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中東歐發展論壇走進布拉格,探尋新絲路上的中捷共贏之道

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发展论坛走进布拉格,探寻新丝路上的中捷共赢之道

9月25日,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和布拉格新絲綢之路研究會聯合主辦的“智薈中歐2018”第二屆中國•中東歐發展論壇在布拉格具有500多年曆史的布拉格城堡內舉辦,論壇主題為“中捷創新共贏投資對話”。

來自中捷兩國的政府高層、專家學者以及企業家代表出席,就“一帶一路”倡議和“16+1”合作框架下,中捷兩國如何加強合作、實現共贏展開深度對話。論壇吸引了200餘名中捷企業高層參與,其中包括了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EMBA中東歐模塊校友和CEO班的校友。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捷克電視臺等中捷兩國主流媒體出席並報道了此次論壇。

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发展论坛走进布拉格,探寻新丝路上的中捷共赢之道

中歐發揮平臺作用

今年恰逢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建立15週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週年。作為中國與歐盟成功合作的典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一直致力於為中國與歐洲搭建經濟、文化、人才交流發展的橋樑。捷克是“一帶一路”在中東歐的聯結點。在“一帶一路”倡議和“16+1”合作框架下,中捷在多個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此背景下,中國•中東歐發展論壇自2017年華沙站之後走進布拉格,助力中捷兩國以及中國與中東歐之間的合作更上層樓。

論壇得到了中捷兩國政企界的大力支持。捷克總統米洛什•澤曼(Milos Zeman)為論壇提供名譽贊助,中國駐捷克共和國大使張建敏,捷克共和國前副總理兼外長、布拉格新絲綢之路研究會主席揚•科胡特(Jan Kohout),捷克國家銀行行長Jiří Rusnok,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李銘俊教授,副院長兼教務長丁遠教授,中歐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許斌等嘉賓出席。

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发展论坛走进布拉格,探寻新丝路上的中捷共赢之道

學院院長李銘俊教授致歡迎辭

捷克的物流業及資訊科技業非常發達,中捷企業在這些領域保持了密切的合作,此次論壇邀請了來自捷克商會、捷克中小企業協會、華為捷克子公司、德勤捷克子公司、中捷航空航天協會、中遠海運集運(中歐)、ČEZ ESCO、浙江華捷投資和浙江大華技術等公司的高管參加。作為致力於提升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投資合作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中國-中東歐基金”管理公司世福資本高管也應邀出席。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李銘俊教授致歡迎辭。他表示,中歐不僅致力於建成一所世界一流、受人尊敬的商學院,也期待成為中國與歐洲乃至世界之間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平臺。為此中歐做了大量相關的工作,如與中國-中東歐基金聯合成立中東歐經濟研究所,與中東歐16國及相關國家智庫、商學院建立學術交流,推出“全球化中國企業核心人才”特設課程,舉辦一系列歐洲論壇等,相信此次論壇能充分體現中歐的平臺作用。他說,“我們期待本次論壇能進一步搭建起中國與捷克之間商業資源整合的持久而穩固的平臺,能為增進中捷兩國之間的互信合作貢獻力量。

中捷合作是大勢所趨

目前,中捷合作取得了累累碩果:雙向投資快速增長,雙邊貿易保持平穩增長,設施聯通穩步推進,金融合作成效顯著,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在主題演講中,中國駐捷克共和國大使張建敏表示,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逆全球化思潮泛起的今天,全面鞏固中捷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進一步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更好地造福兩國人民,是兩國領導人的殷切期望,也是兩國百姓的共同期待。他說,“接下來,中捷兩國合作將進入換擋加速的新時期。如何找準雙方利益契合點,不斷挖掘出新的合作動能和增長點,這對雙方來說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发展论坛走进布拉格,探寻新丝路上的中捷共赢之道

中國駐捷克共和國大使張建敏發表開幕演講

張建敏大使說,今年11月,中國將在上海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與各國企業家分享中國發展機遇。澤曼總統將率領企業家出席,希望捷克企業利用這一契機,推動更多捷克優質、特色產品對華出口。無論是辦展還是參展,都是在以實際行動擁抱經濟全球化。

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发展论坛走进布拉格,探寻新丝路上的中捷共赢之道

捷克共和國前副總理兼外長、布拉格新絲綢之路研究會主席揚•科胡特(Jan Kohout)發表開幕演講

揚•科胡特表示,我們看到了捷中關係的進步,中東歐國家長期有與中國合作的興趣。捷克的失業率很低,我們希望高質量、高科技領域的捷克公司能夠進入中國市場,捷克同樣歡迎中國的投資,並且雙方甚至可以在技術和研發上合作,對全球進行銷售。今天的論壇討論會給了雙方經貿界互相交流信息的機會。

希望這個論壇能夠成為一箇中東歐合作的品牌論壇,謝謝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搭建的這個平臺和對我們的信任。

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发展论坛走进布拉格,探寻新丝路上的中捷共赢之道

捷克國家銀行行長Jiří Rusnok發表主題演講

捷克國家銀行行長Jiří Rusnok從金融合作的角度,探討了捷中的未來合作前景。他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使捷中兩國建立起了互利共贏的經濟關係,而彼此的金融合作則能鞏固這種關係。據介紹,捷克國家銀行早在2010年就和中國銀監會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進行監管合作和監管信息的共享。2016年,雙方的合作範圍進一步擴大,包含了風險管理方面的合作,並定期舉行會晤。談及捷中的未來合作領域,Jiří Rusnok強調:“中國銀保監會和捷克國家銀行可在聯合監管方面加強合作,從而提高監管效率,預防系統性金融風險,實現共贏。”

中捷合作前景廣闊

論壇上,中歐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許斌系統分析比較了中東歐16國尤其是捷克經濟和中國經濟的異同,捷克從人均收入上來說是一個發達國家,中國則是一箇中等收入國家。中東歐地區的經濟增長收入一直保持了較快的增速。但是,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2017年的GDP總量達到了12.2萬億美元,中東歐16國GDP總量為1.5萬億美元,約為前者的12.3%。16國中經濟規模第二大的捷克,GDP總量約為中國的1.7%。中國與中東歐16國之間的合作,是大經濟體和小經濟體的合作。

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发展论坛走进布拉格,探寻新丝路上的中捷共赢之道

中歐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許斌發表主題演講

許斌教授表示,中捷兩國經濟結構相似,都擁有較高的儲蓄率和投資率,重視國際貿易,備受國際資本的青睞。但同時,捷克的城市化程度、服務貿易佔GDP的比重和政府醫療衛生支出都比中國高,綜合稅率和空氣汙染程度比中國要低。因此,中國可以向捷克學習,更高效地解決醫療衛生、稅負結構優化和環保等方面的問題。

中國已經轉型升級為一個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有很多新經濟模式湧現出來,蘊含著大量的機會。但以目前中捷兩國的貿易數據來看,捷克對華貿易還存在較大逆差,這說明捷克對中國經濟的瞭解還很有限。捷克可更深入地瞭解中國,以發現更多合作機會。他說:“中國和捷克有著非常廣泛的合作前景,中捷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合作,可為中國與中東歐的合作帶來示範效應。”

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发展论坛走进布拉格,探寻新丝路上的中捷共赢之道

圓桌討論一:中捷合作投資實踐

目前,中捷合作碩果累累,產生了很多具有示範作用的實踐。世福資本(歐洲)首席執行官陳進,捷克商會主席Vladimír Dlouhý,德勤捷克董事長Josef Kotrba,中遠海運集運(中歐)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忠明,浙江華捷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鳳德舉行了圓桌討論,就中捷的合作實踐進行了分享。大家都希望中捷合作能夠更加順暢,企業之間能夠互相學習。羅忠明表示,希望捷克對各個層次人才的培養加大力度,捷克政府對前來投資的企業能出臺更多的優惠政策。陳進表示,希望通過投資機構的努力促進中捷經濟又快又好的增長。

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发展论坛走进布拉格,探寻新丝路上的中捷共赢之道

圓桌討論二:中捷合作新領域

未來,中捷兩國還有哪些合作機遇?ČEZ ESCO董事會主席、總經理Kamil Čermák,捷克中小企業協會主席Karel Havlícek,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捷克子公司總經理胡振宇,中捷航空航天協會董事會主席、前捷克共和國外交部長顧問虎彼得(Petr Hýl),以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捷克事業部經理Petr Bašek進行了第二輪圓桌討論,共同探討中捷合作的未來新方向。

嘉賓分別從各自的行業和領域分享了雙方合作的案例,特別是在能源、環保和航空行業都有成功的合作,捷克的特色商品也有機會進入中國市場,雙方合作前景光明。Karel分享了一個捷克企業在中國的創業案例,他表示,中國在創新方面發展很快,對捷克中小企業來說是很好的機會。嘉賓們對兩國的文化差異問題也進行了深入探討,胡振宇表示,中捷人民做事都認真踏實,中國注重效率,捷克更重視做事的思考過程。在雙方充分尊重和理解的背景下,文化差異不會造成溝通的障礙。

10月19日及24日,“智薈中歐2018 | 第四屆歐洲論壇”還將在巴黎與蘇黎世召開,主題分別是“人工智能時代的商業變革”和“智慧醫療重塑未來中瑞健康產業”。

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发展论坛走进布拉格,探寻新丝路上的中捷共赢之道

10月19日與10月24日,“智薈中歐2018 | 第四屆歐洲論壇”將分別於巴黎與蘇黎世盛大啟幕,論壇分別聚焦“人工智能時代的商業變革”和“智慧醫療重塑未來中瑞健康產業”。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報名2018中法投資對話活動。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中法投資對話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