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鯉城」身邊好人吳世傳,善行義舉銘初心

「家在鲤城」身边好人吴世传,善行义举铭初心

「家在鲤城」身边好人吴世传,善行义举铭初心
「家在鲤城」身边好人吴世传,善行义举铭初心

家是國之“基”,千千萬萬個家庭構成了“國家”,而優良家風則譜就國之“魂”。在海絲文化的浸潤下,歷經世代傳承,刺桐古城孕育了一批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家+文化”。鯉城區重磅推出“家在鯉城”欄目,從家出發,講好 “身邊故事”,銘記優秀家訓,傳承良好家風。

【家在鯉城】第一百期

身邊好人吳世傳

善行義舉銘初心

在常泰街道仙塘社區一說起吳世傳,幾乎沒有一個人不認識。今年53歲的吳世傳有很多身份,他是泉州市森隆電訊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是熱心的登山志願者,是仙塘社區裡有名的慈善家、黨員代表、道德模範……也是群眾口中很親切的“傳啊”。

「家在鲤城」身边好人吴世传,善行义举铭初心

吳世傳

13年來,每次登山,吳世傳都會隨身攜帶垃圾袋,志願清理垃圾,他是一個善於堅持的人,捐資助學、關愛孤寡老人也是十幾年如一日地堅持,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將溫暖傳遞給身邊人。

01

清理垃圾13年 守護綠水青山

2005年2月16日,吳世傳按照平時的習慣去登紫帽山,或許是因為當時正值春節假期,登山人數比往常多,垃圾變得格外顯眼、隨處可見。一向愛整潔的他毫不猶豫,俯下身子徒手撿垃圾。

從此刻起,他這一撿就堅持了13年。由於山上沿途沒有設置垃圾桶,每次登山隨身攜帶垃圾袋就成了吳世傳的習慣。13年來,除了出差和颳風下雨,他每天中午都堅持登山,在鍛鍊身體的同時做起了環境保護志願者。

後來,他發現路徑兩側雜草叢生,影響群眾登山,於是他自費3000元添置1臺割草機,每年2次他都帶上沉重的割草機沿山路割除雜草,特別是天氣炎熱的夏天,他頭戴斗笠、滿頭大汗地割草。有時路過的外地遊客以為他是環衛工人,會停下來問:“老同志,你割草這麼辛苦,一個月的工資一定很高吧?”吳世傳總是笑了笑,望著山頂回答說:“很高!”

「家在鲤城」身边好人吴世传,善行义举铭初心
「家在鲤城」身边好人吴世传,善行义举铭初心「家在鲤城」身边好人吴世传,善行义举铭初心

割草中的吳世傳

過往的遊客怎能想到吳世傳其實是一家大企業的老總。13年來,他參加的登山志願服務約3000次,撿拾垃圾約4000斤,累計割除雜草約78000平方米,幾乎將紫帽山北麓都清理了一遍。

「家在鲤城」身边好人吴世传,善行义举铭初心

登山志願服務隊

“傳啊”愛護環境的行為、志願服務的精神感染了周邊社區的登山愛好者,他們自發組成一個小團隊,成立常泰登山志願服務隊,並攜帶工具一起加入到環境保護志願服務中。雖然時間飛逝、人員流動性大,但不變的是他不忘初心,繼續勇攀,每天堅持登山開展志願服務。

02

資助貧困學子 社區有名熱心人

2012年,吳世傳通過記者朋友瞭解到,有一名高三學子小林被福建醫科大學錄取。但由於母親殘疾、父親體弱,家庭經濟不好,再加上自己之前生病,花費了10幾萬元進行手術治療,導致家裡負債累累,無法負擔起大學學費和生活費。吳世傳聽到消息後便主動聯繫小林,表示願意每年資助小林1萬元幫助他完成學業,吳世傳連續資助多年,直到小林從本科升到研究生。

小林不止一次地表示,自己非常感謝吳世傳,如果沒有吳世傳,他恐怕就不能繼續升學了。小林曾多次想要拜訪吳世傳,當面表示感謝,但都被吳世傳拒絕了。“吳叔叔真是一個做好事不願留名的好人,他的好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吳世傳的熱心在仙塘社區真是出了名的,就連孤寡老人提到他都是笑眯眯地豎起大拇指。

近年來,仙塘社區部分路面坑坑窪窪,一遇颳風下雨,路面變得十分泥濘,嚴重影響居民通行。瞭解到這一情況後,吳世傳熱心捐資1萬多元,出錢出力幫助社區鋪設水泥道路。這不僅方便了群眾出行,而且改善了村容村貌,提高了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

仙塘社區工作人員表示,每次仙塘社區一有公共區域需要修繕,總少不了吳世傳的身影,每當吳世傳被人誇讚時,他總是謙虛地說:“自己身為黨員,本就應該以身作則,這些沒什麼的。”他用無私的付出踐行著“盡己所能、服務社會”的精神,弘揚著社會主義的文明新風。

「家在鲤城」身边好人吴世传,善行义举铭初心

多年以來,吳世傳用點點滴滴的實際行動,回報社會,服務他人。他樂於助人,關愛鄰里,熱心社區公益事業,以實際行動彰顯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和風采,用十三載時間踐行著作為共產黨員的初心與承諾。

「家在鲤城」身边好人吴世传,善行义举铭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