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歲「巨型盆景」 紮根岩石中

3000歲“巨型盆景” 紮根岩石中

常聽聞人們說“搖錢樹”,一直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樹,有這樣的別名,後來才知道,青檀樹正是“搖錢樹”的大名兒。在北京昌平區南口鎮的檀峪村,則有一棵3000歲的一級古樹——古青檀,讓人驚歎不已。

青檀樹名為青檀,實際並不是檀木,而是屬榆木科、青檀屬,幹皮會呈薄長片剝落,葉卵形或橢圓狀卵形,基部三出脈。雌雄同株,雄花簇生,雌花單生,小堅果周圍有薄翅。這種落葉喬木為中國特產樹種,廣泛分佈於我國19個省區,通常生於海拔800米以下,生於石灰岩山地山麓、林緣、溝谷、河灘、溪邊或石縫中,樹皮是宣紙的優良原料。但是,其在北方屬於比較罕見的一個樹種,如今,3000年過去,古青檀樹依舊在京郊海拔200米的地方生長旺盛。

檀峪村的青檀樹,屬於一級古樹,生長在檀峪村北山腳向陽處、檀峪村檀峪洞口,它的地下為岩石,北側是山體,南側為村莊,西側為樹下便道,樹齡約3000年,地徑近3米,樹高6米,地圍有950釐米。但由於年代已久,老幹不復存在,後來萌生出來了3個新幹,幹徑分別為43釐米、34釐米、32釐米,冠幅東西9米,南北10米。老青檀樹“母親”還天然落種生出來另外兩株小青擅樹,這些“孩子”也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其胸徑分別為37釐米和31釐米。遠遠望去,就能見這幾株青檀樹植根於花崗岩石中,樹幹千奇百怪,扭結蟠曲,鮮活的生命之根與堅硬冰冷的岩石抱在一起,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遠遠看去像一個“巨型盆景”,明末成村的檀峪村,也正是因這個“巨型盆景”而得名。

由此可見,古青檀樹可是檀峪村的寶貝,世世代代的村民都視之為“神樹”,村民們不但修建了臺地,還用鐵欄杆把這個古檀樹家族保護了起來。

北京晚報 孟環 文並圖

GO提示

昌平區南口鎮的檀峪村位於北京市昌平區檀王路,坐落在京北龍鳳山下,這山也叫檀峪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