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時請不要嘮叨

生活中,有些爸爸知道不能打孩子,因為怕失手將孩子打傷,但是他們絲毫不擔心說教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孩子對父親嘮叨的反感,猶如孫悟空對唐僧緊箍咒的厭惡。當孩子犯錯時,急於解決問題的父親,總是採取這種看似行之有效而實際卻毫無用處的辦法:反覆地嘮叨。父親們忽略了孩子對問題的陌生、無助、恐懼,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理解孩子,這樣的說教,如何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若想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最好和孩子一起分析、解決問題,才能使孩子很快樹立信心,迎難而上。父親該如何減少嘮叨呢?

父母教育孩子時請不要嘮叨

1.抓大放小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大人的關心,但是有些事情是無關緊要的,它們沒有家長想象的那麼嚴重,所以家長完全可以睜一隻眼閉 一隻眼。爸爸在教育孩子時不要整天緊張兮兮的,可以讓自已放鬆一點。 關於孩子生活中的瑣碎小事,爸爸應該學會放得下來。畢競孩子每天都在成長,許多道理會慢慢明白,許多事情他們慢慢會做,因此不需要爸爸千叮嚀萬囑咐。否則再三地提醒他,他當然會覺得厭煩。爸爸應該學會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應當學會關心孩子最核心的需求,比如孩子的人生態度、價值觀念未來理想生活習慣學習方法等等,這樣一來,爸爸們輕鬆了許多,孩子也會與你更親近,你說的話對孩子自然有效得多。

2.學會等待

有的爸爸往往有這樣種心理:自己說一 句,孩子就必須馬上言聽計從,給孩子提出一個目標,孩子就應該馬上達到。這種想法忽視了孩子的特殊情況,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的心智和能力還沒有發展到那麼成熟的地步,有些事情可能還沒有理解,有些事情可能還不知道怎麼去做,有些事情可能還會常常出錯。因此,做爸爸的必須學會等待,要剋制自己急躁的情緒,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去改變,要允許孩子有所反覆。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 ,比如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良好習慣的養成文化知識的積累,都需要長時間的歷練,這不是嘮叨能改變的。

3.只說一遍

如果爸爸想讓孩子做什麼事,想讓孩子怎麼做,應該先選擇好恰當的時機,和孩子坐下來好好談談。為了引起孩子的注意,爸爸可以清楚明白地告訴孩子:“你聽好了,這話爸爸只說一遍。”在對孩子說的時候,要重點突出,挑選有分量的話講一“ 兩遍就可以,不要對孩子反反覆覆地嘮叨個沒完。如果擔心孩子沒有理解,可以再給他解釋下其中的要點。另外,糾正孩子的錯誤時,爸爸也要點到即止,只要孩子能夠認錯並願意改正就可以了,要知道,嘮叨在大多數時候是不動聽的,說多了只會讓孩子更煩。

4.就事論事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有的爸爸喜歡翻孩子的舊賬,把許多年前的陳芝麻爛穀子都拿出來說,把孩子的種種“惡行”全部數落一遍 ,每次都是越說越激動,越激動越來氣,越說越多。其實,在生活中孩子犯一些 錯是正常的事,犯錯誤是孩子的權利,孩子就是在犯錯誤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對於孩子犯的錯誤,爸爸應當就事論事,一事一議,犯了什麼錯就說什麼錯,不要加以引申。

父母教育孩子時請不要嘮叨

教子心得

有人說:“如果你想知道誰在孩子心中有威信、說話有分量,你就看看家人中誰說話少。”這裡的“少”是指不會對孩子的大事小事過多地嘮叨,發言時能切中要害,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並且能點到即止,使問題一目瞭然,給孩子反思的空間,讓孩子心服口服。

父母教育孩子時請不要嘮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