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們喜歡做自我測試

如今,在社交媒體上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自我測試,在朋友圈裡也總有朋友樂此不疲地分享自我測試的結果。從“測測你性格中最真實的一面”到“測測你最適合做什麼樣的工作”甚至到“測測你是《延禧攻略》裡的哪位妃子”,五花八門,總有一款適合你。

為什麼我們喜歡做自我測試

那麼,為什麼我們喜歡做自我測試呢?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一篇文章通過採訪專家,總結了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 人們大多在內心裡渴望得到關注,而自我測試的問題設計體現出一種對被測試者的濃厚興趣。比如有些測試會問:你喜歡什麼顏色?你喜歡喝什麼飲料?而這滿足了人們希望被關注的心理需求。

第二, 人們希望自己的自我認知得到認可。比如有些人會認為自己性格低調內斂,而身邊朋友卻不這麼認為。那麼他很可能會通過做自我測試去尋求印證。

第三, 人們希望在社交中定義自己的形象。這一點與上一點密切相關,當我們的自我認知沒有得到朋友認可時,在朋友圈裡曬出自我測試得出的結果,就可以告訴大家“看,自我測試顯示我確實是個低調內斂的人。”

為什麼我們喜歡做自我測試

事實上,仔細想想,以上的3點原因都與自我瞭解分不開。而瞭解自己對人類來說始終是件難事,以至於老子在《道德經》中慨嘆“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古希臘先賢也將“認識你自己”的箴言刻在阿波羅神廟上。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瞭解自己,特別是處在人生一些重要轉折點的時候,我們想要了解自己的心情就更急切。所以,與其說我們是對做測試樂此不疲,不如說是對了解自己欲罷不能。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做“自我覺察”,指清晰地認知自我的意願和能力。這種意願和能力包括瞭解我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以及別人眼中的我們是怎樣的。

一個清晰的自我覺察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定,有更好的職業發展甚至建立更好的人際關係。然而,通過做自我測試,特別是一些非專業的自我測試題來獲得的“自我覺察”往往是不準確的。這可以用心理學上的兩種效應來解釋。

第一個是巴納姆效應,也稱福勒效應,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人們會認為一些看似為他們度身定製的性格描述非常準確,但這些描述實際上非常含糊、寬泛,適用於各種人。這一效應首先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Bertram R. Forer)通過試驗證明。福勒給39名學生做了一個心理測驗,然後給每人發了一份性格描述,告訴他們這是根據每個人的測試結果得出的報告。而實際上,每個人拿到的報告內容都是一樣的!然後,學生們按照5分滿分來給這份性格描述的準確程度打分,最後卻給出了高達4.26的平均分。

第二個是波麗安娜效應,也稱積極偏向,指人們傾向於更準確地記住讓他們高興的描述,而忽略不好的描述。仔細觀察會發現,許多自我測試的結論大部分是正面的描述,負面描述往往只佔很小的比重。這讓人讀完以後,更多記住的是那些正面的描述。那麼,既然自我測試不能很好地幫助我們“自我覺察”,有沒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呢?以下是幾點建議。

為什麼我們喜歡做自我測試

第一,關注當下。讓自己放鬆,去用心體會當下自己經歷的一切。放棄過度思考,多問“是什麼”,少問“為什麼”。

第二,關注自己是如何描述經歷過的事的。在跟家人、朋友分享自己工作、生活上遇到的故事時,去覺察自己都描述了哪些細節,得出了什麼樣的觀點,進而更好地理解我們潛藏在這些細節、觀點背後的人生觀、價值觀。

第三, 勇於嘗試新鮮事物。俗話說“梨子是什麼滋味,親口嘗過才知道。” 我們到底更適合什麼,喜歡的是什麼?可以輕易犧牲的東西是什麼?什麼事情能讓你廢寢忘食?離開人世的時候你希望人們因何而記住你?

這些問題不是僅僅靠思考就可以得出結論的,而是要不斷地走出去,去行動、去體會,在經歷過更多事情之後,我們才能更好地探知自身有怎樣的潛力和才能,明白自己對各類事物的態度,形成更穩固的價值觀。

為什麼我們喜歡做自我測試

總之,認識自己是一場漫長探索,而且不存在一個標準答案,因為我們也在不斷變化、成長。願你在認識自己的道路上總有新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