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爲啥叫山竹,不叫榴槤

最近颱風山竹登陸廣東,我們都在新聞和朋友圈裡知道了。這次颱風破壞性很大,大家都很揪心。但同時也有人關注到颱風的名字,說它為什麼叫山竹呢?還有人說,咋不叫榴蓮呢?

颱風為啥叫山竹,不叫榴蓮

有一種說法是,因為這次颱風在衛星雲圖上看上去像一個山竹,於是觀測員一拍腦袋,就叫它山竹吧!還有人把雲圖都放出來了,圓圓的一個大團雲,中間一個颱風眼,勉勉強強也算有點像吧,難道颱風真的是這麼起名的?

還真不是。其實每個颱風都長得差不多,而且也不是觀測員看了雲圖才現給它起名的。這次颱風叫什麼名字,早在它出生之前就定下來了。因為颱風的命名在國際上有一套成熟的規則。

我們先來看看臺風的特點。颱風是指風速達到每秒33米以上的熱帶氣旋,在西北太平洋比較高發,每年登錄我國的颱風就有6、7個那麼多。而且颱風經常是長途奔襲,殃及多個國家和地區,比如這次的颱風山竹,除了我國,它已經掃過菲律賓、越南、老撾等好幾個國家了。

颱風為啥叫山竹,不叫榴蓮

過去,國際上對臺風並沒有統一的命名,於是大家各叫各的,就叫亂了。為了避免這種混亂,在1997年11月,世界氣象組織下屬的颱風委員會,在香港舉行了第30次年度會議。在這次會議上,大家共同決定,要制定一套規則,給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颱風統一命名。從此以後,一個颱風從出生到消亡,不管在哪個國家和地區,它都叫一個名字了。

這套命名規則是怎麼樣的呢?世界氣象組織在亞太地區一共有14個成員,包括11個成員國和3個地區,比如中國、美國、日本、韓國、朝鮮、泰國、柬埔寨、中國香港等等,都是氣象組織成員。每個成員有10個提名權,貢獻10個颱風的名字。這樣一共就收集了140個名字,編成一張表格,然後按颱風發生的順序,依次往下排,輪到哪個名字,就叫哪個名字。這140個名字就這樣按著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使用。

從2000年1月1日開始,以後出生的颱風就都用上這套新的命名方法了。這張命名錶也蠻有意思的,每個成員起的名字都很有個性。比如中國大陸提出的名字是:海葵、悟空、玉兔、白鹿、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木蘭、海棠;日本則是個星座控,貢獻的颱風名有天秤、摩羯等等;泰國不愧是水果王國,他們給颱風起的名字是榴蓮、山竹這樣的;美國提供的名字則多為人名,比如洛克、艾利、瑪麗亞。

颱風為啥叫山竹,不叫榴蓮

你有沒有發現,颱風的形象應該是很彪悍的,但名字卻都是文雅和小清新風格的,這其實是人們的美好願望,希望這個颱風溫柔一點,不要是狂暴型的。但有的颱風就是天生破壞狂,給人們留下了痛苦的記憶,再也不想看見它了,怎麼辦呢?

有辦法!這個颱風命名錶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當一個颱風造成巨大災害,成員國就有權上訴,請求委員會將其除名!然後再由名字的提供者想一個新的名字換到表格裡去。比如曾給我國造成重大損失的2013年第30號颱風“海燕”,還有2016年第22號超強颱風“海馬”,就由於破壞力巨大被拉黑了,以後再也不會有颱風叫“海燕”或“海馬”了,這兩個名字被換成了“白鹿”和“木蘭”。

“榴蓮”這個名字也是之前被拉黑作廢了。那是在2006年,這個名字第二次被使用時,當時那個“榴蓮”在菲律賓造成了數百人的死亡。

颱風為啥叫山竹,不叫榴蓮

泰國在第二年提出了繼任者“山竹”這個名字。但是這個“山竹”也表現不好,現在人們正在討論要不要把它也除名。

其實颱風也不是一點好處也沒有,颱風能帶來豐沛的降水,帶來漁業資源,還能平衡全球氣候。希望我們能早點從“山竹”的影響中過去,還有,真心希望下一次颱風是個溫柔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