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会风,不妨从站着讲话做起

治理会风,不妨从站着讲话做起

召开会议是贯彻上级指示、安排部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举行会议是工作必须还是形式主义,其中的边界很难厘清。一般来说,明显属于形式主义的会议有:文件、通知可以解决问题还要召开的会议;电视电话会议能够满足需要却要把与会人员召集到一起的会议;小范围能够达到目的却人为扩大规模的会议;可以合并举行却要单独召开的会议;内容相同却要重复召开的会议等等。

为了解决会风问题,很多地方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减少会议频次、压缩会议规模、督查会议纪律等,但会风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不时出现反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看似形式主义难以禁绝,实则官僚主义作风在作祟。

设想一下:除了全局性、法定性等重要会议或小范围研商工作的会议之外,如果领导一律站着讲话、站着报告,效果又会如何呢?笔者看来,至少有三个方面利好:

一、尊重与会人员,昭示会议重要

地方和基层的党代会、人代会,主官站着报告工作已经成为不成文的惯例。这是对宪法、党章的敬畏,是对人大代表、党代表的敬重,它不会降低领导者的高度,恰恰体现出领导者的水平。对于一些设置主席台的会议,领导人换一种姿态站着讲话,以示对与会人员和此次会议的尊重,完全没有问题。传达上级指示、研究突出问题、部署重要任务,到了连领导都坐不住的时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人都有同理心,领导不辞辛苦站着讲话或报告,与会人员怎么好意思玩手机、乱走动或者交头接耳讲话呢?这起码要比电视录相、随机点名来督查会议纪律的效果要好的多。

治理会风,不妨从站着讲话做起

二、压缩会议时间,增强会议效果

科学研究表明:站立状态会促进选择性注意,注意力保持让人反应更快,做出正确判断所用的时间更少,而成年人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不会超过90分钟。也就是说,站立保持一定姿势,需要注意力高度参与,更有利于领导发表真知灼见;站立姿态是一种压力状态,压力条件下人会潜意识地希望尽快摆脱,这样可以有效缩短讲话时间;与会人员集中精力听会,可以更好理解和领会会议精神。因此,相对于领导坐在主席台上发表长篇大论,站立姿态会促使领导者更加集中于主题,不会导致随意发挥而偏题跑题,听会人员全神贯注,也不至于感觉太累,更好促进会议达到预期效果。

治理会风,不妨从站着讲话做起

三、树立亲民形象,大兴务实之风

领导者站着讲话,看似只是一个姿态变化,实际上却缩短了与听会人员的心理距离。领导者降低了职务重心,群众就会感受到亲近,领导者不是“官老爷”做派,对于树立平等低调的公众形象大有裨益。领导者站在发言席上,不照本宣科,而是要言不烦、长话短说、挥洒自如,辅之以手势等肢体语言,和与会人员进入积极的互动状态,一定会增强讲话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少讲多余的废话,少讲正确的套话,少讲无用的官话,以上率上,以身作则,形成惯例,一定会促进一个地方或单位务实之风的转变。

治理会风,不妨从站着讲话做起

作风建设无小事。压缩会议规模、减少会议频次、督查会议纪律等,之所以不能解决会风问题,就是因为没有找到“官本位”这个病根。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本身就是官僚主义。祛除“四风”痼疾,未必需要雷霆万钧,更多是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这个意义上说,治理会风,不妨从请领导站着讲话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