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古城的歷史與文化 作者:王富春

榆林古城的歷史與文化

王富春

榆林,因其地多榆樹,故名,又以木之茂在榆谷之陽,曰榆陽。以其為延安、綏德之保障屯戍,故鎮曰延綏。當地俗稱“駝城”,蒙人稱“橐駝城”。榆林城位於陝西省榆林市中部偏南,城東依駝山,北瞰河套,南蔽三秦。無定河經主要支流榆溪河自北向南傍城而過,古城四周多為沙地,城內外人口居住密集。

榆林古城的歷史與文化 作者:王富春

榆林歷史悠久,早在3.5 萬年以前,曾是“河套人”生息繁衍之地。商代為遊牧部族鬼方棲居地。西周至春秋初,境內先後為嚴猶、翟人遊牧民族佔據。春秋時期歸晉國。秦統一後分屬上郡膚施縣、九原郡。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境內設龜茲屬國都尉治所。三國至西晉,本境為羌胡佔據。東晉前涼太元初(324年),南匈奴劉衛辰始建代來城。義熙三年(公元407 )赫連勃勃建立大夏國,本境屬大夏,築大夏國都城統萬城。南北朝時期北魏先後設統萬鎮、夏州(治所統萬城)。唐代貞觀二年(公元628 ),榆林境內分屬銀州、綏州、夏州。宋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 ),銀、夏、綏州歸宋,隸屬陝西路。宋寶元元年(公元1038 ),李元昊在興慶府(今銀川市)稱帝,建西夏國。本境屬西夏銀、夏州領地。元代,實行省、路(府)、州、縣建置。榆林境內長城以南屬陝西行中書省延安路綏德州米脂縣,長城以北為蒙古遊牧地。 榆林城在明洪武二年(1369)為榆林莊,屬綏德衛屯所。正統二年(1437)為榆林堡,正統七年(1442)始為榆林城。明成化七年(1471)都御史王銳建置榆林衛,成化八年(1472)都御史餘子俊於舊城北增築城垣,置榆林衛指揮使司,成化九年(1473)將延綏鎮治由綏德移駐於此,延綏鎮因此也稱“榆林鎮”,管轄長城沿線36營堡,榆林遂成為明朝九邊重鎮之一。在四川青神人餘子俊的勵精圖治下,以後的蒙漢之間20年無戰事。 清初仍沿明代舊制,境內所設衛堡及各砦塘軍屯地仍隸屬榆林衛、中路道。清雍正九年(1731),裁榆林衛改置榆林府,治所設榆林城。清同治年,由於甘回叛亂,榆林人民遭受戰亂之苦。湖南耒陽人劉厚基平叛、惠民,榆林人民為其建德政牌樓,書20條惠民德政。民國時期,陝北道設於榆林,統轄包括延安在內的23縣,陝西浦城人井嶽秀統治榆林近20年。 1938年4月,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隨張繼率領的國民黨中央慰問團到達榆林,慰勞抗日將士,茲後發表了散文《綠柳清泉的榆林》“榆林,控制伊盟,據應著綏遠,掩護著延綏與寧甘;在沙漠裡,城外有水,城內有泉,城內城外,綠樹參天;噢,偉大的中華,偉大的山川,荒沙野水上還有這樣的古鎮雄關!長街十里,城扁街寬,堅厚的牆垣,寬敞的醫院,鋪戶家宅,都略具北平的局面!” 1949 年6 月1 日,榆林城和平解放,建立榆林市,屬陝甘寧邊區榆林分區管轄。1950 年榆林市、縣合併為榆林縣。1988年9月1日,榆林縣改榆林市,屬榆林地區管轄。2000 年榆林撤地設市,原榆林市改為榆陽區。1986 年,榆林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06年榆林衛城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榆林古城的歷史與文化 作者:王富春

榆林城內外遺存有大量的文物古蹟,首先是古代寺廟,在榆林未立城之前的唐、宋時期有普惠泉南的天界寺。據明代馬希龍《延綏鎮志》記載,榆林先後建有壽寧寺(明正統重建)、東嶽廟(成化年建)、玄帝廟(成化年建)、聖母祠(成化年建)、慈恩寺(成化年建)、凌雲寺(正德年建)、城隍廟(正德年重建)、戴興寺(正德年建,原為總兵戴欽家佛祠)、龍王廟(嘉靖年建)、馬王廟(嘉靖年建),龍泉寺(天啟年建),以及萬曆年所建觀音庵、洪濟寺、圓覺寺、三清祠、海潮寺、金剛寺等21處,建餘子俊、劉厚基等6處官祠。

榆林古城的歷史與文化 作者:王富春

清代,仍盛行建廟宇,並將明代一些官祠擴建成寺廟,如官秉忠祠改建為官福寺,張天祿祠擴建為延壽寺,至清末全城廟宇總數達50餘處。規模較大的有戴興寺、老爺廟(在戴興寺東)、洪濟寺(在戴興寺北)、馬王廟(原市黨校)、壽寧寺(今梅花樓)、大龍王廟(今區文工團)、準提寺(今區第二小學),定慧寺(今市第二醫院)、龍泉寺(今一毛)、無量殿(東門外)、三義廟(榆陽橋南)、榆陽寺(凌霄塔北)、文廟(今世紀廣場北)、金剛寺等。這些廟宇幾經整修形成各廟宇群體,院落有一進或多進,廟殿有一層或二層,大殿、配殿高低錯落有致,主殿多為歇山頂式,墀頭水磨磚或雕刻人物、花卉、鳥獸等,斗栱飛簷、五脊六獸陽合瓦頂。寺內存有精美的明、清時期的壁畫、造像、碑刻,珍貴異常。

榆林古城的歷史與文化 作者:王富春

一、榆林的古城堡

我國最早城堡的出現,大約在新石器時代中期,以後歷代都曾大量建造。由於古代戰爭中的進攻手段一直相當原始,因此古城堡城牆這種並不十分先進的防禦構築物,在我國一直沿用到封建社會末期。 榆林全市古城堡眾多,著名的有神木新石器時代石卯城址、佳縣新石器時代石摞摞山城址、清澗商代鬼方城址、靖邊大夏國都統萬城城址,橫山黨岔唐代銀州城城址、榆陽區古城灘漢代龜茲城城址、榆陽區魏晉白城臺城址、榆林鎮川西夏囉兀城城址以及明代榆林城與延綏鎮三十六營堡等。 1、龜茲城 龜茲城位於榆林城東北10裡處的牛家梁鎮古城灘村,因有古城遺址而得村名。城址範圍包括大夥場村、陳大圪堵村、邊牆村,其南為明代大邊長城,西南5裡為鎮北臺。 龜茲又叫鳩茲、屈茨、歸茲、屈支、丘茲,古代居民屬印歐種,回鶻人到來後,人種和語言均逐漸回鶻化。龜茲國原為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在新疆庫車與沙雅二縣間。其民主要務農、兼營畜牧,冶鑄、釀酒業也較發達,善長歌舞、音樂。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一部分龜茲人內附,武帝在今榆林城北置龜茲縣,為上郡屬國都尉治,後設有鹽官。屬國都尉,是漢武帝時為管理內附的少數民族而設的官職。《續後漢書•百官志》:“(武帝)又置屬國都尉,主蠻夷降者。中興建元六年……唯邊郡往往置都尉及屬國都尉,稍有分縣,治民比郡。”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帝原水西北出龜茲縣,東南流。縣因處龜茲降人著稱。又東南注奢延水。”楊守敬在《水經注疏》中考證:“帝原水即今之榆城西河,亦名榆林河,奢延水即今之無定河。”說明龜茲城在榆溪河中部。《陝西通志》、《延綏鎮志》均載“龜茲在(榆林)城北十里。”當代學者范文瀾、史念海教授也認為榆林城北的古城灘古城遺址,是西漢時置的龜茲縣故城。東漢桓帝永壽元年(155)派安定屬國都尉張奐駐守龜茲城,以斷絕南匈奴和東羌的交通。東漢末年,匈奴族興起,上郡、龜茲即為其所據。東漢建安二十二年(217),曹操下令撤消龜茲縣,遷民於他處,歷時三百餘年的龜茲城遂廢。 2005年8月3日,我們對城址進行了實地調查,發現了龜茲城的西牆北段和北牆西段共四段遺蹟,均屬陳大圪堵村,由南向北定為4個點。1號點為廟梁段,位於村廟戲臺後的鄉村土路西,路由南向北順切牆體,長8.6米,高0.8―1.3米,夯層厚8―9釐米,黃泥土夾細沙,土質堅硬,密實度較高。牆西為大片積沙,牆體厚度不明。另外在廟內發現有城內出土的漢代大石臼和壓印紋灰陶罐,罐底有方形戳印痕。2號點位於1號點北500米處的缸房小組鄉村土路東,土路順切牆體,現存牆體長20米,寬0.5―2米,高20―60釐米,夯層厚7.5―8.5釐米,白堊土夾細沙,密實度較高,土質堅硬,呈色灰白。3號點為城牆的西北角,南距2號點180米,位於村民白三根與鄭草堂兩家院子裡,長6米,高0.5―1.6米,夯層8釐米,土質堅硬,呈色灰白。4號點西距3號點400米,屬北牆西段, 位於村民黃侯堂舊房後牆北,現存牆體長11米,寬9.5米,高3米,夯層厚5―9釐米,土質堅硬,呈色灰白。牆體頂部雜草叢生,外側表面長滿苔蘚。 1958年在古城灘西南,出土過一組5塊東漢畫像石,原存於紅石峽文管所,現在榆林市漢畫館展出。1996―1998年,在古城灘西南的明長城內外,有200多座古墓葬被盜掘。1999年夏,榆林市文管辦搶救清理漢墓三座,出土銅、鐵、陶器等文物28件,有些文物帶有西域少數民族特色。如銅魚首皮囊壺、臥牛席鎮、浮雕動物紋博山爐及彩繪線刻動物紋骨筒狀器等,這些器物為研究漢與北方少數民族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依據。

榆林古城的歷史與文化 作者:王富春

2、白城臺 白城臺位於榆陽區巴拉素鎮西南3公里,白城臺村東南約1公里處,西城牆外600米處為白城臺河,城址東南距榆林城40公里。1992年白城臺古城址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城臺原名代來城,又叫悅跋城,始建於東晉前涼太元初(324年)。據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戴應新研究員考證,城乃赫連勃勃之父劉衛辰所興築,公元391年冬被魏太祖拓拔珪攻破,衛辰死,其子直立鞮亦被擒於木根山(今寧夏鹽池北)。十二月拓拔珪進至鹽池(今寧夏鹽池縣),誅劉衛辰餘眾五千人。衛辰第三子赫連勃勃窮級投奔薛幹部。赫連勃勃,東晉十六國時期大夏的建國者,國都統萬城(今靖邊紅墩界白城子)。西夏(1038~1227年)在與北宋的對峙中,利用這座廢城駐屯軍隊,綏、米的戰事一旦吃緊,夏軍往往陳兵明堂川(榆溪河),該城是西夏左廂宥州的重要軍事據點,從白城臺到明堂川騎馬僅半日路程,極為便捷。明代、清初,蒙古人在此駐牧,因此地有古城遺址,蒙民稱之“巴拉素”,意為“有古城堡的地方”。清乾隆年間,榆林長城內趙姓等漢民遷居到“白城子”東北不到1公里的地方,與蒙民合夥墾種“夥盤地”。民國後期,僅有居民20多戶。建國後設巴拉素鄉(公社),其制所一直在趙家峁村。1984年改設巴拉素鎮。

白城臺城址略高於四周平地,輪廓清楚,平面略呈方形,北垣方向120度,城垣由粘度很強的白砂土逐層夯築而成,收分明顯,縱斷面呈梯形,夯層厚8—13釐米,緊要處如城門、城角部夯層趨薄,僅有5釐米。由於強烈的西北風的侵蝕,以致東、西二垣有幾處被切斷成豁口,西垣北部北垣結合處的豁口最大,長達10米。城垣走向與靖邊統萬城基本相同,如東垣均為西南東北走向。

城內外遍佈小沙丘,城垣基部被其壅淹,殘高3—5米,厚12—15米,各垣長度分別為北垣465米,西垣480米,南垣470米,東垣最長為485米。

城設四門,其部位均在各垣的正中地段,各門都設甕城,甕城內徑約20米見方,面積約400餘平方米。北門內西側50米處,有一座登城的斜坡馬道,馬道上端寬6米,下端寬10米。原城垣四角建有角樓,起著加強城防的作用,現僅存基臺。城內被流沙覆壓,故街巷、衙署和道路佈局不明。城內外散落有西夏時期白釉瓷碗殘片、宋代耀州瓷片、金、元黑瓷片等。 2010年9~10月,省考古研究院對白城臺進行了考古調查和局部勘探,城垣走向及輪廓大致清楚,除西門外,其它三座城門已被沙漠覆蓋。經鑽探得知,白城臺城垣為方形,四面各有一門,四門均位於城垣中部,城內地層已遭農田基建破壞,局部區域20釐米以下即為純沙層。未發現外郭城、護城壕。 白城臺構築材料、方式、形致、城垣走向與靖邊統萬城基本相同,它對研究我國的民族史、軍事史和建築史上都有著較大的意義。

3、榆林城 榆林城位於陝西省榆林市中部偏南,為榆林市政府所在地。古城東依駝峰,西臨榆溪,南有榆陽河,北有紅山,西有黑山,東依駝山,被譽為二水環繞、三山拱翠。 榆林城在明洪武二年(1369)為榆林莊,屬綏德衛屯所。正統二年(1437)為榆林堡,正統七年(1442)始為榆林城。據清道光二十一年《榆林府志•卷二十一》載:“孝宗弘治初總督都御史王越疏奏,國初洪武二年定陝西,設綏德衛,屯兵數萬守之,撥綏德衛千戶劉寵屯治榆林。”又“正統二年守將都督王禎始請榆林城堡。”又正統七年(1442)“六月用總兵巡撫議,依界石一帶山勢隨其曲折產削如城,高二丈五尺。”明成化七年(1471)都御史王銳建置榆林衛,成化八年(1472)都御史餘子俊於舊城北增築城垣,置榆林衛指揮使司,成化九年(1473)將延綏鎮治由綏德移駐於此,延綏鎮因此也稱“榆林鎮”,榆林遂成為明朝九邊重鎮之一。

後因城區侷促,前後經過三次大規模擴建,即“三拓榆陽”。第一次: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巡撫黃黻將原堡城向北展築,城周約六里。北城上建有二層敵樓,叫鎮榆樓,城下未開北門,東門叫威寧門,西門叫廣榆門,這次展築的城垣,俗稱北城。第二次: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巡撫熊繡將城垣由南門又向南擴展至凱歌樓,新擴城周約七里。凱歌樓為南門(原懷德門),增設西門叫威門,東門叫振武門,城周達十三里,這次展築的城垣,俗稱中城。第三次: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延綏鎮總制鄧璋,因南關外人煙臻集,店鋪櫛比,奏築南關外城,將南城推至榆陽河沿,新擴城周十三里。築起南門,叫鎮遠門,並設西門二,北叫龍德門,南叫新樂門,這次展築的城垣,俗稱南城。

明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巡撫王遴築南門邏城,始把南城牆推到現址。在此之前,城垣多為土築,嘉靖、隆慶年間(公元1522年~1572年),巡撫張珩、邵光先,萬曆年間(公元1573年~1619年)巡撫宋守約、王汝梅,總兵傅津、賈國忠等,相繼以磚包砌,加固城壁。當時城內建有大樓15棟,腰鋪47面,城門7座。城東西長約3250米,南北長約1212米,周長8924米,城垣總面積約4平方公里。從嘉靖十九年(1540年)至萬曆十年(1582年)歷代駐榆官員對榆林城垣屢加修築,除增高加厚外,並相繼完成全城牆外部的青磚包砌。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榆林城垣建有東城門兩座,即威寧門、振武門;南城門一座,即鎮遠門;西城門四座,即廣榆門、宣武門、龍德門、新樂門;北城垣無城門;中部建有鎮北樓,加上各城門樓,城牆四角樓及東城上的訊敵樓、觀遠樓,全城牆上共建有城樓14座。城門均為磚砌拱券式,門洞上額鑲有門匾,頂部均建有二層敵樓,東門、南門有甕城,並設千斤閘和呈“品”字形的投火器孔。東城牆上建有紅磚砌築的文昌樓,為全城的制高點。 清代由於民族政策的改變,榆林城的軍事作用逐步降低,城池建設處於停滯狀態,並由於沙漠南推的影響,城池北部進行了一定的收縮,最終形成當前的城池格局。這一階段的修建活動主要集中在城樓建築和城牆修葺。同治二年(1863年)北城部分城垣被流沙埋沒,時值關中等地回民造反,道憲常瀚令棄北城,在廣榆門東西縮筑北城牆,長438丈。其後同治六年(1867年)、光緒元年(1875年)、光緒十年(1884年)、光緒二十年(1894年),四次較大規模地修整加固城垣。民國時期主要結合軍事防禦需要對城牆進行了一定的修補和改造。直到民國年間,榆林城牆保存完好,其城廓面積2.01平方公里。

今年3月我們對榆林城進行了調查,榆林城池地處半山半川處,東高西低,平面呈刀幣形。城牆外包砌磚石,內牆不包磚,上設垛堞,有望孔、射口、懸眼。城牆頂部為20多公分厚的灰渣墊層,上鋪青磚海墁,內牆每隔數百米磚砌出水槽。城牆內夯黃土,夯層厚16—20釐米,外牆基礎砌5層條石,其上大城磚用白灰砌築,由下至上收分。2003年,由我負責維修榆林西城牆中段外牆,發現數十塊舊城磚,上有模印楷書陽文“北、城、流”等文字。城牆隨地形修築,城牆底寬15米,頂寬9米,高12米。尺寸與清譚吉璁《延綏鎮志》的記載:“萬曆元年(1573)巡撫張守中修高築厚,頂闊三丈,底闊五丈,高三丈六尺。”基本相同。原南城牆長1060.4米,西城牆長2124.5米,北城牆長1168.9米,東城牆長2435.5米,總長6789.3米。現存城牆總長5677.8米,城門四座:北門廣榆門、南門鎮遠門、東門振武門、小西門新樂門(已殘)。東南城角建二層高的魁星樓(已殘)。築城時隨地形不同,加設馬面,大小不等,相距不一,共有十二處。 榆林城內建築風格具有典型明清風格,兩條主街道大街、二街從南至北直通全城,從明成化八年(1472)起,至清乾隆十九年(1754)到民國十年(1922),從南大街至北大街先後建有樓閣六處:文昌閣、萬佛樓、新明樓、鐘樓、凱歌樓、鼓樓,被譽為“六樓騎街”,構成主要街景。城東部至南向北建有佛寺、道觀、宗祠,形成東山古建築群。城內大街店鋪林立,均排列南北大街東西兩側,多為硬山式磚木構架瓦房,單脊雙坡,青磚山牆,簷下板扇門面,面闊3—5間。外觀一層.內分二層,上層一般為低矮木閣,僅存放貨物,亦有少數雙層雙簷閣樓店鋪。在城內有比較知名的老字號店鋪100多家,分佈在二十一個行業,主要有邊商行的“天成永”,皮行的“福源長”,銀匠爐的“萬鎰爐”,典當行的“廣益當”、“大有當”,錢莊的“通元號”,官錢局的“富泰官錢局”。藥行明代的“積善堂”,清代的廣濟堂”、“萬全堂”,民國年的“育德藥房”、“華康藥房”。飲食行的“珍味樓”、“鴻賓樓”、“異香樓”等,雜貨行的“萬盛永”、“永順張(鹽店)”,釀造行的“福泰祥”、“和順長”及民國年“麟書醬菜園”等。 城內有與大街、二街相垂直,貫通東西南北的巷道78條,巷道以人物命名的有李學士巷、呂二師巷;以古建築命名的有萬佛樓巷、新樓巷;以寺廟命名的有普濟寺巷、三官會巷;以地貌命名的有水圪坨巷、沙溝巷;以植物命名的有芝圃巷、葦則巷;以市場命名的有掛麵市巷、肉市巷;以商品命名的有豆腐巷、曹臘肉巷;以官署命名的有縣官巷、鎮署巷;以水泉命名的有普惠泉巷、水橋畔巷;以動物命名的有五虎莊、繡雞巷等。城內的四合院排列有序,均效仿北京古代建築風格,有獨式四合院、兩院式四合院、穿院式四合院、毗連式四合院,現城內保存較完整有97處,列為重點保護的有8處。這些建築講究對稱佈局,房屋水磨磚牆,飛簷斗拱,雕樑畫柱,五脊六獸,榆林城被譽為“小北京”。 只流行於榆林城內的“榆林小曲”,是清代康熙年間(公元1662—1722年)由隨軍塞上的江南藝人傳到榆林,再與當地民間音樂融合而形成的一種俚曲,到現在已有近300年的歷史,是陝北民間音樂的一支奇葩。

1986年榆林被公佈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2年榆林城牆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榆林衛城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易馬城

易馬城又叫紅山市,俗稱買賣城,位於榆林城北7裡的紅石峽東岸山坡上,屬於長城牆體內側的城堡,西臨紅石峽,東北距鎮北臺800米,北距長城180米。據《陝西通志》記載:“嘉靖中俺答開市凡十一處,在延綏者一曰紅山寺堡。”清《榆林府志·卷四》記載:“易馬城在紅山,年代莫考。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令榆林西北古梁(保寧堡)、易馬二城增修城堡”。易馬城即為明代在長城線上開設的漢、蒙11個互市之一。1985年易馬城遺址被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易馬城遺址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易馬城平面呈方形,東牆長314米,西牆長314米;南牆長215米,北牆長212米。城外北側35米處有一道擋馬牆,長115米,底寬4.8米,頂寬0.4米~1.5米,高3米~6米。城牆由黃土夯築而成,夯層厚度7~15釐米,底寬7米,頂寬0.3米~1.5米;外高5米~7米,內高3米~6米。城四角原有角樓,現存西北、西南、東南角3座角樓,均損壞嚴重。西南角角樓輪廓較清晰,底部邊長14.8米,頂部邊長9.6米,高11米;東南角角樓被取土挖掘嚴重,底部呈長11.7米的月芽形,頂部東西長8.7米,南北寬4.5米,高5米。南牆、北牆中部各有一城門豁口,北門豁口寬9米,進深10米,高5.6米,南門豁口寬18米,進深22米,門墩寬10.5米,高6.6米;堡內緊靠北門東側牆體有長100米的石窯洞;東牆有長78米的一排窯洞;堡內東北部有一南北長34米,東西寬7米~10米,高8米的矩形土臺。

榆林古城的歷史與文化 作者:王富春

明代中期,蒙古族韃靼的毛裡孩、火落赤、吉囊等部,數度入寇延綏,殺人掠畜、虜奪人口,成為明朝一大邊患。隆慶元年(1567)明朝加強了邊防,陝西四鎮(延綏、寧夏、固原、甘肅)共殲寇3000餘人。經過一百多年的戰爭,雙方損兵折將,人民流離失所,農牧業生產蕭條,漢蒙雙方都有了和平的願望。隆慶五年(1571)三月俺答汗經過三娘子的勸說,雙方終於宣佈休兵罷戰,化干戈為玉帛,實現了通貢互市,穆宗下旨封俺答汗為“順義王”。三娘子本名叫鍾金哈屯,意為高貴顯赫。1582年俺答汗去世後,三娘子主政掌兵達30年之久,約束蒙古各部,保持了與明朝的和平通貢互市關係。明朝於萬曆十五年(1587),封三娘子為一品“忠順夫人”。萬曆三十五年(1607)延綏巡撫塗宗濬率部打敗進犯的蒙古人,復開紅山市。易馬城在當時每年正月十五後擇日開市,隔日互易。據明《延綏鎮志·卷八》載:“於是予虜貢市如舊約矣。予念紅山邊市去鎮城止十里許,當貢市期,萬虜輻湊。”人們就地挖土窯、搭杖棚居住,交易繁忙,盛況空前。互市分官市和民市兩種,市場由明軍500人保護,蒙古族派兵500人駐紮在市場之外。互市的商品,漢商交易茶、布、綢緞、煙、鹽等,禁易糧食、鐵器。蒙民以皮張、絨毛、牛、羊等交易,禁易馬。直到清初,移市於榆林城內外的牛家梁、鎮北臺、西門灘、南關閣,此城遂廢。蒙漢貿易在春季的集會為皮市,以買賣各種雜皮及羔皮為主。五、六月會稱為絨毛市,八、九月會為秋毛市,冬至前有冬羊市。抗戰前從榆林去內蒙伊旗等地的邊業最多達1300餘家,從業人員4000多人。三十年代中期每年上市的馬二萬多匹,牛二萬多頭,騾子八千多頭,驢三千多頭,駱駝三千多峰。羊絨10萬多斤,羊毛60多萬斤,皮張67萬多張。因此榆林成為明、清、民國時期蒙漢貿易的重要窗口。

榆林古城的歷史與文化 作者:王富春

5、雙山堡 雙山堡位於榆陽區麻黃梁鎮雙山堡村,在榆林縣東南70裡。為明代延綏鎮長城沿線三十六營堡之一,屬中路榆林道管轄營堡。 據清道光年《榆林府志·卷六》記載:雙山堡“明正統間築水地寨,成化時餘子俊移築今堡,並柳樹會兵守之。”“城在山崗,週三裡九十步,高一丈九尺,東西南門三,樓鋪二十四座,東北深溝,南面峻坡深壑,惟西稍平,系極衝中地。”萬曆六年(1578)重修。邊垣長三十里有奇,墩臺四十座。屯駐軍丁及守瞭軍共660名,配馬騾331匹,設操守、坐堡、守備各1員,清康熙年屯駐守兵100名,設守備1員統轄。

雙山堡建在四面溝壑相連的獨立山樑上,形狀呈不規則長方形,當地俗稱“鳳凰城”。城垣輪廓清楚,牆體斷續殘存,城周長1610米,佔地面積約80400平方米。

榆林古城的歷史與文化 作者:王富春

榆林古城的歷史與文化 作者:王富春

南城垣長210米,南牆中部闢南門,甕城輪廓清楚,甕城向南開門。西城垣依自然地形修建,全長660米。牆體於中部向內折,拐角處建一角臺。角臺以南段牆體外壁明顯。距城西南角150米處建有馬面一座。角臺南遺存西門遺址。溝南側建一馬面。北城垣長41米,高6米。東城垣依自然地形而建於溝畔上,全長700米。牆體北段外壁明顯,東牆上建有馬面一座,東牆南端建東門。雙山堡城四角上均建角樓。堡內有廟宇數處,只有南門內一院為清代重修,其餘為近年復建。堡內還有十餘處民居,多為土窯外磚砌門面,也有磚木結構建築。 據當地村民講,南門內500米處的5孔土窯,為明代晚期清代初期官府設立的“官妓”場所。據有關資料,在中國歷史上妓女由宮妓、營妓、官妓、家妓和民妓組成。前三類屬國營妓女,編入國家正式編制(樂籍),後兩類屬於私營妓女。最早出現是春秋時期的齊國管仲設立的國妓,收取稅金。後來漢武帝又創立了營妓制度,為軍人服務。明代朱元璋讓官妓面向市場,以增加財政收入,到清朝雍正皇帝下令全國廢除樂籍制度,國家不再正式供養妓女。

榆林古城的歷史與文化 作者:王富春

6、建安堡 建安堡位於榆陽區大河塔鄉大河塔村建安堡自然村,北臨原榆神公路(榆林―神木),南距榆林城30裡,北距大邊長城5裡。為明代延綏鎮長城沿線三十六營堡之一,屬東路神木道管轄營堡。1990年建安堡遺址被公佈為市級(榆陽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建安堡遺址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清道光年《榆林府志·卷六》記載:“明成化十年(1474)巡撫餘子俊增置,城在山畔,週二裡零一百七十二步,樓鋪一十五座,系極衝上地。萬曆三十五年(1607),巡撫塗宗浚用磚包砌。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知州劉度昭請修,二十七年改屬榆林。”明駐軍丁並守瞭軍共680名,馬騾347匹,設守備、坐堡、操守各1名。清康熙年,駐軍兵120名,設守備1員統轄。 堡城建在西、北臨溝的山樑上,平面呈長方形,因自然地形所限,城東北角呈圓弧形。城垣周長1416米,佔地面積110400平方米。城內中部偏東有中心樓,分別與南門、西門相對。東城垣長470米,南城垣長 226米,西城垣長 484米,西牆上建馬面一座,馬面頂上村民新建關帝廟。北城垣長 236米,東南角樓臺高10.1米。頂部東西長15.4米,南北寬15.2米。南壁和東壁底部有人為掏挖洞,深入臺芯,洞寬1.2米,為1956-1958年大鍊鋼鐵遺留,臺芯內有4個廢棄的大窯爐。西南角樓夯土臺保存較好,臺南面高9米,臺頂上新建觀音廟。西北角樓臺東邊外高11米。東門現存磚砌券洞,甕城向南開門,南門結構同於東門,破壞嚴重。

堡內大街中心現存玉帝樓,一層石砌拱券樓臺,二層上中部建兩層閣樓,左右為鐘鼓樓。玉帝樓南100米處為神廳,為磚砌二層建築,下為拱券式窯洞三孔,上為小廳兩間,廟會期請諸神到廳(供諸神牌位),唱大戲三天,祈禱諸神保佑百姓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城內存有民居現5、6處,明代水井7口,保存較好的有3口。城內廟宇1958年被破壞,城牆包磚1965年被拆,用於堡內村民蓋房屋、豬圈。

建安堡在民國初年發生了反洋教,對抗新政的“神團”運動,後受到了殘酷鎮壓。榆林神團是在清光緒末年(1908),由一河南鐵匠在佳縣秦馬礆以義和團“保清滅洋”口號向當地群眾進行反洋教宣傳,並傳授拳術、符咒。民國二年(1913)五月初,榆林觀察使崔雲松嚴令各縣剷除罌粟苗,並派剷除煙苗委員尤仲庸帶50多名巡防對官兵同神木縣知縣劉萬青及高家堡民團團長康希堯等,到高家堡西鄉和建安堡強行剷除罌粟苗。種置罌粟(可加工成大煙)是當地村民唯一的經濟來源。五月十三日,神團首領王朗朗集合1600多名神團農民,手持鐵銑、刀矛、土槍攻打高家堡,殺死了尤仲庸、劉萬青、康希堯及官兵11人,神團農民死傷120多人。榆林官府震驚,十六日急調200多名官兵趕往建安堡,燒燬民房、寺廟,後捕殺了神團首領及相關人員,造成了重大慘案。九月初,陝西督軍張鳳翽,派工兵獨立營營長井嶽秀,率一個營兵士來到榆林協剿、安撫神團農民,反抗鏟罌粟苗事態得已平息。

7、常樂堡 常樂堡位於榆陽區牛家梁鎮常樂堡村,北距大邊長城1裡,西南距榆林城30裡。為明代延綏鎮長城沿線三十六營堡之一,屬中路榆林道管轄城堡。2008年常樂堡 遺址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清道光年《榆林府志·卷六》記載:“成化十一年巡撫餘子俊修城堡十二,常樂系創。弘治二年(1489)巡撫盧祥因其地沙碩無水,徙於北二十里置今堡”。堡垣周長“三里零五十步,樓鋪一十五座”。萬曆六年(1578)重修,高三丈五尺,邊垣長一十八里有奇,墩臺三十七座。萬曆二十四年(1596)八月,陝西領班營軍士九十九名,自辦料物修砌。明代常樂堡屯駐軍丁及守瞭軍士共648名,馬、騾243匹。康熙年屯駐守兵110名,設守備1員統轄。

常樂堡建於平川內,因環境變遷,現處於沙漠當中。城堡平面呈長方形,城垣周長1680米,總佔地面積約176400平方米。南城垣長414米,南牆上建二座馬面。西城垣長416米,西牆上建馬面二座,中部闢西門。北城垣長428米。北城牆外修建有房屋,100米處有原榆神(神木―榆林)公路通過。北牆上建馬面二座。東城垣長422米,東牆上建有馬面一座,中部闢東門。常樂堡設有東、西城門,均築有甕城。東門保存基本完整,平面呈長方形,東西10.6米,南北12.8米,通高9.1米。外壁包磚東面完好,其下包石7層;南門平面呈長方形,現存南北9.86米,東西9.6米,通高9.1米。南壁洞口上方嵌一石匾,上書“惠威”,銘文記載“乾隆三十六年……重修”。西門位於西牆中部,下部被流沙掩埋,現地面以上東面高6.6米,西面高9米,甕城向南開門。 清初,常樂堡發生過激烈的戰爭。據曹穎僧《延綏攬勝》記載:“清順治元年(1644)十二月,清遣靖遠大將軍英王將兵八萬,從府谷渡河,克服綏德,肅攻延安,月餘,自成兵潰,始移師至米脂。二年正月,偽將高一功與節度使周士奇等皆出走,由常樂堡拒戰,不敵,退走響水、懷遠,所過焚殺。” 1986年,當地村民在常樂堡城西牆夯土層內,發現了一塊30釐米見方銘文方磚。銘文楷書陰刻:“陝西領班營軍士九十九名,自辦料物修砌完成工一十七丈四尺,至北起迤西□敵臺□一座止。陝西領班千總西安衛指揮同知王道誠…萬曆二十四年八月吉日同立。” 2011年3月,我們又進行了實地調查,發現北垣西部有一段牆體及一個馬面內用灰白色土質外用黃土夯築,頂寬0.6-1.6米,牆外高1-4米,內高0.5-7米。灰白色土夯層厚16釐米,夯窩直徑6.5、深1.5釐米。在其北500米處為長城,走向與城堡北垣一致,用土也為灰白色土質,夯層、夯窩相同。外層黃土夯築,應為明代中期增築而成,內所用灰白色土質與統萬城、白城臺相同。因無相關史料和考古資料證明其時代,但可以確定它們早於明代,也說明常樂堡城牆為兩個時代,兩次修築。 常樂堡破壞嚴重,城垣保存較差。但從已發現的銘文磚,可以瞭解城堡的修築情況。特別是北垣西部用不同土質的夯築,能確認它的時代,對研究陝北古代軍事史、建築史有著較大價值。

榆林古城的歷史與文化 作者:王富春

8、保寧堡 保寧堡位於榆陽區芹河鄉新灣灘村南,在榆林城西30裡,為明代延綏鎮長城沿線三十六營堡之一,屬中路榆林道管轄城堡。2008年保寧堡遺址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清道光年《榆林府志·卷六》記載:“明成化年間(1465—1487)巡撫盧祥建。宏治二年()巡撫劉忠移築今堡。嘉靖四十三年(1564)巡撫胡志夔增修。城在平川,週二裡一百四十步,高一丈九尺,南門一,樓鋪七座,系極衝衛下地”。萬曆六年(1578)重修,萬曆九年(1581)參將藏士賢增築東關。明代保寧堡為分守中路參將駐地,屯駐軍丁及守瞭軍共1280名,配馬、騾、駝675匹。設操守、坐堡、參將各1員,守瞭巡防大邊長城二十里,墩臺三十六座。清康熙年間駐守兵80名,設守備1員統轄。

保寧堡的自然形勝,十七世紀中國著名地理學家梁份《秦邊紀略》“保寧堡,古梁城也。波羅西接,榆溪東引,響水直其南,紅山通於北。切近長城,自大川口,版築雖堅,而風沙特甚”。保寧堡建在平地,因環境變遷,現處於沙海當中。城平面呈方形,城垣輪廓清楚,周長1424米,堡城佔地面積約97400平方米。南城垣長412米,僅於西段部分140米牆體,牆體外壁殘高2.7米,其餘均被流沙掩埋。南牆中部建有祖師殿、觀音廟。西城垣長266米,大部分被流沙掩埋,北段牆體在地面上保存較好的有72米。。北城垣長386米,多被流沙覆蓋。北牆上建有馬面2座。東城垣長260米,南段湮沒於流沙當中,北段保存較好。東牆上建有馬面1座。現存西南角樓保存較差,東北角樓臺體保存較好,東南角樓破壞嚴重。堡城西南角樓外側259米處建有護城墩臺1座,平面呈長方形,東西17米,南北15米,高2.2米。南牆外祖師殿內有殘碑一塊,風化剝蝕嚴重,題名“三帝廟碑”,落款為“隆慶二年歲在戊辰”。 保寧堡戰略地位,梁份在《秦邊紀略》又說“平地起堡,無險可守,本已於軍不利,加之作為本來是水澤之區、牛羊銜尾的豐腆之地,由於沙漠南侵,以至於"游水漸涸",到了馬無所飲的地步。這種惡劣的自然環境,生存尚難,況屯兵乎?但其地理位置卻很重要。因為它與常樂堡是控制歸德、魚河大川(無定河)的要衝,是整個雕陰上郡的屏障。” 明朝萬曆年間,劉敏寬在其著名的軍事策論《榆鎮中路論》中說,它不但是榆林鎮的近衛左椅角,其或守或失,關乎到整個“雕陰上郡”的安全。 保寧堡雖建在平地,但其在軍事上有著重要的位置,明王朝對其修與廢曽有過幾次爭論。保寧堡廟會秧歌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傳統形式,成為榆林民間藝術的代表之一。

9、歸德堡 歸德堡位於榆林城南40裡的歸德堡村,為明代延綏鎮長城沿線三十六營堡之一,屬中路榆林道管轄城堡。2011年歸德堡古城被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清道光年《榆林府志·卷六》記載:“明成化中巡撫餘子俊建,在半山半川,週二裡六十七步,南北門二,樓鋪一十五座,系腹裡中地。嘉靖十九年(1540)增筑西關,在居都伯言寨的基礎上建堡,嘉靖年間築關城,萬曆五、六年(1577、1578)重修,高三丈”。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知縣徐元弼請修。明代該堡屯駐軍丁408名,配馬、騾117匹,設操守、坐堡、把總各1員。清康熙年屯駐守兵50名,設把總1員統轄。

榆林古城的歷史與文化 作者:王富春

歸德堡建在三面環溝,一面依水的獨立山樑上,地勢東高西低,呈半山半川分佈,平面形似簸箕形,上小下大。其西臨西包公路(西安―包頭),再西為榆溪河。城垣輪廓清楚,周長1324米,面積約90000平方米。東城垣長184米,底寬4.5米,頂寬0.6-2米,牆體外高4.7-6.2米,內高1-5米,夯層厚7-15釐米。牆體外壁較為平整,內側與城內地面成坡狀,周圍散見磚、瓦、石殘塊。東城牆中部設東門,外築甕城。東門僅存豁口,寬6.6米,南邊殘存三層包石,厚0.75。米。豁口兩側牆體高4.5米。甕城東西15米,南北26米。牆體殘存北牆、東牆,外側殘高5米。甕城向南開門,城門及整道南牆均無存。北城垣長410米,東段180米呈直線分佈,牆體保存較好,頂寬0.8-2米,牆外高1.5-5.6米。西段保存較差,斷續殘存,部分因村民取土而今餘外包基石。北牆西端建有水門,保存完好。北牆東段建有馬面一座。水門洞通長6.6米,磚砌二批二券券洞,厚0.8米。洞內壁下砌三層砂石塊,高1.1米,上部砌磚,磚石風化剝蝕特別嚴重,洞口寬1.36米,高1.8米。水門洞頂部鋪砌灰碴防水層。磚長38.5、寬16、厚9釐米。水門北邊的排水坡寬2.6米。西城垣破壞不存。南城垣殘長180米,西段破壞基本不存,東段180米保存較好。殘存牆體底寬5米,頂寬0.5-2米,牆外高2-6米,內高1-2米,黃土夯築。南牆上中部原建南門,外築甕城,現無存。距城東南角101米處建有馬面一座。歸德堡城垣四角原建角臺,現殘存東北角和東南角臺。東北角樓臺體向東突出牆體7米,向北突出牆體5米,邊長9米。頂部突出牆體4.3米,邊長4.3米。東南角樓臺底部向東突出牆體2米,向南突出牆體5米,東西邊長8米,南北邊長9米。頂部突出牆體3.米,東西邊長4.8米。在城西南100米處建有護城樓,城外路西有一清代小廟,城內近年恢復了城隍廟、娘娘廟、戲臺。城牆包磚在二十世紀70年代被拆,用於村民蓋小房、院牆、豬圈。 歸德堡在明、清時期為榆林至西安的主要驛站,據清代《榆林府志•卷二十》驛傳:“榆林縣,常樂堡正站,牛角灣、建安、縣城、歸德四腰站。驛馬八十三匹,歲支銀二千五百三十九兩零,外備銀一百六十五兩零,馬伕四十一名。”明末的闖王李自成,青年時即為驛卒。民國《延綏攬勝》記載,李自成“二十一歲應銀川(米脂)驛馬伕,因挾弓矢,習騎射,時供郵傳”。 歸德堡扼榆溪河孔道,地理位置重要,在1949年初春為“紅白拉鋸”地帶,從此地以北到三岔灣,是國民黨軍隊防區(簡稱白區),當時駐守三岔灣的是雜牌軍“別動隊”,隊長馬維周(1949年後“鎮反”時在西安處決),白天盤查行人,晚上深恐解放軍偷襲,分散於三岔灣東邊的大王廟溝、徐家窪、趙莊等地小村內,這就使夜逃歸解放區的國民黨軍政人員有了越境之機,當時想南逃的大都是關中道人。歸德堡以南至魚河堡是解放區(簡稱紅區),有解放軍小分隊巡邏,因此歸德堡成為兩軍往來的警戒線,解放區人民政府在這裡設立一個查訪站,查訪過往行人的身份和動向,特別是從榆林城(白區)逃跑出來的國民黨軍政人員,只要過了歸德堡就安全了,從這裡護送到鎮川,一路食宿由查訪站工作人員負責。

二、榆林的古建築

中國古代建築,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光輝的成就。從陝西半坡遺址發掘的方形或圓形淺穴式房屋發展到現在,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這是中國古代建築在建築結構上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因為中國古代建築主要是木構架結構,即採用木柱、木樑構成房屋的框架,屋頂與房簷的重量通過樑架傳遞到立柱上,牆壁只起隔斷的作用,而不是承擔房屋重量的結構部分。“牆倒屋不塌”這句古老的諺語,概括地指出了中國建築這種框架結構最重要的特點。 榆林現存古建築多屬明清時期,它們體現了我們祖先優秀的建築藝術和聰明才智。如城內明清六樓八牌樓、明代梅花樓、凌霄塔、古塔寺塔、鎮北臺和款貢城等。

榆林古城的歷史與文化 作者:王富春

1、文昌閣 文昌閣俗稱四方臺子,位於榆林古城大街南門北100米處,北為萬佛樓。據清道光《榆林府志》記載:“文昌閣在南城街,乾隆十九年(1754)建,嘉慶十五年(1810)邑舉人葉沅等重修。” 1951年以妨礙交通為名拆毀,2005年在原址上覆建,2007年文昌閣被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樓為十字歇山重簷三滴水木構架建築,為仿新明樓造形,全木結構,4基墩間為大街十字相通,高19米,臺明為四座長寬均5米的正方形,高1.1米。二十八根簷柱、金柱立於臺明之上,一層為文昌殿,二層為魁星殿。頂層簷下懸葉蘭書“五星會垣”匾,中層懸葉霖(葉蘭子)書“天下宗師”匾,底層懸葉沅(葉蘭孫)書“文昌閣”匾。祖孫三代墨寶薈萃,彌足珍貴,吸引了眾多文人雅士聚集於此,被人們傳為佳話。1938年春的保衛大武漢時期,政府號召捐款、捐物,支援抗戰。榆林城愛國鐵匠劉振德,渾號“劉鐵錘”,動員老伴將苦心積蓄的200塊銀元及一對金耳環捐獻國家,榆林專員兼縣長富文,報請陝西省政府及武漢國民政府予以明令嘉獎外,還在文昌上懸掛“深明大義”木匾一塊。民間流傳文昌和魁星都為主管人間文運大事的神祇,備受文化人學士的尊崇,文昌閣的興建,反映出了當時榆林士庶重視文化的風尚。文昌閣同時又是榆林民間傳統的泥娃娃會場所,每年寒食節起,舉行為期三天的集會,古城的手工藝人紛沓前來聚集在古樓周圍,展銷各自的做工,各類手工藝品琳琅滿目、美不勝收。以眾多的泥塑工藝品為主體,另有名目繁多的各類木製、陶製、鐵皮、布藝等工藝品,令人賞心悅目。古城內外群眾扶老攜幼,爭先恐後前來趕會,人們徜徉於藝林之中,選購商品,回家裝飾居室或者饋贈親友。地方風味小吃供遊人恣意品嚐,會場內熱鬧空前。

榆林古城的歷史與文化 作者:王富春

2、萬佛樓 萬佛樓位於榆林古城大街文昌閣北500米處,北為新明樓。因其樓上放置萬尊銅佛像而得名。1982年萬佛樓被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萬佛樓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樓建於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據《榆林府志•卷八》記載:萬佛樓“在南城街,康熙二十七年建。”民國五年(1916)六月,上層木閣被焚。民國九年(1920),陝北鎮守使井嶽秀捐銀倡修。據碑刻《重修萬佛樓碑記》記載:“幸蒙陝北鎮守使井公崧生,來鎮是邦,首捐銀洋壹佰元,倡議近築。凡景內之文武官員以及紳商士庶,翕然景從,捐資襄助。而重修之議遂定。非畫小樣無以奠厥基也。於是選擇工匠楊國棟、楊鳳山等丈地繪圖;非得大木不能勝其任也。於是委託會商,遠方購運。然工程浩大,苟監理之不得其人,又無以經營締造,督促其進行也。於是延請尤君之英、喬君之和、師君紹亭、張君樞垣、王君善寶,不辭勞瘁,始終其事。開工於民國九年孟夏,告成於十三年九月,時閱五載”。(附一碑刻錄文8)2005年進行了加固、維修、彩畫工程。 樓為重簷歇山頂三層磚木結構建築,屬承臺上建二層樓閣。承臺,內夯黃土,外砌青磚,東西長18.4米,南北寬29.6米,佔地面積544.64平方米。磚砌拱券洞門,南、北洞為大街通道,東、西洞為萬佛樓巷,樓南面的東券洞置磚踏步,可達樓上,在樓東院西北處設磚砌樓梯經天橋,可入樓東小門。樓上第一層分為南、北兩院,南為孔雀明王殿,北為觀音殿,簷柱圍廊,通面闊15.24米,通進深14米,建築面積426.72平方米。東、西各有硬山式三楹配殿,南院東廂房面闊7.78米,進深4.56米,建築面積35.48平方米。北院東廂房面闊7.68米,進深4.17米,建築面積32.08平方米。二層為通殿,樓內分層放置20公分佛像近萬尊。樓上保存有清代木雕、彩畫,有著濃郁的地方特色。 萬佛樓每年古歷五月二十五、六月十九日為傳統廟會,樓上依例作佛事、諷誦經文。樓下唱戲,笙鼓盈耳,仕女如雲,為榆林仕女四大集會之一。萬佛樓在節慶之時舉辦過書展和說書活動,樓下也經常舉辦燈會和鬧秧歌等文化活動。乾隆年間(1736―1795)萬佛樓南的定慧寺,有個大和尚法名心初,每逢去北京受戒,就到萬佛樓商討佛事,雖然近在咫尺,仍然乘坐八人抬的大橋子,有旗羅傘扇在前開道。當時民間老百姓流傳民諺說:“裝模作樣,抬到萬佛樓上”。用來諷刺心初大和尚的形式主義。老榆林農曆六月十九日是觀音菩薩聖誕,民間習慣吃西葫蘆炸豆腐,相沿成俗,現在成為當地一道名菜“羅漢菜”。 萬佛樓雄踞街南通衢,是榆林唯一的一座寺院式大樓,在六樓中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3、新明樓 新明樓又稱南鼓樓、新樓、星明樓,位於榆林古城大街中心,北與鐘樓,南與萬佛樓遙相對峙。1992年星明樓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樓創建於明嘉靖年間(1506―1521),據1996年《榆林市志》引用明萬曆三十五年鄭汝壁、劉餘澤《延綏鎮志》載:“嘉靖中,南城初闢,一刀鬥不及更漏稀聞,眾議創樓一座,以為傳警打更之聽。”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 清同治十三年(1874)、光緒年二十七年(1901)均有維修。1956年、1983年有修葺。2004年被山西籍大貨車撞壞樓南額枋、簷柱,樓體向西傾斜。2006年榆林市政府出資146萬元,對樓抬升基礎、落架大修。 樓為十字歇山頂重簷三滴水三層木構建築,東西長16.58米,南北寬17.14米。佔地面積288.66平方米。一層高6.27米,二層4.6米,三層高4.6米,頂部高4.53米,通高19.5米。樓基分四墩,分別用大青石砌築,基墩間寬3.4米,成十字通道,通道接南北街道,每基墩豎7根巨柱,共28根支撐全樓,基中各基墩內角由4根巨柱直通第三層樓的平枋,4平枋相銜構成主體框架。據說建樓時取古代天文星象二十八宿和四大金剛之意設計。樓底層、二層面闊外觀均為三間,三層收進一間,二、三層腰簷設平座欄杆,樓頂為十字歇山,重簷三滴水,四角攢脊向正中寶頂形成四面八角,歇山頂山花作博風、懸魚,十字脊脊獸,作四龍盤於脊端,屋面,各層樓簷均用黃、綠琉璃瓦獸脊布面。每層樓閣斗栱舉架,形成伸展飛簷,逐層收縮,四周外廊環繞,木欄相圍,雕花雀替,欞花門窗。斗栱各層都是七踩,外跳為七踩下昂,裡轉為七踩三翹,底層明間平身科作三連鴛鴦斗栱。

新明樓建築奇巧壯觀,造形優美,獨樹一幟。清光緒元年版劉厚基《圖開勝蹟·卷五》“重修新明樓碑記”載:“榆城之樓著名者五,新明其一焉。建扵前明,規模宏敞。八柱撐霄,四簷蔽日,巋然當道,信足以壯觀瞻而增氣象。”(附二碑刻史料8)新明樓上原來供奉的什麼佛?據樓的一層樑上額墨書題記:“大清光緒二十七年,重修黑虎靈官殿、補修三清殿”,又“新明樓世尊裝金記”載:“新明樓者,近控市廛,高凌霄漢,屹然危立三百餘年。上奉古佛三尊,金身丈六。”(附二碑刻史料9)可知新明樓上原為三佛殿。2004年8月,在維修樓時發現一塊木碑,長43釐米,寬22釐米,厚2釐米,墨書“修建新樓匠作碑記,陳繼先。木匠山西汾州府平洮縣王谷裡劉貴學,男劉大剛。山西太原 府李會、陳孝思。汾州府□匠李士、郝夫福、李大付、李登、李三用。劉貴孝雕龍頭。萬曆肆拾捌年季秋吉日立。” 右上方書“此木碑於同治十三年重建方得知其當初姓氏先前並未知曉創建緣由。”可知新明樓在明萬曆四十八年、清同治十三年有過重修。民間傳說,清代新明樓一度向西傾斜,萬佛樓寺僧普同(俗姓慕人稱慕官府)出外化緣,後請木匠大師李申提重修,將樓端正,郡人贊曰:“慕官府不怕,李申提膽大。” 現三樓內存有明代泥金魏忠賢銅像一尊,高2.03米,胸寬1.30米,像背後下部殘缺一大塊。魏忠賢明末宦官,自稱九千歲,在明代天啟六年(1626)六月至天啟七年(1627)八月,“閹黨”在全國大興建魏忠賢生祠,全國達四十餘所。有專家認為,天啟七年(1627)五月,延綏巡撫朱童蒙,將新樓改作魏忠賢生祠,並鑄造魏忠賢銅像置於樓上,將樓改名“祝恩祠”。八月,天啟帝崩,崇禎帝即位後剪滅魏忠賢及黨羽,立即命令全國拆毀魏忠賢生祠。由於榆林地處邊關,政權更迭,天災人禍,當時的統治者難於追查魏忠賢生祠情況,當地官員又摧毀了魏忠賢造像上的冕旒,背後的銘文,所以這座魏忠賢銅像被人們誤認為佛或玉皇大帝而存留至今,成為全國僅存的魏忠賢銅像。 筆者認為,明天啟七年(1627)五月,延綏巡撫朱童蒙,將魏忠賢生祠建於榆林城內西南的龍泉寺內(市一毛)。據1945年曹穎僧《延綏攬勝》記載:“有明天啟一代,值權閹魏忠賢當國,奸佞黨羽遍佈天下。延綏居九邊之一,鎮撫大員均系魏之心腹。梟張獍毒,罔不趨其極端,並慫恿疆吏,與魏建立專祠於各地。此時延綏巡撫朱童蒙與魏至戚,強徵榆林民宅,建魏忠賢淫祠於今之西城龍泉禪寺。其塑魏之像,琉冕龍服,居然分等帝王。”1924年陝北鎮守使井嶽秀,把龍泉寺改為國民黨二十二軍修理槍械的修械所(當地百姓俗稱“炮廠”)後,將魏忠賢銅像移於新明樓上。

4、鐘樓 鐘樓坐位於榆林古城大街中段,南與新明樓毗鄰,北與凱歌樓相望。2000年鐘樓被公佈為市(榆陽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鐘樓被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樓的基址原是清康熙年間,為紀念遠征緬甸陣亡的雲南總兵段騰龍而建的一座四柱三門木牌樓,民國十年(1921)牌樓被火焚燬後,榆林士紳白伯英、郭維藩等商議決定,在原牌樓舊址為陝北鎮守使井嶽秀修建“井公祠”。同年7月破土動工,次年(1922)7月落成,取名“長春樓”。樓內原擬放井之銅像,此事被陝北在京人士得知,在天津《益世報》上予以揭露。屈於社會輿論壓力,設銅像事遂被取消,只在樓上置放大的井嶽秀照片,下設供器,命名“鐘樓”。井去世後,每年春節和井的生日,國民黨八十六師駐榆官兵齊集鐘樓內向井遺像致祭,地方各界人士同去祭奠。1949年,榆林和平解放後,鐘樓上井的掛像,牌位才被撤除。鐘樓在“文革”期間還一度改叫“東方紅樓”,並將外牆刷成了紅色。解放後,榆林的第一個廣播站,電臺就設在鐘樓。“文革”中改名為東方紅樓。

樓的建築形制為中西結合式,包括承臺共分四層,通高22.1米,南北長20米,東西寬14.8米,佔地面積296平方米。城臺為青磚砌築,南、北、東、西中部均有拱洞,南、北洞大於東、西洞,為通街之道。一層四面門洞上嵌石匾,均陰刻楷書四字,南面“南控烏延”,上款“民國十年建”。北面“北臨雁塞”,下款“辛酉菊月創立”。東面“駝峰險峻”,西面“芹水流芬”。二、三層為仿西式建築,內為樑架結構,西側置木樓梯可通上下。樓南、北兩面四角挺出成八字形牆面,各有4根水磨圓磚柱,樓面邊飾貼塑磚雕花卉圖案,四面均有歐式門窗。二層南北長16.9米,東西長14.3米,三層南北長15.2米,東西長13米。南、北門外各有閱臺一個。二層南北券窗磚匾刻兩字,南面左“平邊”,右“挹清”。北面左“頤芳”,右“擁翠”。三層南北門、券窗上磚匾刻兩字及楹聯一幅。南面門上磚匾“萬流仰鏡”,券窗上磚匾左“臨風”,右“快雪”。楹聯左“浩氣長存河山真壯麗”,右“熱心永在鐘鼓多佳音”。北面門上磚匾“蜚英騰茂”,券窗上磚匾左“得月”,右“凌雲”。楹聯左“千里峰煙都從眼前過”,右“萬家燈火盡在望中來”。樓上對聯、匾額均系榆林著名書法家李棠,白介徵所書。四層建重簷八角亭,磚砌花欄牆,亭南北長5.93米,東西寬5.9米,內懸大鐵鐘一口,為城區報時之用,抗戰期間又為民眾報警、防日本飛機空襲。樓東側設大門,有折轉臺階與磚建拱橋可上樓。

鐘樓曾供祀的井嶽秀其人,1917年被黎元洪任命陝北鎮守使,在其後近20年一直駐榆獨掌陝北軍政大權。他在政治上反對共產黨,但在經辦地方教育、工商事業等方面有一定建樹。 5、凱歌樓 凱歌樓位於榆林古城大街北段,南與鐘樓毗鄰,北與鼓樓相望。2007年凱歌樓被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凱歌樓原為二拓榆陽時的南門懷德門,明正德十年(1515)武宗帝來榆時曾住此樓,改稱太乙神宮。明代正德年間,地處蒙漢交界的九邊重鎮的榆林,由於元蒙殘餘貴族勢力經常南侵,所以戰火不斷。到了正德末年,當時的延綏巡撫姚鏌率領大軍擊敗了入侵的蒙古軍隊凱旋而歸,在懷德門前舉行了盛大的祝捷儀式,便改懷德門為凱歌樓。以後在每一次邊塞戰爭結束後,往往在這座樓前舉行祝捷、獻俘、慶功等活動。在明崇禎十六年(1643)李自成起義軍攻破榆林,將明朝撫邊將軍馬應舉殺掉後,把他的頭顱懸掛在凱歌樓上示眾。 凱歌樓始建於明弘治五年(1492),為重簷歇山式兩滴水三層磚木結構建築,基層樓臺高7米,南北長30米,東西寬28.1米,承臺設券洞貫通南北,中間為通南北街道的磚拱樓洞,洞北左右手連建窯洞2孔,洞南東側連建窯洞2孔,洞南建貼牆牌樓一座。西基臺內設磚砌踏步可達檯面,其上建有重簷樓閣一座,琉璃瓦歇山頂,南北各出捲棚頂抱廈三間與主體勾連相搭混為一體,二層東西側各建廂房,分成南北兩院,南院豎立木牌樓l座,樓院四角建鍾、鼓亭,東西相對。凱歌樓各建築雕樑畫棟,:五脊六獸筒瓦布頂,富麗堂皇,具有很高藝術價值。原樓南洞口上刻有“古懷德門”四字。“文革”中改名為團結樓,惜於1975被拆毀。2005年復建。 6、鼓樓 鼓樓位於城中大街與人民路交匯處,其南凱歌樓。明成化年後期創建,清康熙年(1671)維修。2007年鼓樓被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樓建於明成化九年(1473),平時用來向城區報時,每遇戰事,又擊之報警。此樓造型奇特,國內罕見。為重簷歇山式兩滴水三層磚木結構建築,南北長22米、東西寬21.8米、通高18.5米。十字拱券洞承臺,承臺上正中建歇山式二層磚木結構樓閣,東西四角各建有二間配殿,南北廊道相連。南院木牌樓一座。臺基東、南、西、北居中有四門洞開,洞頂磚拱平行,彎度一致,不留稜角,中央部位用四塊大磚扯連封頂,為國內外古建築專家所稱奇,門洞上方均有匾額鑲嵌,東為“駝峰”,南為“譙樓”,西為“芹水”,北為“更聲”。臺基之上建有二層廡殿頂大木樓,各層四面出明廊,斗栱舉簷,樓頂為十字歇山,四角攢頂向正中收脊。木樓東西兩側建有捲棚頂式廂房配殿,分南北兩院。南院有精美四柱三門木牌樓一座,正中門額南刻“千古無雙”,北刻“裕國富民”。大樓一層祀3米高銅鑄武財神像,樓西南有暗洞設木梯可達二層,遇有邊警和匪患時木梯被抽;二層祀銅鑄速報神,南簷中部懸有“永鎮北方”大木匾。“文革”中改名為人民樓,1975年因嫌鼓樓影響交通而被拆除,2005年復建。 7、梅花樓 梅花樓位於榆林城內普惠泉西南的山丘上,為明代壽寧寺的藏經閣。據清《榆林府志》記載,壽寧寺原為唐、宋時的天界寺。又明馬希龍《延綏鎮志》榆林重修壽寧寺碑記:“粵壽寧寺,自唐人築受降城,收復河南地,乃榆中與麟、宥諸州皆封屬也,寺於時建焉,歷宋抵金、元,皆沒於虜。”(附二碑刻史料11) 壽寧寺始建於明正德年間(1506―1521)。據院內乾隆十年(1745)碑刻《修築西崖碑記》“是寺也,創自先朝,代有修建。乾隆三年,忽然地震,西崖崩塌南北數十丈,上下幾十尺。住持僧園訓及德至、宗桂記率許久,設法調處,持薄匍匐,□籲有眾,隨念施捨,數月而告竣,茲當勒石,以志不忘。”(附一碑刻錄文9)現寺內僅存明代梅花樓一院,由梅花樓及東、西廂房組成。梅花樓坐北向南,為重簷歇山頂式二層磚木結構建築,一層主體建築為一孔三間磚砌枕頭窯(原為十八羅漢殿)。東西山牆各設耳室一間,東山牆後部開門內設磚砌踏步通達二層。通面闊17.32米,通進深12.2米,高4.5米,建築面積422.61平方米。簷柱圍廊,明、次間雕花雀替,12根廊柱各柱距3米,石質鼓形柱礎,屋簷為綠琉璃剪邊。二層為三間磚木結構建築(原為藏經閣),歇山頂,琉璃剪邊屋面,有懸魚。後牆、兩山磚砌,明間四扇門,簷柱圍廊、設有圍欄,東西10.24米,南北5米,廊深2.8米,18根立柱環列。民間傳說在梅花樓下有硃砂洞,其深莫測,直通榆林城北紅石峽,宋與西夏戰爭時期,為西夏國的轉兵洞。1984年維修紅石峽時,在門樓北20米處的石崖下,有一石洞通向東南,不知其有多深,後洞口用塊石封堵。二者有無聯繫,待後者探尋。 2004年由筆者負責對梅花樓進行了維修,掲瓦亮椽,更換糟朽,挖補磚牆,按照原來琉璃脊獸定製燒成,恢復屋面。2006年翻修兩廂,油漆彩畫,在山崖處填置石欄杆,使這一古蹟又放異彩。 1985年梅花樓被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梅花樓被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梅花樓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8、凌霄塔 凌霄塔位於榆林城南榆陽橋東山埠上,為延綏鎮布政使陳性學創建於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原屬榆陽寺中之塔,寺毀於清同治年間(1862―1874),唯塔獨存。1982年凌霄塔被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凌霄塔被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凌霄塔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塔為樓閣式八角形磚石結構,共13層,通高29.3米,底座邊長4.2米,周長33.6米。一層下砌條石,西北面、東面各設一拱形門,八面額上均有石質陰刻橫匾,“乾清”、“坎曰”、“艮止”、“震發”、“巽順”、“離明”、“坤寧”、“兌悅”。1-5層磚雕仿木斗拱,平身科兩朵,角科磚雕挑木飛椽,懸銅風鈴;二層以上每層開4個券洞窗口,層層錯位;從一層登磚砌臺階可達第三層,以上設木樓梯達頂層。頂覆琉璃瓦,上置琉璃蓮花寶頂。故有“南塔凌霄”之稱,為榆林“八景”之一。

從榆林的風水角度上講,鎮北臺是龍首,榆林城是龍身,凌霄塔是龍尾,凌霄塔也是榆林城的鎮城之塔。從軍事角度上講,它又是榆林城南的制高點。1947年下半年,為調動國民黨胡宗南集團主力北上,將敵牽制在陝北地區,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彭德懷集中我軍第一、二、三縱隊及新四旅、教導旅等部,第一次攻打榆林,8月7日除凌霄塔外,敵人都被掃清。10月27日,我軍一縱358團、獨一旅、六縱第771團第二次攻打榆林,凌霄塔為敵86師第257團團長高凌雲負責防守。31日攻克凌霄塔區,戰鬥異常激烈。2004年由筆者負責維修該塔時,發現塔南面有大量子彈孔,孔內有許多彈頭,五、六層窗口被炮彈炸成大豁口,還在牆體坍塌處清理出一枚未爆炸的炮彈。 近年榆林信士、群眾集資恢復了塔內佛祖、觀音菩薩像,為塔又增加了一大景觀。2011年3月8日,我們一行3人調查該塔時,看門老劉說凌霄塔上空經常出現七彩光。中午近12點,晴空萬里,無風少雲,只見凌霄塔上空的太陽周圍出現七彩光芒,奇異後用照片記錄。

10、鎮北臺 鎮北臺原名款塞臺,位於榆林城北9裡的紅山上,為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四月至次年七月,延綏鎮巡撫塗宗濬,為保護設在其西蒙漢互市的紅山市,修築成明長城上最大的軍事要塞,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和“萬里長城第一臺” 之稱。與鎮北臺東西相連的長城,為明成化十年(1474)延綏巡撫餘子俊所修的大邊長城,全長1770裡,沿線築有36營堡,兵馬眾多,防守嚴密。按《明會典》:延綏居九邊之一,地當蒙套,防禦衝要,當時經制官兵計五萬五千三百七十九名,馬、駝三萬三千一百匹。

原寶雞師範學院教授彭曦認為,鎮北臺具有戰國秦長城沿線,利用山峁山樑分層多級塹削的特點,這在明代長城是不見的,應為戰國秦長城墩臺遺址。鬱進新主編《長城》一書,也認為鎮北臺是戰國秦長城明代重修的產物。 鎮北臺建於款貢城的西南部,平面呈正方形,外砌磚石,內夯黃土,疊四層逐層遞縮修建,總高28.5米,總佔地近5056平方米。第一層為基座,四面圍以牆垣,北牆長82米,南牆長76米,東、西牆各長64米。內牆高5.5米,外牆高10米,外置垛堞,內設女牆。東牆南側置城門,東南內側設磚鋪斜坡馬道,南牆與明長城相連。一層城牆內的東、南地面可見10餘間建築基址。第二層高16.5米、周長130米,進深5米。臺南牆中開設券洞,磚砌石踏步直通三層,券洞橫額題刻“嚮明”,為塗宗濬所書,北面題刻“鎮北臺”(已毀),現三字為當代書法家魏傳統所題。第三層高4.l米,周長88米,進深3米,臺東外砌磚石踏步達四層。第四層高4.4來,周長35.44米,頂層臺面積225平方米,四邊各進深2米,正中原建磚木結構瞭望哨棚一間,清末坍塌。各層四面圍以女牆,置垛口,上有望孔、射口、懸眼,臺地面鋪設青磚海漫。 鎮北臺建築的名稱、用途,我們從明馬希龍《延綏鎮志·卷八》中得知,“臺頂廳三楹,左右廂房各一。臺下正廳三楹,東、西廂房六楹。儀門一,東、西角門二,大門房三楹,煖房、庖廚、夷貨庫、撫夷廳、宰牲房內外各具。” 款貢城,與鎮北臺同期建成,平面呈長方形,為蒙漢官員進行洽談、舉行納貢儀式的場所。據資料記載,蒙古入貢的辦法,每年蒙古族派出不超150人的貢使,其中只許60人入京,90人在邊境等候。貢馬每年以500匹為限,分為上、中、下三等,按等給於馬價,准許貢使以所得的馬價購買繒布等物品。在款貢城的周邊,原盛產專治老年慢性氣管炎的中藥材冬花,因其個大,色豔,質量高,成為冬花中的珍品,款冬花由產地而得名。 2005年在款貢城發現了兩個北城門遺址,在距東牆30米、90米處,城門南北長9.1米,東西寬4.6米,為磚石構造。2011年3月,我們對再次款貢城進行了實地測量,北牆長145米,東牆長150米,東南角有角臺,西牆長90米,南端與鎮北臺相連。牆底寬8米,殘高5米。2000年前後,在鎮北臺北側的長城線上,榆林的民營企業家黃瑜、張曉琳、尚建國每人捐資十餘萬元,各修復了一個敵臺。1982年、1990年省政府兩次撥款20萬元對鎮北臺進行維修,近年臺南新修了廣場、文管所等。1982年被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鎮北臺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鎮北臺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榆林的古寺廟

寺廟建築起源於古印度的寺廟,中國從北魏開始興盛起來。這些建築記載了中國封建社會文化的發展和宗教的興衰,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中國古人在建築格局上有很深的陰陽宇宙觀和崇尚對稱、秩序、穩定的審美心理,在佛道寺院中融合了中國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仍然是平面方形、南北中軸線佈局、對稱穩重且整飭嚴謹的建築群體。1、戴興寺 位於榆林城內東邊的駝峰山上,“駝峰擁翠”為榆林八景之一。寺建於明正德十年(1515),原為延綏總兵戴欽家祠,後舍為寺廟。原大門上懸有其後裔戴瑞徵所書木匾“戴興寺”三字,現匾為1985年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書。戴興寺於南北相鄰的洪濟寺、圓覺寺、香雲寺和老爺廟組成古建群,俗稱“四寺夾一廟,雲天出紅霞”,在東北有大庵,在東南原有劉公祠(清延榆綏總兵劉厚基祠,1988年被拆毀)。1985年戴興寺建築群被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戴興寺古建群被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戴興寺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戴欽,據清代《榆林府志•卷二十五》記載:“戴欽,綏德人,以都督僉事鎮守榆林,文武兼資,功能並著,所歷各邊敵遠遁,士卒悅服。按戴欽以後遷居榆林。”在榆林城後水圪坨中巷14號建有府第,為三進院式。《明史•卷十六》武宗:“十三年(1518)冬十月戊辰渡河,己卯次榆林。十一月壬子次綏德幸總兵官戴欽第”。《延綏攬勝》“武宗十三年(1518)己卯,幸榆林。翌年至綏德,幸總兵戴欽第,納其女,駐天寧寺,敕賜佛藏全部,大加修理,鑄碑誌其盛。二月,至榆林納總兵馬昂女弟(妹妹),寵冠一時,並賜第京師。”又“延綏總兵戴欽、戴春、戴延春,則以皇戚而躋身太師。”戴氏一門從此聲威顯赫。

洪濟寺,據《榆林府志•卷八》記載:“在大興寺北,明萬曆年建。”東西長18.5米,南北寬55.5米,佔地面積854平方米。北房三間為觀音殿,新塑千手觀音。西房二間,原為戴欽家祠,立牌位供奉戴氏祖先。彌勒殿為正殿,座東向西,單簷硬山磚木結構,面闊三間,8.54米,進深8.04米,建築面積68.66平方米。殿內存有明代木雕駝峰、穿插枋及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教法持維”木匾和同治十三年(1874)石香爐一個,特別是殿內存有一尊明代泥塑彌勒佛,通高1.95米,形像生動,屬難得的藝術精品。

大庵又稱觀音庵,據《榆林府志•卷八》記載:“在洪濟寺東北,明萬曆年建。”東西長45米,南北寬30米,佔地1350米。為一進二開四合院式,大門座東面西,寬2.5米,深3.8米,高4米,雕花雀替。隱壁磚雕雙龍,栱眼壁有浮雕,兩側雕獅子,中雕蓮、梅等花卉。兩院二門磚砌拱券式,磚雕垂蓮柱。南院東三間復建觀音殿,南、北各三間復建文殊、普賢殿。南院為二進式,西院尼姑居住,東院大門座東面西,單簷硬山磚木結構,正殿為娘娘殿,面闊三間,寬9.6米,深7.9米,高4米,廊牆左右各嵌一塊清代碑刻。 老爺廟又稱關帝廟,位於戴興寺東側。據關帝殿內樑架題記:“時大明弘治三年延綏巡撫劉忠創修”,證明關帝廟始建於明代弘治三年(1490)。據殿內樑架題記:“時大明嘉靖五年延綏總兵官彭楧為升三級答謝神恩重修”三清殿重修於明代嘉靖五年(1526)。關帝廟在明代萬曆二十九年(1601)、清代順治、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年均有維修。其中最大的擴建工程在乾隆元年(1736),建成後的關帝廟為三進大院,有三橋四牌樓,原山門設於戴興寺南,有一琉璃雕九龍壁,壁長三丈,九龍盤旋,矯健欲飛,惜毀。現為一大院,南北72米,東西38.3米,佔地2756平方米。中為關公殿,南為過廳,後為三清殿,東、西、有配殿。關公殿為前捲棚後歇山單簷磚木結構,面闊21.9米,深18.4米,高11米,殿前捲棚高6.5米,頂覆琉璃瓦獸。正殿兩墀頭上身,現存有明代琉璃雕刻,過廳存有清代碑刻五方及殘損碑記數塊。2008年在維修關帝殿時,發現了長方形木質墨書題記一塊上書:“西中上,萬曆二十九年(1601)九月十八日立”。

香雲寺據《榆林府志•卷八》記載:“在大興寺南,明萬曆年建。”,東西長67米,南北寬67.5米,佔地4523平方米。寺分魯班殿,七佛殿、三淨身三院,有殿宇38間。正殿面闊16.3米,深10米,高7.4米。供三世佛,座東向西,歇山單簷四出簷廊磚木結構,四面環廊,頂覆琉璃瓦,內壁有彩畫。 戴興寺在歷史上曾多次維修,明天啟七年(1627)首次重修,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寺僧智福再修,光緒八年(1882)復修,宣統二年(1910)寺僧行振會同榆林名士張士立、張士德、胡鼎彝等又重修。明崇禎九年( 1636 )榆林饑荒,曾收容別處僧人 52 名、道士 23 名、尼姑 15 名,在該寺長期供齋度荒,一時聲名遠播。民國十九年(1930),寺僧行寬與地方名人冉心吾、賀明堂、郭式青等倡辦義務“私立戴興寺小學”,為貧寒兒童供書施教,1949年後由政府接辦。1934年10月10日,大公報主編張季鸞回榆,為其父誕辰百週年,其母忌辰三十週年,在戴興寺設位致祭,榆林全城親友和各校師生行禮三日,張為其父在墓前立“三絕碑”。即章柄麟的撰文,於右壬的書法,蘇州吉寶齋的刻石。

“文革”中造像、經書盡毀,寺院闢為榆林糧食二門市。現已全面修復,成一方參禪、旅遊聖地。

2、青雲寺 位於榆林城東南8裡的青雲鄉青雲村朱家溝自然村內,榆佳(榆林―佳縣)公路青雲收費站南側的青雲山上。1985年青雲寺被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青雲寺古建群被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青雲寺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青雲山突兀挺拔,山體向南延伸,山下有一條小河,築有神路276級,順階而上直達山顛,意為“平步青雲”。它與相鄰小山聯為一體,俯視尤如一隻“神鰲”傲首前行,學子登臨小山,則寓意“獨佔鰲頭”。 青雲寺廟群始建於明代,在今寺觀南約1公里的小山顛,建一孔石窯為真武祖師殿。民國八年(1919年)前,當地農民王起圈,在今址募資修建祖師殿三孔,靈官殿東窯二孔,聖母殿西窯一孔,遷真武祖師諸神於此。民國初年,國民革命軍86師進住榆林,在師長井嶽秀(蒲城人)、旅長姜戰奎(蒲城人)等人的倡導下,重新擴建青雲寺院,並邀請國民黨元老於佑壬、陝西著名教育家李業址、陝西著名水利學專家李儀址、陝西美術學院院長王軍餘先生規劃設計,於民國八年(1919年)開工建設,至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竣工,歷時13年。工程由本縣著名木工張福厚、劉鴻謨、楊三虎,畫工萬起運、孫壽山等完成。寺院總佔地面積200餘畝,上下16院,殿堂50多座,住房100餘間,花費銀元13萬之多。抗戰時,著名愛國將領馬占山將軍(東北挺進軍司令)、鄧寶山將軍(晉陝綏邊區總司令)駐榆期間,經常到寺院拜佛誦經。

青雲寺廟群長127米,寬110米,佔地13970平方米。有殿堂298間,鐘鼓樓3對,木牌樓3座,戲臺1座,清風樓1座,萬佛塔1座。各院之間迴廊環繞,曲徑通幽。廟群以“全神廟”著稱,東邊(道教、儒教)以祖師殿為軸心,前後殿宇共分三進,每進又分三院,三排並列,九院相通,寓意“三三出俗,九九成真”。山門三大間,為仿西式建築,正間為大門額題陰刻楷書“範圍天地”,次間為門壁,壁芯四角模製花卉圖案,陰刻草書“福”“壽”,入門進東西為兩院,均有影壁二座,壁芯磚雕二龍戲珠,陽刻楹聯。前院中為倒座樂樓,磚砌太師壁陰刻篆書,額題“普潤澤沾”,楹聯左聯:“韻聲繞樑棟”右聯:“軒態見氍毹”落款民國二十年(1931)。東西為兩層樓建築,下層為磚砌拱券窯式,上層為磚木結構硬山式,有五海龍王、三霄娘娘、觀音殿、四靈殿等,四靈殿左右門壁上分別陽刻“龍”、“虎”、“龜”、“蛇”四個磚雕象形文字,四種神獸也寓意健康、長壽,與山門外“福”、“壽”二字遙相呼應,既有對圖騰的崇拜,又有人們心跡的表白,是中國傳統的宗教文化理念。同時,“祿”、“財”、“運”諸神也是人們追求仕途平坦順利的寄託,這與“平步青雲、步步高昇”之意相吻合。所以,青雲寺廟群又被譽為“福、祿、壽”靈寺。二進院正殿為真武祖師殿,倒座為觀音殿,左右為鍾、鼓樓,鐘樓上懸有明天啟六年(1627)九月二十日大鐵鐘一口,銘文:“欽差鎮西將軍鎮守延綏總兵官賜飛魚服左都督官秉忠……”“榆林衛僧綱司署印都綱官祖德、法弟祖懷、門徒道元、道福。”還有福、祿、財、喜、運諸神和十大名醫、三義廟、東嶽大帝、七十二司等殿。院內東南角,設有全國唯一的五臟六腑殿,是人們為了追求健康、長壽,將人體的五臟心、肝、脾、肺、腎和六腑胃、膽、三焦、膀胱、大腸、小腸供奉為十一位神靈而修建。三進院內有三皇殿、日月光殿、玉皇閣等。西邊(佛教)主要有清風樓、大雄寶殿、藏經閣及講經堂等。講經堂,磚砌拱券仿西式建築,座南面北,面闊13間,長42米,寬20米,建築面積840平方米,堪稱民國時期全國最大的無樑殿。 青雲寺觀整體依山順勢佈局,建築安排疏密有致,顯得氣勢磅礴又莊嚴肅穆。每座主體建築都嵌有磚質匾額,懸掛木質橫匾、楹聯。它的建築工藝,集榆林各類藝術大師製作,使泥塑、彩畫、磚雕、木刻精巧絕倫,又具地方特色。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廟會期間,晉、陝、蒙、寧等省香客雲集,成為民國時期西北地區最大、最優秀的仿古建築群。

3、金剛寺 位於榆林城東南4裡的榆陽鎮金剛寺村西200米處的金剛山上,寺北臨榆陽河,源出鍾家溝水掌,群眾稱龍眼臺,廟梁、寨子峁兩山環抱,岩石嶙峋,山清水秀,民國年名僧西來、善遠等久留該寺,坐禪講經,摩頂受戒。

元朝時忽必烈與蒙哥汗爭奪帝位,將西藏活佛噶瑪巴西安置於金剛山,因活佛化現觀音法門中的靈瑞象,現不壞金剛之身,而得寺名。金剛寺建於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寺內有鐵銘文記載:“前總兵官牛秉忠,榆林衛指揮使牛希麟,男牛承勳,指揮僉事秦文明,百戶崔棟,鎮撫馮世鄉,榆林衛管局趙鳳鳴,信官蘇應科,……。洪濟寺玄雲、仁貴、仁保、玄棟、玄登、玄桂。明萬曆四十八年四月初六日鑄造。李智良、高徐兒”。“南門奴泥溝創建藏經閣金剛寺……。住持僧區深、果□、仁□、真鑑。僧綱司署都剛寬區。西安府禮泉縣金火匠人□改蛟。” 在清代又維修。 寺依山就勢修築,南北100米,東西55米,佔地面積5500平方米;寺坐東南面西北,四合院式佈局,由正殿、南北配殿、過殿、鐘鼓樓和韋陀樓等共34間組成。臺階式通道由溝底直通正殿三教殿,通道兩側排列3層建築,一層距溝底15米,磚砌拱券式窯洞3孔,中為山門,左右為配殿,供四大天王,東西12米,洞寬2.5米,高3米;二層兩側方形平臺有殿宇,供彌勒菩薩,樓上供千手觀音,兩側有鍾、鼓樓。院內正殿為兩層建築,一層三教殿,磚砌橫枕頭窯帶前廊建築,磚砌廊心壁,廊柱飛簷,面闊三間13.34米,進深13.5米,建築面積360.18平方米。供奉釋迦摩尼、孔子、老子。後有四龕,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觀音菩薩。二層樓閣為三佛殿,中供橫三世佛,東西壁各有清代天王壁畫一幅(不清晰)。磚砌橫枕頭窯硬山頂帶簷廊建築,陰刻楷書額題:“普渡”“眾生”,楹聯磚雕陽刻,左聯:“輝映繪霄明日妝成銀世界”右聯:“香波滿鬥瑞煙籠罩碧琉璃”。東配殿供道教十二真人,東北角有福祿壽三星殿。西配殿供十殿閆君,西北角有白龍殿。院中有明、清時期磚砌韋陀樓一座,造形俊美。底邊長1.73米,建築面積2.99平方米。

金剛寺在1929年至1930年間,中共榆林縣委在此召開過黨的活動分子會議。1937年抗日戰爭期間,鄧寶珊將軍任二十一軍團軍團長、晉陝綏邊區總司令,曾在寺西設立司令部,院門有於右壬題石匾“桃林山莊”。鄧思想開明,體恤民情,常邀請榆林名流、士紳吟詩、暢談。先後在這裡接待過共產黨的領導和進步人士,如王震、肖勁光、南漢宸、曹力如、趙壽山、陳奇涵、續範亭和高崗等。1938年12月和1944年12月,鄧在這裡兩次接閱了毛澤東主席致他的親筆信和朱德總司令的函電。信中毛稱鄧為寶珊仁兄,自稱弟毛澤東上。鄧的愛女中共黨員、抗大學員鄧友梅,曾在這裡養病和進行革命活動,病歿後葬於寺側山峁上,鄧為女立碑上書“愛女友梅之墓”。 金剛寺對研究榆林建築史、宗教史和革命史有著重要價值,2000年金剛寺被公佈為市(榆陽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王富春,陝西榆林人,1961年生。1987年畢業於西北大學歷史系文博專業。現任榆林市文物保護研究所書記,文博研究員職稱,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榆林學院政法學院兼職教授,2017年編著出版《中國陝西?榆林四合院》,10年共9部研究專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