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于璜碑

《漢隸珍品《漢故雁門太守鮮于璜碑》,亦稱《鮮于璜碑》,延熹八年(165)十一月立。1973年5月,天津武清縣高村鄉蘭城村農民發現於村東蘇家墳。

鮮于璜碑

碑高2.42米,寬0.81-0.83米,厚0.12米。碑陽字共十六行,滿行三十五字;碑陰字共十五行,滿行二十五字,共827字。此碑新出,文字基本完好,書法亦出自高手,為漢隸中的珍品。現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鮮于璜碑

此碑結字寬扁豐厚,整齊劃一,用筆瘦硬有力,骨肉雄渾,稜角之處方筆森挺,可謂斬釘截鐵,已開北魏切筆之先河,但不失秀俊。歷來把《張遷碑》列為漢隸中多用方筆的代表,及《鮮于璜碑》出土,評者以為更勝《張遷碑》。

鮮于璜碑

碑陰隸書,較碑陽稍大,體勢更為恣肆,大小錯落,於嚴整的章法中帶有自然活潑的逸緻。

鮮于璜碑

《鮮于璜碑》保存完好,字跡較為清晰,結體方形偏扁,略少奇崛變化,總體印象渾厚平實。與《張遷碑》雖有相似之處,但對比之下,此碑雖具大可讚譽的古樸之風,卻未免顯得木納了。這主要由於一味形扁,筆劃粗壯,缺少一些細瘦硬挺的線條從中調節,故而形成平實厚重有餘而險勁奇崛不足。

鮮于璜碑

這種缺憾,在碑陽中甚為突出,而碑陰中不甚明顯,尤其某些字造型是頗具特色的,它們使《鮮于璜碑》的藝術魅力平添幾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