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成功的道路並不擁擠

很多人都以為成功非常難,我國有幾億人都在打破了腦袋,擠往成功的道路上,但是很多成功人士告訴我們,通往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只不過我們沒有找到捷徑,跟著八條魚理財小編,一起來看看巴菲特的那些事兒。

通往成功的道路並不擁擠

■ 要讓錢為我們工作,而不是我們為錢工作

想賺錢,我們的第二個錯誤念頭是,我們需要努力工作,升職加薪。但實際上,用勞動力來換取報酬,永遠沒法實現財富的幾何式增長。

巴菲特一直相信,錢生錢才是最好的賺錢方法。他很喜歡把投資比作滾雪球,他滾雪球的方法,就是利用保險公司的浮存金。

浮存金其實就是指客戶繳納的保費,這些錢除了保留一定比例用來理賠之外,其他的部分都躺在賬上。

從收款到支付,中間間隔長達幾十年,讓這些錢就在賬上躺著,巴菲特不能忍。於是他收購了一家保險公司,也就是後來他自己的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收購之後,巴菲特就利用鉅額的浮存金開始投資,用錢生錢,最終成就了自己的財富帝國。

巴菲特關於錢的名言非常多,他也就是用這樣的方法成了全世界最富有的人—— 他說:“我反對拼命,我贊成技巧。”

他說:“一生能夠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於你能夠賺多少錢,而取決於你如何投資理財。錢找人永遠勝過人找錢,要懂得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

■ 最會賺錢的人

一說起世界上最有錢的人,大家都會想到比爾·蓋茨,但最會賺錢的人,卻是股神巴菲特。

作為股神,他創造了哪些神話?

他是第一個把比爾·蓋茨拉下首富寶座的人。富可敵國也不是比喻!他的身家已超過800億美元,比冰島整個國家GDP的3倍還要多。

在過去的50多年時間裡,他的投資收益接近7600倍,且只有11年跑輸美國大盤,勝率接近80%。

很小的時候,巴菲特賺錢的慾望就特別強烈。10歲的時候他發下宏願,說自己要在35歲時成為百萬富翁。但是,我們誰又沒有做過百萬富翁的夢呢,為什麼只有這個小孩美夢成真了?

其實,關於賺錢,我們一直都有三個誤區。

■ 喜歡花錢不如更喜歡掙錢

關於賺錢,我們的第一個錯誤是,以為我們喜歡的是賺錢,其實我們喜歡的只是花錢!

我們想到錢,想的是,有了錢我就不用工作了,有了錢可以吃什麼玩什麼,但巴菲特是完全為了掙錢而掙錢。

直到今天,作為世界上最有錢的人,他還住在60年前購買的房子裡,吃著麥當勞早餐,用著諾基亞手機。

如果說比爾·蓋茨的公司是生產電腦和軟件,喬布斯的蘋果是生產手機,那巴菲特開的公司直接就是一家生產錢的公司。

據巴菲特本人說,他是從11歲就開始“作資金分配工作”,一直到現在的88歲。所以論愛賺錢,我們跟股神差遠了。

因為喜歡賺錢,本來可以啃老的他,硬要辛辛苦苦“創業”。

巴菲特的父親是美國國會議員,從小家庭環境很好。但他從6歲起就開始賣口香糖、汽水、花生、二手高爾夫球、雜誌,送報紙,做球童。讀大學期間他還在堅持送報紙,大二時放假時還開始賣男裝。

正是因為喜歡賺錢,只要想到賺錢的點子,他就會立馬行動,絕不紙上談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