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绍兴水乡一道靓丽的风景,探寻绍兴传统工艺——乌篷船

乌篷船是浙江绍兴传统的水上交通工具,一直以来就和水乡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此船因篾篷漆成黑色而得名,也正好印证了古越先民崇尚黑色的传统理念,具有浓郁的越文化特色。它和乌毡帽、乌干菜并称为“绍兴三乌”。

它是绍兴水乡一道靓丽的风景,探寻绍兴传统工艺——乌篷船

关于乌篷船船名的文字记载,最早应该见于南宋着名爱国诗人陆游的所作的《鹊桥仙》一词:“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正是如此,乌篷船便频繁见诸于诗人的笔端,记载大多见于诗句中,如清代的齐召南就在《山阴》一诗中写到:“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等这些都无不反映着乌篷船在当时的使用程度。

它是绍兴水乡一道靓丽的风景,探寻绍兴传统工艺——乌篷船

制作工艺

乌篷船的制作是一项地方传统工艺,一般分为船体、船篷和桨橹三个部分,一般由木质结构制作而成,船身娇小玲珑,船底则取用结实的木板加固,所以很少出现渗漏。如果在船板上铺上草席,可坐可卧,十分便捷。船体的制作需先行设计图纸,确定造型,取优质水杉、松树、香樟、水曲柳等作为制作材料,然后按尺寸画线放样,锯出各个组件进行拼接组装,成形之后,缝隙处还要用油泥灰密封,以防渗漏,再涂上桐油(一般要涂多道),晾干后,再用“乌油”粉刷多次,这便是船体制作的整道工序。

它是绍兴水乡一道靓丽的风景,探寻绍兴传统工艺——乌篷船

船篷的制作则需先用细竹竿弯成拱形,一般有三个拱,以竹丝作底面,中间夹以竹箬,为的是隔热防晒,两边及上下夹以扁竹片,用铝丝扎住所有竹料,一般以冬竹为宜。篷的多少则以船的长度为准,有五扇、七扇、九扇、十一扇不等,一般指的乌篷船多指小乌篷船,以七扇为主。其中固定的叫定篷,活动的篷可以开启,便于乘客上下。

它是绍兴水乡一道靓丽的风景,探寻绍兴传统工艺——乌篷船

船篷扎好以后,再用桐油、猪血、黑粉煎熬成“黑油”涂于篷的外部,使整个船体乌黑透亮,又能防止雨水渗漏,这就是乌篷。最后便是船桨和橹的制作,鉴于乌篷船要靠脚摇橹,手操桨才能行驶,故制作者必须要依据划船者力气大小、手脚长短,量体裁衣,精心制作。

它是绍兴水乡一道靓丽的风景,探寻绍兴传统工艺——乌篷船

所以,桨橹的轻重、大小、厚薄都十分讲究,制作优良的桨橹,划船之人就会得心应手,操作灵便,毫不费力,起到事半功倍的高效率。说到乌篷船的划行技艺,那可算得上绍兴民间的一大传统绝技。在世界范围里也算是独树一帜,船行动力主要靠脚蹬桨,船的航向则是用手掌舵来控制,船行进时,船夫脚、手并用,走河穿巷十分的灵活。

它是绍兴水乡一道靓丽的风景,探寻绍兴传统工艺——乌篷船

乌篷船是绍兴水乡流动的生命,也是绍兴水乡的一道靓丽风景,又是越文化的精灵,它是水乡绍兴的一种象征。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泛舟游玩应该会别有一番风味,荡漾在江南那富有灵气的柔波里,一切烦恼抛之脑后,远离城市的喧嚣、只为心灵找寻一片净土,若遇灵感大发,文章便信手拈来;你不禁感慨下笔从未如此有神,内心从未如此波澜不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