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学艺之拳术醒悟 刘兆麟

:他在日照职业技术学院读书时,曾练习双节棍当过双节棍协会的会长。随我学拳后,虽然经历了参军入伍和退伍工作及结婚等人生变化,但一直坚持锻炼,并积累了一定的功力。在学练之初,曾经历过由我亲自陪打的实战练习,从而成为我门下弟子中,实战佼佼者之一。现在岚山区人民法院工作。— 孔天璞

拜师学艺之拳术醒悟 刘兆麟

在拳场练习形意拳桩功三体式

传统武术,对于每个中国人乃至很多外国人来说,都是无比神秘的。中国武术能够在海内外迅猛发展,得益于功夫影视作品的大力传播。每次看到功夫的情节,都会沉浸其中不可自拔,每个人心中都有成为武林高手的愿望。看到马路两边的武馆都要驻足观望一下,有时会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走进去试一下。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武术练习者越来越少,都去学什么跆拳道、柔道、空手道等。只有一些老年人才会去练习一些太极拳,太极剑,所谓的养生运动。这的确是当今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大家留心一下身边就会发现,武术馆就想快餐店一样随处可见。每个武馆都会大肆宣传自己的教练会什么散打,跆拳道,空手道,传统武术,硬气功等等,就没有什么是教练不会的。

拜师学艺之拳术醒悟 刘兆麟

第一次与刘兆麟(左四)见面,是经徒弟张文达介绍,他率日职双节棍协会与我会一起出席山口合气道场开业庆典,时间在2008.10.11。

清晨的小公园里,一群大爷大妈,跟在一位年长的老者后面,用崇拜的眼神看着老者的简化太极拳动作。他们只是盲目的模仿着动作,像机器一样重复着,并不了解传统武术的真谛,也没有学到传统武术的精髓,更不可能得到真正内家拳内壮脏腑的锻炼效果。

曾经一度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但是我比他们多了一份幸运。有缘遇到了我的师父,传授正宗的国术,让我从混沌中醒悟。现在我看到那些所谓的“武学大师”,我只能说声“骗子们”不要再愚弄爱好者了,不要再给中国武术蒙羞了,让热爱传统武术的青少年傻傻分不清。

刚开始练习师父教的传统武术,立马感觉跟我之前所认识的武术是有巨大差别的。我记得那是09年初,我还在日职上大二。当时的我是双节棍协会的会长,经常在晚自习后,组织会员练习双节棍。在与上一届双节棍协会的会长学哥张文达闲聊中,他发现我对传统武术很感兴趣。就把我介绍给了师父,让我跟着练。当时师父每周五晚在大学城的四季花园教拳,距离我的宿舍很近。我当时就抱着一种玩玩的心态去了,不料我这一去颠覆了我对武术的认识。

拜师学艺之拳术醒悟 刘兆麟

他第一天到拳场试学,与我徒弟于彬进行无护具实战,日期2008.11.14,时间22:12。

第一次去,我的感觉并不太好。接着跟着参加了几次活动,看到他们的练习让我觉得是“四不像”。只见,一排人侧着身子,半蹲着,伸直一只胳膊。他们告诉我这叫三体式,但是我并不是很懂,觉得就像扎马步,我在旁边看着他们大约站了半个小时。

休息的时候于彬师兄过来教我,让我站三体式。看似简单的动作,站了不到五分钟胳膊腿就开始酸疼无力,心中暗自佩服他们。等到三十分钟的时候,师兄让我停下来,走一走活动一下。我觉得我的胳膊腿就不像我自己的一样,走路都一瘸一拐的了。

师兄们在练习形意拳劈拳的时候,我看到就是两个动作在来回练看着特别简单。就是这样两个简单的动作,在练的时候弄得我迈步先出哪个脚都不知道了。胳膊和腿都不协调,做出的动作就像机器人一样生硬。看着远处师傅在教其他人练时,心中的疑惑就更大了,与心目中的武术不一样。后来几位师兄跟我讲解了内家拳的百年历史和传承,以及师父的功夫,他们作为追随者的自豪感深深的感染了我。

拜师学艺之拳术醒悟 刘兆麟

他当兵退伍后,多年来一直代表研究会参加各级比赛,均获得了优异成绩。

后来在现场与于彬师兄进行了实战,才明白之前看似笨拙单一的动作,在实战中有着巨大的威力,感受到了内家拳的魅力,拳术就是要通过对一拳一脚的单式千万次重复,才能练出真正的内劲和实战能力,而不是常年不停的每天“刷”套路。

从此之后,我就跟着师父学习内家拳,庆幸能成为其中一员,逐步深入的感受到了中国真传内家拳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