喝,到41歲,連首付都得東拼西湊,工資根本不夠還貸款,還沒有女人願意嫁給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