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之間,隔著3000萬個單詞的距離

貧困地區的兒童營養與健康問題,除了飲食營養與疾病這一受到廣泛關注的議題,世界正面臨另一個同樣普遍且急需應對的挑戰:

大腦發育遲緩與認知障礙。

贫富之间,隔着3000万个单词的距离

孩子是建設我們人類未來的人,等到人工智能、機器人工業迅猛發展,越來越多技術含量低的工作逐漸被替代甚至消失,這些智力發展和認知低於正常標準的勞動力,將生活得更為艱難。打破“貧困循環”,會成為一個更難實現的奢望。

贫富之间,隔着3000万个单词的距离

而這些貧困家庭面臨的問題,很多已不再是能否“吃飽飯”、“吃好飯”的事兒,而是缺乏有效的“刺激大腦發育的合理方式”,那麼,什麼才是“刺激大腦發育的合理方式”?一項調研很早就為我們揭曉了答案:你並不需要多麼富裕,也並不需要焦慮報什麼樣的 “早教班”,你只需在保證孩子營養攝入的同時,做到跟孩子“好好說話”。

// 為早教而焦慮?不如跟孩子多說話 //

兩位美國研究兒童早期教育的學者貝蒂·哈特和託德R.里斯利在上世紀曾做過一個著名的研究。他們用兩年多的時間跟蹤了40多個家庭,將這些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對話互動,全部錄了下來,並分析家庭所在的階層和對應對話中涉及的詞彙量。

他們將家庭大致分為三類:貧困家庭的孩子、工人階層家庭的孩子、以及高知與專業人士家庭的孩子。結果顯示,到4歲為止,第三類家庭,即高知與專業人士家庭的孩子比第一類家庭即貧困家庭的孩子,已多聽到了3000萬個單詞(包括重複使用的詞)。貧困家庭,父母每小時平均對孩子說200多個詞,而專業家庭中,父母每小時會說近4000個詞。

兒童語言學習的詞彙量增長其實沒什麼秘密可言,就是大量的輸入加輸出。對孩子來說,同一個詞聽到3-5次,自己再使用3-5次基本就掌握了。

贫富之间,隔着3000万个单词的距离

兩位研究者,在過了若干年後回去看他們調研的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發現孩子的學習水平、社交能力的差距和當初的預測,也就是孩子接受詞彙量的差距一致 —— 語言是發展智力和社交能力的核心因素,“說話”就是最不費力氣、最容易、最自然,性價比最高的早教方式。

在他們之前,大多數關於智商的研究都聚焦在基因遺傳方面,忽視了兒童早期環境的干預和影響。父母所在的社會階層與父母教育的智慧,體現在這項基本的日常活動 —— 跟孩子對話上,就能對孩子後期的成長、智商與學習水平,產生巨大的、持續的作用。

對於很多貧困家庭的父母、尤其是帶孩子的祖父母輩的人來說,普遍缺乏給孩子讀書、對話、講故事等刺激認知能力提升的行為和意識。而孩子日常語言的交流中,有80%的詞彙都和陪護人重疊。那些缺乏父母陪伴、由老人帶大的兒童,語言和認知發展滯後,成為一個普遍問題

養育出聰明、學習好的孩子,對於大多數貧困家庭來說,是打破“貧困循環”最大的希望,而這其中,原來有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好好跟孩子說話。

// 機器不能替代父母 //

所謂好好說話,除了“數量”問題,還有一個“質量”問題。研究發現,貧困家庭的父母對孩子說的話,每一個鼓勵的詞彙,就對應著兩個負面的詞,比如“不行”、“不可以”“停下”等。與之對應,專業人士家庭的孩子每聽到一個令人沮喪的詞,就會聽到六個積極正面的詞彙。

各個階層背景的父母都愛孩子,都希望孩子成功。但處於貧困中的父母,往往更偏向於專制和控制的家長作風,在語言上否定或制止孩子諸多給自己添麻煩的行為。

同時,還有個值得注意的研究,有些父母認為讓孩子看電視可以替代與孩子之間的對話。但二位研究者發現,真正起積極作用的是和孩子說話的人,機器的聲音對認知發展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嬰兒聽真人說話時,將其當作一種社交互動,並且會處理所聽到的信息,而面對電視屏幕發出的機器聲音,大腦會把聽到的單詞當作隨機噪聲

此外,諸多城市父母關心孩子如何學好“外語”。而語言學家針對各國寶貝做的語言研究,有個有趣的發現:半歲到12個月大的寶貝,他們對語音的“統計”非常敏感,他們是真正的“世界公民”,能對所有語言的所有語音保持開放,在這個期間,如果你只對他/她說一種語言,那麼,這個母語的語音就會慢慢改變他們的大腦,讓他們變成後來“遲鈍”的成年人 —— 受特定語言所限的單一語種掌握者。我們成年人不再具備這種語言“統計”能力,因為早期形成的語言記憶的深刻影響,我們逐步喪失了對其他語言語音的敏感,只對母語的語音有快速反應。

所以,這也能證明幼童學習語言的強大能力,尤其是“語音統計能力”,這個期間也最容易塑造出能說多種語言的孩子。

當然,如果你做不到雙語甚至多語環境,那跟孩子好好說好母語,對孩子後來的語言能力與大腦塑造,也極為重要。

上世紀70年代的研究數據表明,當時佔比20%的富有家庭花在培養孩子,陪伴孩子的時間應是末尾20%貧困家庭的4倍,現在這個數字已經上升到了7倍。

贫富之间,隔着3000万个单词的距离

——3000萬個單詞的差距,就代表了“貧富”在“教育”這個關鍵領域的差距,也是貧困家庭孩子真正輸在起跑線上的差距,是他們難以打破貧困循環的緣由。

是的,兒童早期教育確實是個複雜的,不斷有新發現和新觀念,且充滿爭議的領域。很多人把兒童營養和早期教育推崇為消滅貧困的殺手鐧,這二者對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確實非常重要,是可能改變貧困狀態的基礎。“早教”的方式爭議不斷,焦慮的家長一方面被周圍的力量夾裹著“報各種班”;另一方面,有人相信“大多數孩子長大後註定都是平庸的,將過著普通的生活,不如給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但無論種種爭議為何,早期的“語言”教育和陪伴,有著毋庸置疑的重要意義。

大量研究證據也都在支持“最早的干預成本效益最高”這一論斷 —— 改變和塑造一個18個月大的幼兒比改變一個18歲的問題少年、癮君子容易得多。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諾貝獎獲得者詹姆斯·赫克曼提出:“在孩童年紀越小時對他們投入,潛在回報越大。對0-3歲的嬰幼兒每投入1美元,未來對社會和個人的回報可達18美元。”

人的大腦在5歲之前就發展成形了,需要我們進行聰明的“投資”,這段時間也是我們付出最少代價,換來之後最高回報的關鍵時期。

贫富之间,隔着3000万个单词的距离

家,才是一個人一生最初,最好的學校。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和最重要的,可以“對話”的朋友。

贫富之间,隔着3000万个单词的距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