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作文素材在作文首、中、尾三段不同位置的運用方法解析

同一作文素材在作文首、中、尾三段不同位置的運用方法解析

示例一:素材在首中尾段中的運用

(首段)錢,固然重要,它代表著財富,它代表著價值。但是,在何剛心中,文物比錢更重。現實告訴我們,閃光的人格同樣金燦燦。

(中間段)敬人者,人恆敬之。同樣,敬物者,人必敬之。故宮心中為什麼有何剛?因為“他”敬重文物的價值,讓文物歸於應該到的地方,讓文物填補了故宮博物院藏品的空白。也正因如此,作為普普通通的一位農民,“他”受到了不同一般的尊重,得到了故宮史上對一個普通農民的最高禮遇——“他”的名字被鐫刻在故宮博物院專門為捐獻者設立的“景仁榜”上。

(尾段)敬人者,人敬之;敬物者,人同樣敬之。魯迅俯下大家的身子敬重青年的故事,何剛挺直農民的腰桿貢獻無價文物的事蹟,閃耀的不僅是人格的光輝,更是金燦燦的人格價值。

示例二:素材在主體部分不同層次中的運用

(中心論點)成功源自鍥而不捨的奮鬥

(層次一)成功,在於奮鬥。為了有朝一日實現自己的夢想,恩波俱樂部的學員苦練格鬥。在13歲時,蘇木達爾基就來到俱樂部,為了站上終極格鬥冠軍賽UFC的舞臺,他整整苦練了10年,才在“武林風”團隊打造的綜合格鬥賽事“武林籠中對”中奪得蠅量級金腰帶。試想,如果沒有他如此艱辛的奮鬥,哪來他目前的成功?可以說,沒有奮鬥,就不可能實現夢想,就不可能走向成功。

(層次二)奮鬥,在於不捨。為了實現自己內心的夢想,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繼續著對格鬥運動的不捨。儘管格鬥運動極為殘酷,但是蘇木達爾基用10年時間成就了自己的夢想。喜歡上格鬥的阿吾和蘇木達爾基一樣也有自己心中的矢志不移。他年紀雖小,卻不怕訓練的艱辛,面對可能遣送回老家的無奈,內心對格鬥的追求依舊堅定,堅持刻苦訓練,最終留在俱樂部,堅守著自己的夢想。

所以,我們要堅信:永不捨棄,永不放棄,矢志不移,則滴水穿石。

實驗報告

不同體式的文章,運用素材的方式不同。在小小說中,素材中的人或事,可以提煉為故事中人或事的原型。在記敘文中,素材中的人或事,可紀實,可加工,為表現人物精神服務。同樣,在議論文中,在文章不同位置中的素材,其處理或運用的方式不同。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在文章不同位置上運用同一素材,也可以用多則素材在不同的位置上來論證同一觀點;尤其是議論文的主體部分,運用同一素材,還要注意層次安排和每一層內“述”“析”“議”之間的關係處理。

一、同一或不同素材在不同位置上的運用方法

用同一則素材在不同的位置論證同一觀點,說到底就是按位用材,用素材把需要彰顯的文章各部分的作用彰顯出來,為論證中心論點服務。眾所周知,議論文好的開頭亮人耳目、引人入勝,是高考作文成功的一半。好的主體部分結構分明、層次清晰、論證嚴密,其最基本的思路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即“引論——本論——結論”;最常用的結構為並列式、層進式和對照式;一般可選用的變式結構有總分總、總分、分總、起承轉合等。議論文好的結尾或首尾呼應,嚴謹圓合;或戛然有聲,給人遐想。正因如此,開頭喻鳳頭,須美麗、精彩而充滿吸引力;中間喻豬肚,不但能使得觀點與材料水乳交融,合為一體,嚴密有力,而且會使得論據更為充分,內容更為充實,論述說服力更強;而結尾喻豹尾,須簡潔、幹練而有力。

像示例一中,在首段之中用何剛的素材,就要讓這一素材起到亮人耳目、引人入勝的作用。作者一起筆就展開議論——“錢,固然重要,它代表著財富,它代表著價值”;接著筆鋒一轉,引出何剛,並切中何剛的事蹟融事於議——“但是,在何剛心中,文物比錢更重”;之後順勢提出觀點——“現實告訴我們,閃光的人格同樣金燦燦”。開篇僅僅3句,就運用了“起”“轉”“合”手法,給人耳目一新的同時,又有跌宕之勢,起到了吸引人的作用。

在中間段落,作者先用魯迅先生敬重有志青年的事例論證“敬人者,人恆敬之”的人格價值,接著用何剛敬“物”(敬重文物)的素材,論證“敬物者,人恆敬之”的人格價值。中間段落層次分明,結構清晰,論據充分,內容充實,論證有力而嚴密,所運用素材不但在結構上與首段形成了前後呼應之勢,而且恰如其分地論證了分論點,支撐了中心論點。

在尾段,作者先對主體部分進行概括,“敬人者,人敬之;敬物者,人同樣敬之”,接下來概要事例——“魯迅俯下大家的身子敬重青年的故事,何剛挺直農民的腰桿貢獻無價文物的事蹟”,最後再申論點——“閃耀的不僅是人格的光輝,更是金燦燦的人格價值”。在結構上,圓合了首尾,嚴謹了結構;在論證上,簡潔、幹練、有力地再一次亮明瞭看法。

當然,用不同的多則素材從不同的角度或層次來論證同一觀點,比較常規。只要我們把握了同一素材在文章不同位置中的運用方法,也就能夠運用不同素材在不同位置恰切地論證同一觀點。為此,這裡不再贅述。

二、素材在主體部分不同層次中的運用透析

為了從首段、中間段、尾段中全視覺給考生一個連貫性的展示,我們示例、分析了同一素材在不同位置上的運用方法。但是,議論文主體部分更需要從細處打造,下面,結合示例二,我們從內部層次的安排和每一層次中述、析、議之間關係的處理兩個方面,對具體寫法進行聚焦,以透視寫法。

在議論文主體部分內部層次的安排上,一般有並列式、層進式、比照式三種結構方式。像示例二採用的是層進式結構方式,層次一、二中的首句為該層的中心句,也是文章的分論點。分論點一“成功,在於奮鬥”和分論點二“奮鬥,在於不捨”之間是層進關係,用來一起支撐中心論點“成功源自鍥而不捨的奮鬥”。

在每一層內,論述分論點時,還要注意“述”“析”“議”三者之間的關係。三者之中,“述”是基礎,是“析”和“議”的前提;“析”是“粘合劑”,把“述”和“議”彼此相合;“議”是點出關鍵所在,直指中心論點。像示例二中,層次一“在13歲時,蘇木達爾基就來到俱樂部,為了站上終極格鬥冠軍賽UFC的舞臺,他整整苦練了10年,才在‘武林風’團隊打造的綜合格鬥賽事‘武林籠中對’中奪得蠅量級金腰帶”,“述”中有“析”,“述”的是蘇木達爾基13歲開始奮鬥自己冠軍夢的事,“析”的是“成功,在於奮鬥”的道理。“沒有奮鬥,就不可能實現夢想,就不可能走向成功”,在“述”“析”的基礎上“議”,鮮明點出觀點,為論證論點服務。層次二“儘管格鬥運動極為殘酷,但是蘇木達爾基用10年時間成就了自己的夢想。喜歡上格鬥的阿吾和蘇木達爾基一樣也有自己心中的矢志不移。他年紀雖小,卻不怕訓練的艱辛,面對可能遣送回老家的無奈,對格鬥的追求依舊堅定,堅持刻苦訓練,最終留在俱樂部,堅守著自己的夢想”,一邊“述”事,一邊“析”理,兩個示例互為依託,展示出論點“奮鬥,在於不捨”的中心內涵。“所以,我們要堅信:永不捨棄,永不放棄,矢志不移,則滴水穿石”,水到渠成之後,進行歸納,點出觀點。

總之,素材在議論文中所處的位置不同,我們處理它的方法就應有所不同。掌握了以上方法,無論在文章中用一則素材還是多則素材,都能讓我們的構思更清晰,讓文章的層次更分明、結構更嚴謹、中心更鮮明,論證更有力。

— END —

來源 | 《語文報·高考版》

同一作文素材在作文首、中、尾三段不同位置的運用方法解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