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混配知識與5個特效配方推薦

農藥混配知識與5個特效配方推薦

在病蟲害防治中,單劑逐漸淡出歷史的舞臺,為增加防效達到兼治的效果,農藥的混用得到推廣和應用。

農藥的合理混用,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延緩病蟲產生抗藥性,提高防治效果,減少用藥量,防治不同病蟲的農藥混用還可以減少施藥次數,從而降低勞動成本。

農藥混配知識與5個特效配方推薦

農藥混配要遵循以下原則

1、不破壞物理性狀:混合後,能保證正常藥效或增效,保持原有的物理性狀,以免出現乳化性、懸浮率降低、分層、絮結、沉澱、有效成分結晶析出等現象。

2、不發生不良化學反應:混合物之間不發生不良化學反應如酸鹼中和、沉澱、水解、鹼解、酸解、鹽析或氧化還原反應等。

3、不發生減少毒性和殘留活性:混合物不會對作物及產品產生毒害作用。農藥混合後,要求不增加毒性,保證對人畜安全,中等毒性農藥與低毒或低殘留的農藥混用,可降低毒性或殘留,減少作物中農藥殘留量。

4、使用方法儘可能一致:混合物中各組分在藥效時間、施用部位及使用對象都較一致,能充分地發揮各自的功效。

5、先小試再推廣:農藥混用前要仔細閱讀說明書,並在混用前先在小範圍內進行可混性試驗,在證明無不良影響時才能混用。

以上幾個原則在混搭時必須合理遵循,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農藥混配知識與5個特效配方推薦

農藥混配三大注意點

一是農藥混配順序要準確。

微肥與農藥等混配的順序通常為:葉面肥、可溼性粉劑、懸浮劑、水劑、乳油依次加入,每加入一種即充分攪拌混勻,然後再加入下一種。

二是先加水後加藥,進行二次稀釋。

農藥混配知識與5個特效配方推薦

農藥的混配,並不是簡簡單單兌在一起就可以了。混配時,可以先在容器中加入大半桶水,加入第一種農藥後混勻;然後,將剩下的農藥用一個容器先進行稀釋,稀釋好後倒入噴霧器中,混勻,以此類推。

三是配藥後立即噴用。

藥液雖然在剛配時沒有反應,但不代表可以隨意久置,否則容易產生緩慢反應,使藥效逐步降低。

另外,在不知道農藥能不能混用時,在不能確定是否可以混配的情況下,儘量不要混配,或者先進行小面積試驗,如果發生反應或者出現分層等現象,就不能進行混配。

農藥混配知識與5個特效配方推薦

注意事項:

兩種農藥的混合使用不能等同於復配好的農藥;本身已經是復配的產品,不建議和其他藥劑混合使用。如果操作失誤,已經出現藥害,就需要進行補救,來減輕危害。

1、出現藥害時間短,及時發現後,需要及時葉面大量噴施清水,沖洗掉殘留的藥液,減輕危害。

2、對於葉面產生的藥害,或者藥害引起的黃化等問題,可以增施肥料,來促進作物的根系發育,增強作物恢復能力。

3、對於受害後的作物。需要中耕鬆土,增強作物自身恢復能力;需要修剪枯枝,減少病菌侵染。

特效配方推薦

農藥混配知識與5個特效配方推薦

1、螺蟲乙酯+噻蟲啉:該配方是防治白粉蝨、煙粉蝨的一把好手。在白粉蝨、煙粉蝨發生始盛期,可用22%螺蟲乙酯+40%噻蟲啉懸浮劑40毫升/畝噴霧,具備獨特的雙向傳導功能,可有效到達植株體各個部位,殺蟲譜廣,兼殺成蟲和若蟲,對粉蝨擊倒速度快,持效期可達8周。

2、螺蟲乙酯+呋蟲胺:該配方被稱為介殼蟲的終結者,在蚧殼蟲若蟲分散轉移期,分泌蠟粉形成介殼之前,可用22.4%螺蟲乙酯懸浮劑+20%呋蟲胺可溶性粒劑4000倍液噴霧,該配方作用速度快,可穿透葉片蠟質層實現滲透層移,並很快達到葉片反面,向上傳導,可達到正打反死,殺蟲徹底的效果,有效降低害蟲基數,持效期4周左右。

農藥混配知識與5個特效配方推薦

3、氟啶蟲胺腈+乙基多殺菌素:防治盲蝽、蝽象、粉蝨、蚧殼蟲、飛蝨、某些木蝨、薊馬等多種刺吸式害蟲有特效,藥後4小時,害蟲死亡率99%。推薦使用濃度為2500倍液,噴霧要均勻周到。

4、乙基多殺菌素+甲氧蟲酰肼:對水稻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有較好防效。在幼蟲1~2齡高峰期2000倍液噴霧施藥,藥後10天防效仍達98.40%。

農藥混配知識與5個特效配方推薦

5、噻蟲嗪懸浮種衣劑+溴氰蟲酰胺懸浮劑:對玉米薊馬、飛蝨、蠐螬等害蟲特效,在玉米、小麥播種前拌種處理,對蠐螬防效可達81.36%。對薊馬防效可達87%,有效期可達50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