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戰爭鬼子打敗毛子,爲何二戰卻被蘇聯按在地上摩擦?

蘇聯主席斯大林命令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指揮150萬蘇聯精銳紅軍跑到東北地區,消滅了日本關東軍總司令山田乙三和總參謀長梅津美治郎指導的百萬關東軍,橫掃滿洲國,戰略意義巨大!

斯大林此舉無疑不是告訴裕仁已經沒有可逃的地方了……

日本的"一億國民玉碎"不是口號,只不過該計劃的基本是要保護好天皇,日本人也料定了美國人不想付出巨大的傷亡來死磕到底。

困獸之鬥往往是最殘酷的,蘇聯人剛打過柏林,即便是壓倒性火力還傷亡了30萬人,而沖繩戰役呢?美軍也以近10萬的傷亡才全殲沖繩守軍,如此看來,蘇聯人是"戰鬥民族"果真名不虛傳,可謂是秒殺彈藥充足的美國大兵?事實真是如此嗎?

日俄戰爭鬼子打敗毛子,為何二戰卻被蘇聯按在地上摩擦?

其實,日俄戰爭中,日本並非擊潰了沙俄,只是趁沙俄沒有動員起來,打了個突襲和時間差罷了……也正是這個勝利,導致了日本國內開始出現經濟危機。

日俄戰爭鬼子打敗毛子,為何二戰卻被蘇聯按在地上摩擦?

美國介入調解中,俄國並未對日本支付任何戰爭賠款,才使得日本認為美國有意和俄國聯手,美國呢?美國想:在沙俄已經開始全面戰爭動員的背景下,是它幫助日本避免了一次大的失敗。

日軍在日俄戰爭擊潰沙俄,為何二戰時會完敗蘇軍?原因其實很簡單!

其實,戰爭不僅是軍事、團戰的較量,更是戰略、意志力的考量,二戰時期,蘇聯領導人不遺餘力全面戰爭動員,凌厲的宣傳攻勢塑鑄造了堅固的精神防線,激發了軍人的鬥志同時,也瓦解了敵軍的士氣。

日俄戰爭鬼子打敗毛子,為何二戰卻被蘇聯按在地上摩擦?

且不論蘇軍在諾門坎戰役面對機械化程度低的日本軍隊遭受的巨大損失,就當時蘇聯戰術的呆板化和無腦衝鋒浪費人命,可謂"陰溝裡翻船"。

日俄戰爭鬼子打敗毛子,為何二戰卻被蘇聯按在地上摩擦?

8月14日,中蘇條約簽訂,次日日本宣佈投降,但在東北戰場上,蘇軍仍發瘋似的進攻,直到關東軍基地被消滅,損失67.7萬人,其中8.3萬人被擊斃,59.4萬人投降,而蘇軍的傷亡僅僅3.2萬,蘇聯不僅贏在了戰略上,尤其是那種不怕死的勁頭,而關東軍則誤判了出兵蘇軍出兵時間,導致慘敗。

綜上所述,蘇軍的參戰,帶著強烈的求勝意味,蘇聯人也知道,一旦開戰,日軍大勢已去,投降的概率極大,因為這是歷史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