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建軍:溝通「兵貴神速」,奔馳對未來信心十足

對於奔馳GLE SUV,廠商建議零售價僅有大約4%的增長。同時,奔馳還為客戶提供了幾乎等額的購置稅補貼。也就是說,現在購買GLE的客戶,等同於還在享受15%,也就是上調前的關稅。

對未來的市場前景,儘管國內外經濟環境存在不確定因素,但得益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需關係的不斷改善以及經濟結構的持續優化,奔馳依舊信心十足。

高檔車競爭一直是汽車市場的亮點。入夏以來,由於相關政策的一再調整與變化,這一市場也出現相當的不確定性,其中的進口車部分更是出現罕見的大起大落現象。但是,作為全球領先的高檔車品牌,奔馳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同樣精彩,1-7月一直保持領先。那麼,奔馳在中國市場的成績是怎麼取得的?對其他汽車品牌又有怎樣的借鑑意義?

8月8日,藉著全新一代奔馳G級越野車上市,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了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負責銷售與市場營銷的段建軍。

段建軍:溝通“兵貴神速”,奔馳對未來信心十足

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負責銷售與市場營銷的段建軍

關稅的調整,直接影響到高檔車市場,特別是進口車市場。奔馳在中國市場迅速行動、積極應對,收到良好的市場反饋。

5月22日,國務院正式發佈關稅調整政策,宣佈進口汽車的關稅由25%調整為15%,並從7月1日開始正式執行。段建軍介紹說,對此,奔馳做了比較快的選擇,迅速拿出“提前響應,一步到位”的調整方案,在5月24日宣佈先於政策實施1個多月下調進口車指導價,力爭讓客戶“不必等待,即刻奔馳”。當然,這一部分的成本,是由奔馳和經銷商合作伙伴共同承擔,這正是希望消費者在買車時不再有顧慮。

然而,自7月6日起,更新的政策使得從美國進口車型的關稅從25%增加到40%,讓包括奔馳在內的部分汽車生產製造廠商都要面臨一個新的形勢和挑戰。從銷量來說,因為關稅的上漲,在美國生產的部分車型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其中,奔馳受到影響的有三款中大型SUV類車型——GLE SUV、GLE轎跑SUV和GLS SUV。對此,奔馳方面也是較快地拿出應對方案。段建軍說,我們並沒有簡單地按照40%的關稅稅率調整廠商建議零售價格。他分析,關稅上調到40%的理論價格增長幅度約為20%,而對於GLE SUV這款車型,廠商建議零售價格僅有大約4%的增長。同時,奔馳還為客戶提供了幾乎等額的購置稅補貼,也就是說,現在購買GLE的客戶,等同於在享受15%,也就是上調前的關稅。為此,奔馳和經銷商合作伙伴自我消化和吸收了部分上述政策所帶來的影響,以期能夠讓消費者更好地去接受奔馳的產品。

段建軍認為,我們在最大化的保證客戶滿意度,讓更多的客戶能夠選擇心儀的奔馳車型。而在此之前,針對國家頒佈的增值稅和車船稅等優惠政策,奔馳都是在第一時間做出相應,以儘早惠益廣大客戶。

段建軍進一步強調,與經銷商夥伴和用戶的溝通“兵貴神速”,溝通比不溝通好,早溝通比晚溝通好,真情實意的溝通比虛情假意的溝通要好。我們在第一時間就與經銷商合作伙伴做了這樣的決策,就是希望儘早讓客戶知道,比如想要購買GLE車型的客戶。我們把我們自己能做的事做好了,我相信終究會收穫好的結果。

段建軍:溝通“兵貴神速”,奔馳對未來信心十足

高檔車市場遭遇到一些挑戰,奔馳也感受到來自市場的壓力。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裡保持增長,奔馳堅持做正確的事。

7月剛剛過去,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段建軍首次披露了截至目前,奔馳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數據。7月,梅賽德斯-奔馳及smart品牌銷售54156輛新車,同比增長7%,延續穩健增長的態勢。今年前7個月,梅賽德斯-奔馳及smart在華累計銷量達到402160輛,同比增長13%。

段建軍說,這一數字依然令我們感到欣慰。確實,整個高檔車市場在上半年遇到了一些挑戰,我們也感受到了這種來自市場的壓力。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裡保持增長勢頭,我們依然要堅持做正確的事。比如,2014年深圳限牌,那一年的12月31日晚上10點多,我和同事們還在辦公室商議限牌後的方案。當時,我跟大家說,現在,我們有機會可以做豪華車品牌市場份額第一了。他們基本上都笑了,覺得這個事可能嗎?事實證明後來我們做到了,也做成了。

2015年9月29日,國家宣佈針對1.6升及以下車型的購置稅減半政策,奔馳第一時間響應,在10月1日就提出了“減半再減半”購車政策,惠益廣大消費者。而最近的進口車稅率下調和車船稅減半等等,在每一次市場出現變化的時候,我們都做的比別人快一些,或者溝通的比別人勤奮一些、真誠一些,疊加在一塊兒就會收穫效果。而我們希望當市場出現微增的時候,我們漲的比別人快一點;當市場趨勢下滑的時候,我們比別人退的慢一點。

對未來的市場前景,段建軍表示,我們並沒有那麼悲觀。儘管國內外經濟環境存在不確定因素,但得益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需關係的不斷改善以及經濟結構的持續優化,我們依舊信心十足。來自中汽協的數據顯示,前6個月汽車批發的數字呈現了正值增長,但最近幾個月從保險數據上也看到了有一些下滑。放眼看整個乘用車市場,我們看到連續四個月的負增長,其中6月份的負增長超過10%。而在高檔車市場,2018年也出現了多個月的負增長。這些都是市場存在的現象。

段建軍最後說,前面總會有風雨,總會有波折,作為汽車廠商,我們依舊堅持做好自己的事,繼續在中國市場投入,繼續深耕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