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2歲前的這幾種表現,不是有「毛病」,而是在成長

家長在帶孩子的時候,孩子身上的小毛病家長都會看不慣,比如說喜歡光腳啊、動不動就會哭啊、喜歡搶別人東西之類的,但是在孩子兩歲前如果有這些“毛病”,其實那都不是事兒,家長最好不要去管,否則家長越管反倒會越麻煩,那些行為也是孩子們本就該有的行為習慣。

一、喜歡光腳走路

孩子2歲前的這幾種表現,不是有“毛病”,而是在成長

有些孩子喜歡光腳走路,大人剛把鞋子穿上,孩子就用腳互相蹬著脫掉了,穿一次脫一次,令家長們不勝其煩,忍不住抽孩子腳面:“不要再脫了!再脫就打你!”

在家長們看來,光腳的壞處是非常多的,首先不論腳面會被蹭髒,還有可能因著涼而生病,要知道孩子生病是非常容易的事,有時候多穿一件衣服或者少穿一件衣服都會生病,更不要說這樣赤裸裸的不穿鞋踏在冰涼的地板上。

其實,孩子兩歲前喜歡光腳走路,是因為他們的腳正處於發育期,穿鞋不舒服還無法正常走路。孩子光著腳更容易找到平衡點,這樣能防止摔倒,所以只要家裡的地板不是太涼,讓孩子光腳走路也是可以的。

孩子2歲前的這幾種表現,不是有“毛病”,而是在成長

二、動不動就哭

愛哭是所有孩子的天性,吃的不合胃口會哭、玩的不開心會哭、穿衣服太緊還會哭,總之哭好像是孩子唯一的發洩情緒,孩子從小到大都是哭出來的。有些家長很反感聽到哭聲,就會不讓孩子哭,就算憋著也不能哭出來,雖然他們覺得這樣孩子才能學會堅強,實際上不僅學不會堅強,反而對孩子心理成長有很大的負面效果。

當孩子哭的時候,家長要知道孩子為什麼要哭,能引開注意力的就引開注意力,不能引開注意力就去解決問題,哭是孩子發洩情緒的方式,這樣他們才能健康成長。成年人的負面情緒都淤積在心裡,才會有這麼多的負能量,都是因為不會哭給鬧得。

孩子2歲前的這幾種表現,不是有“毛病”,而是在成長

三、孩子怕生

孩子在兩歲前,都會有一個怕生階段,這是很正常的成長曆程。怕生並不代表內向,而是孩子對周圍環境的分析做出的不同反應,隨著孩子逐漸的成長就會自然而然得到解決。如果家長認為孩子這樣會變得內向,從而強行讓孩子變得“外向”,只會適得其反、扭曲孩子個人意願。

當孩子有這幾種“毛病”的時候,家長不要刻意改變孩子,否則只會起到反面效果。

探討育兒實用方法,我們與孩子一起成長!科學育兒,0-3歲母嬰平臺,我們專注於備孕、孕期護理、產後恢復、輔食添加、親子關係、寶寶早教等。想了解更多育兒知識歡迎在評論區的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