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附和,讓自己更有好人緣

在傾聽的時候,適當的予以附和,代表的是一種認同,一種精神上的鼓勵與尊重,在滿足對方傾訴慾望的同時,你也會收到對方的好感。聊天必然是雙方都要進行的交談活動,一個人總是說,而另一個人一直在聽,這種情況還是很少見的。大多數情況下,“話輪轉換”是談話得以進行下去的必要條件,通俗的說就是一個人說了一陣之後,就要由另一個人來說,兩個人之間的交流就能在彼此間得以進行。所以人際交往除了說之外,還要聽,在聽的時候,適時給予對方一些積極的反應是很必要的。

學會附和,讓自己更有好人緣

一位美國專家曾做過一個實驗,實驗的第一個階段,讓學生毫無表情的低頭聽教授講課,不做任何反應,這位教授也一直是照本宣科、毫無激情。

而在實驗的第二個階段,專家讓學生對教授的話語做積極的反應,不但要和教授有眼神上的交流,還要時不時的附和或者點點頭。在這種情況下教授的情緒變得高漲,並開始加入一些手勢,語言也活潑了很多。

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對方說話的時候適當的回應,很顯然會讓說話者受到鼓舞,並反饋回更加熱情的反應,當然這種回應也是有技巧的,不是隨意的“嗯”,或者“哦”就可以了。

學會附和,讓自己更有好人緣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一個27歲的漂亮女孩很希望立刻找到一個合適的對象,但是在接觸了好幾個男孩之後,她失望了。朋友問:“甲小夥不行嗎?人品好,收入又不菲”!女孩回答說:“甲小夥別的倒沒有什麼,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歡賣弄文采,有時候說到興頭上完全不給我說話的機會,既然是談戀愛,怎麼能一個人說呢?他既然那麼喜歡說,就回家找個鏡子自己對著說去吧”!

朋友又問:“那麼乙小夥兒總可以了吧?他好像不是個話嘮”。女孩又嘆口氣說:“乙小夥兒的話確實不多,但是呢,每次和我說起公司裡的事情,他都是嗯嗯啊啊的,看上去心不在焉,連附和的話都不會說”。最後女孩自己總結到:物質我不缺,帥氣更不是我看中的,我想找的是一個即便到了年老的時候還能一起坐著聊天的人。

女孩的苦惱其實頗具代表性,的確在我們的身邊從來不缺少口若懸河的人,也不缺少願意傾聽的人,但是偏偏缺少一個既懂得說又懂得聽的人。沒錯,我們在說話的時候對方似乎是在聽,但卻對我們所說的話毫無回應,所以對方的聽並不能給我們以喜悅或者尊重,因為對方在聽的時候並沒有用心,做的只是一種表面功夫。

學會附和,讓自己更有好人緣

為什麼說是表面功夫呢?仔細回想一下我們與人交談的經歷就能明白,我們很多人在傾聽對方說話的時候,表面上很用心不時的點頭或者發出“嗯”“哦”“對”的聲音,但是實際上並沒有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對方所說的話上,因為我們還要考慮自己接下來要說的話,所以我們所能做的複合其實是很有限的。或許交談的雙方都不會發覺這個問題,但是談話的效果卻是非常明顯的,雙方都不能盡興。

再看那些人緣頗佳的人或者心理學家,他們可以說也可以聽,在說的時候是有針對性的說,聽的時候也是全神貫注的聽,並總是可以以豐富的語言來附和對方,讓對方說出心裡的話,並以附和的方式加以引導。下面的這個例子也許更能說明這個問題。

小丙對小霧說:“我最近很煩躁,一個同事老是針對我,我就和他吵了一架,現在更煩躁了”!小霧說:“哦”。小丙又說:“哎,我好煩,我感覺自己在這個公司呆不下去了”。小霧說:“誰說不是呢,現在變態的人到處都是,我們公司就有一個同事整天找人借錢又不肯還,我真想海扁他一頓...”小丙找小霧聊天,小霧表面上是在聽,但是實際上卻在想自己的事情,結果話題自然就偏離了,小丙心裡的煩躁糾結最終也沒有解開。這是我們大多數人在針對自己不感興趣的話題時所作出的附和,如果感興趣的話,對話可能會是下面的情景。

小丙對小剛說:“我最近很煩躁,剛剛和同事吵了一架,吵完更煩躁了”!小剛立刻吃了一驚:“是麼?那最後誰佔上風了”?小丙說:“好像是我吧,因為我火氣比較大,大聲吼了他幾句,他就不吭聲了”。小剛又說:“那你還蠻厲害的,也許他覺得理虧了,對了你們是因為什麼吵起來的呢”?小丙說道:“好幾天的事情了”。對於小兵的困惑,小剛倒是有興趣聽,但是他更關注的是自己的好奇心,不斷的附和或者詢問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他根本沒有考慮小丙的困惑,沒有想到站在小丙的角度考慮問題,更不曾設身處地的去引導小丙。所以即便小丙能夠在小剛那裡一吐為快,但是這對他的處境或者心理並不會有什麼幫助,甚至可能會在小剛的慫恿下變得更加的煩躁。小丙真正想得到的附和應該是下面的這種情況。

小兵對小丁說:“我最近很煩躁,和同事吵了一架,現在更煩躁了”!小丁回答說:“這種事情幾乎每個職場人都會遇到,別放在心上了”。小丙有些吃驚,他又問小丁:“你說的是真的嗎”?小丁回答道:“當然是真的,我身邊很多朋友在工作中都會和人發生衝突,甚至還有動手的呢!磨合期的時候出現這種問題是很常見的”!小丙聽了頓時鬆了口氣說道:“那我就放心了,我剛剛還想可能是我自己的問題,正打算換工作呢”!小丁最後說:“放心吧,過段時間就好了”。在整個過程中小丁不但很認真的規勸好友,還把話題往好的方向引導,並避免讓小丙回憶起之前那些不愉快的經歷,幫助小丙從壞情緒中走出來,所以他是小丙三位好友之中最能讓人感受到溫暖,並讓人樂意與之相處的人。

學會附和,讓自己更有好人緣

想要在人際交往中收穫好人緣,適當的附和是必不可少的。一個人,告訴你他很不開心,那麼作為朋友就有責任讓他開心起來,至於是什麼原因導致他不開心,說不說隨他的意願,一味地刨根問底、探究原因,可能反倒令人反感。

附和對方同樣也是有規律可遵循的,首先,複合應該是對對方的肯定,無論對方說話的時候是興高采烈還是垂頭喪氣,你都應該對他持有肯定的態度。既然在聽對方說話,就不要再去發表自己的看法,因為即便你有自己的見解,但是對方也有自己的認識。作為傾聽的一方,應該尊重說話的人,在對方說出對某事的看法時,你可以說“應該是這樣的”“大致如此“我想也是”,而不要說“但是”“不過”這樣的話,這樣才不至於打斷對方的話語。讓他說下去,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交談只是一種感情上的溝通或傾訴,沒必要搞成辯論賽一般,弄得雙方都不痛快。在附和的時候,要儘可能的加一些肢體語言,比如同意對方看法的時候點點頭,聽到驚險的事實瞪大眼睛等,這些都可以給對方以鼓舞,讓他繼續說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