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诺:这个世界在变好吗?

李一诺:这个世界在变好吗?

本文根据盖茨基金会首席代表李一诺在2018乐天行动派公益盛典的主旨演讲编辑整理。

在开始演讲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三个问题:

第一,在全球30岁以下的男性获得平均在校学习时间是10年,同年龄段的女性获得了几年?

A.9年 B.6年 C.3年

第二,全球1岁儿童获得疫苗注射的比例有多少?

A.20% B.50% C.80%

第三,在过去20年中,全球的极端贫困人口数量是什么样的变化模式?

A.几乎翻倍 B.几乎没变 C.几乎减半

这些问题是Hans Rosling提出的,他是北欧的统计学家,一直致力于让数据唱歌跳舞,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能力。他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中,致力于把关于人类整个发展的大数据用一幅幅图景呈现给全世界的人们。在“FACTFULNESS”(《真相》)一书中总结了他的很多分析和研究。2017年他去世了,但是他的工作影响了非常多的人,其中包括比尔·盖茨。

李一诺:这个世界在变好吗?

我们来看看在场各位朋友的投票结果吧:

李一诺:这个世界在变好吗?

刚才问大家的第二个问题,世界上有多少1岁的儿童已经接种过疫苗,答案是80%。但有多少人选择20%?汉斯做了一个统计,全球十大银行之一的银行家有85%选错了,成绩最好的是瑞士援助会议,也有50%的人选错了。相比之下,我们的成绩不相上下,大家不用特别难过。

这引出我今天想跟大家讲的题目:我们这个世界是在变好吗?我想汉斯的这些工作就是想让大家用一个不同的方法看世界。我们平常看到的世界经常是通过新闻来了解的,最近我也觉得很多新闻很难让人振奋。但汉斯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理念:希望推行一种基于事实的世界观。刚才提到他可以让数据跳舞,我们来看一看跳舞的数据。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好的事情在上升,不好的事情在下降。

李一诺:这个世界在变好吗?

从飞扬的曲线看到的是我们人类在过去一百年里巨大的进步,像新音乐的数量、女性投票权、电影的发行、受保护的土地比例、学术文章的发表、谷物的产量等,在过去一百年时间是上升的。另外,在1800年的时候,强迫劳动仍然合法的国家有190个,到2017年已经只剩3个。在过去100多年里,整个世界在变得越来越好。盖茨经常说一句话,如果看整体人类的平均生活水平,我们现在生活在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

刚才提到的关于上学的题,女童上学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特别是贫困人口。但实际上,通过过去几十年的努力,现在全世界范围里,学龄女童在学校里的比例达到90%。当然,你可以说她在学校里不一定学习东西,或者她学习的成果不好,但毕竟她走进了学校。同样的数字对男孩儿来讲是92%,高一点,但差距小很多。对我们来讲,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看到这些正面的数据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忽视问题,大家每天生活在世界上、中国,每天都看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Hans一直倡导的世界观是“任何时候在世界上都是BAD和BETTER同时存在。”把这两个放在一起也是更综合、更全面的世界观。

李一诺:这个世界在变好吗?

在盖茨基金会,比尔和梅琳达夫妇俩称呼自己为乐天行动派(Impatient Optimists)。Optimists的意思是我们要看到世界的进步,不仅看到世界到今天为止的进步,也看到以后我们取得更大进步的可能。Impatient就是指虽然看到很多进步,但还有很多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能够面对这些挑战,积极想应对的方法,用行动来创造改变。

2015年时,所有的国家达成一个共识,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形式公布于世,希望能够在2030年时全球能够达到这些目标。盖茨基金会也从2017年开始做了一个承诺,每年我们都会发表一个《目标守卫者》报告,这个报告会追踪我们工作相关的重要数据,看我们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挑战和鸿沟。

今年报告的主题是“关注非洲的年轻人”。大家可能觉得跟“我”不相关。跟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件事情很重要。全世界工作很重要的方向是减贫,减贫里最大的隐形障碍是贫困人口的增加。如果一个国家贫困率降低,但同时人口增加,贫困人口的数量就没有变化。现在极端贫困人口在非洲非常集中,让人比较担忧的是,他们又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区域。

李一诺:这个世界在变好吗?

2017-2050年之间,整个非洲会增加将近50%的0-24岁的人口,其他的地方,像亚洲是净减少,这个趋势的意义非常大。最近刚刚结束的中非合作论坛,很多中国人想起来觉得这个事情离我非常遥远,这些穷的国家和我有什么关系?至少和大家有两层关系。首先是疾病,疾病是无国界的,所以2014年埃博拉病毒的爆发是让全世界非常恐慌的事情。如果一个大陆做不好疾病控制,全世界都会受到波及,所以疾病控制是一个完全全球化的问题。第二,年轻人口实际上是巨大的生产力,但如果掌握不好,他们不能受到合适的医疗保障和相关的教育,就会变成社会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和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

年轻一代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擅长以全新的视角和思路来解决问题。你们会对这个世界有更为准确、深入的认识。那么认识之后呢?——当然是学以致用,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也许同学们会觉得这是一句大话空话,毕竟问题那么复杂,非洲又那么远,我能做什么呢?

李一诺:这个世界在变好吗?

下面我来分享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图片里的这两个中国人和今天在座的大多数观众一样,是大学生,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他们在干什么呢——帮助非洲人民种玉米。

这个项目背景是坦桑尼亚农民种玉米的产量非常低,可能只是中国的几分之一。所以农大团队就研究如何帮非洲人种好玉米,种玉米很重要,可以吃饱肚子,还可以增加收入。他们用了什么样的方法?首先是和当地的团队一起做工作,一方面是了解当地的情况,因为他们在非洲种玉米,基础设施很差,包括灌溉等都没有。另一方面,也要看中国哪些经验可以被他们借鉴,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农业其实非常适合当地,听起来也很不高大上,就是深耕细作,通过拔草、松土深耕、密种等等,最后有什么结果?

李一诺:这个世界在变好吗?

大家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是天壤之别,他脸上的笑容和当年我们农民脱贫是一样的。所以他们把这个项目做成了千户万亩玉米工程项目,希望两年内帮助一千户农民的一万亩土地实现产量翻番。根据过去的项目经验,这些农民也确实通过产量的增长实现了生活的提高。

这其实很有意思,一方面好像是发生在遥远的非洲,另一方面又是真实的中国过去的经验,对他们又能有切实的帮助。

讲到这里大家还是会觉得离我很遥远,但今天在这里的很多年轻人,像做“乡村笔记”的汪星宇,在做女童保护的孙雪梅。还有曾经的年轻人,在八十年代就开始做“希望工程”的徐永光老师,以及现在是国际公益学院董事局主席的马蔚华老师,他们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希望能够用不同的方式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改变我们的社会。我想这些人的经历在几十年之后再回看,对所有在座的人来讲,不管你的年纪如何,都非常有激励作用。梅琳达这样说,“乐观不是盲目地相信明天会自然而然地变好,而是坚信我们有能力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李一诺:这个世界在变好吗?

最后跟大家分享,当你面对现在的挑战时,可能你经常感到另类、边缘,经常感到孤独、无力。但是——

“永远不要怀疑一小群坚定的人能够改变世界,实际上世界一向是由这些人所改变的。”

讲这句话的人是玛格丽特·米德,他是美国非常著名的人类学家。也许从人类学家的角度看到的,我们也认为是一个公理。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2018年度目标守卫者报告。欢迎您在本文留言区分享自己的见解,我们将选出20条精彩留言,并送出精美小礼物。

李一诺:这个世界在变好吗?
李一诺:这个世界在变好吗?李一诺:这个世界在变好吗?
李一诺:这个世界在变好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