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裡,這四位中國人看到了什麼?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有句俗話:“工商社會,時間寶貴,幹什麼都得談錢。”

在這樣現實的環境裡生活著,有時候也會感到很累,很想逃離現在的生活。我常常幻想:如果有一個人人都不談錢,只盡興玩耍的地方就好了。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正當我被困在工位裡奮筆疾書的時候,猛然發現內華達的黑石沙漠中已經躁動起來。

來自世界各地的嬉皮士、朋克愛好者、遊客和網紅大量湧入了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無數製作精美的藝術品在這裡拔地而起,一群服飾各異,國籍不同的人圍著藝術品和火把跳舞,形成了一個原始而狂熱的臨時文明。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這個臨時寺廟裡掛著無數人對逝去親友的靈牌,寄託了無限哀思

8天之後,這些人又會把所有藝術品和臨時住所一把火給燒了,然後消失得無影無蹤,就像一切都沒有發生過。這群人,就像瘋了一樣。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其實他們並沒有瘋,只是來這裡參加一年一度的火人節(Burning Man Festival)。

作為一個向來不屑循規蹈矩生活的新新青年,我對火人節的好奇和嚮往可不止一點點。雖然今年無法親臨現場,但在四名微視體驗官的帶領下,我們還是可以直擊火人節現場:

@Jin小菌 :一個很皮的舞蹈博主

@小泰山Coco :自稱是脾氣暴戾性格乖張的泰山奶奶

@StevenDK :一名TR玩家

@維維任意門 :目標是帶你去湊遍全世界的熱鬧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四名微視體驗官

藉著這個機會,我乾脆跟他們聊了聊今年的火人節,看看這裡能不能成為我這個厭倦消費生活青年的烏托邦。

@Jin小菌 為這次體驗做了很多準備,瞭解到火人節的歷史淵源:火人節創始於1986年,起因是有個叫拉里·哈維的人燒了一個木頭人和一條木頭狗,大家都覺得這種行為很叛逆,很酷,後來這種行為就流傳了下來,也成為了火人節的雛形。

1991年,約翰·洛借鑑了哈維的思想,他非常厭倦現代社會,討厭消費主義和被條條框框束縛的主流思想,所以就在黑巖沙漠建立了自己的營地,把這當成一個無政府主義的臨時自治區。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火人節的創始人拉里,在今年去世了,很多人在今年的火人節上對他進行了深深的緬懷

黑巖沙漠是一個寸草不生的地方,最熱的時候氣溫能達到40度,一開始大家只是想體驗下如何在這麼惡劣的環境裡生存下來,但是在1996年和一個名為“DesertSiteworks”的建築節合併之後,成為了一個生存和藝術共存的烏托邦社區。

火人節每年持續8天,在這裡除了賣冰和咖啡以外不設置任何商業項目,所有日用品都要自帶或是和別人以物易物,8天之後,主建築將被放火燒掉,每個人都得把自己的垃圾打包帶走,好像一切都不曾發生過。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火人節上被燒掉的建築

正因為這一點,火人節逐漸成為一個完全純粹、完全自由的藝術天堂和盡情放飛自我的烏托邦。

直到今天,火人節 “社區觀念、包容、創造性、反消費主義” 的價值觀依然沒有改變過,所有藝術家的展位都沒有時間表或者報酬,完全自由自在。

這裡就像是《瘋狂的麥克斯》裡的廢土朋克世界,瘋狂的藝術家們不斷創造著狂野的美感,吸引全世界的遊客前來參觀。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今年火人節的主題叫做“我,機器人”,取自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名字,就是在反思日漸普及的人工智能取代人類的問題。

微視體驗官們對火人節的第一印象也極為震撼,無論是環境還是文化,都給予了他們的認知一次顛覆性的改觀。

首先,這裡的環境的確非常惡劣,幾個人第一天進場時就遇到了強烈的沙塵暴,沙塵從各個縫隙滲透進房車裡,而且還不能天天洗澡,不過這絲毫沒有減弱人們對火人節的熱情。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強烈的沙塵暴,《北斗神拳》般的廢土既視感

其次,摒棄一切商業的火人節就像是恢復到原始社會一樣,人們從中體會到了一種最樸素的美好和幸福。

那麼生活在去商業化的“原始社會”,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在火人節除了中央營地是沒有任何商業化東西的,很多營地提供免費的食物和水,還有很多免費繪畫等等,我覺得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利益關係,還有很多商業化的產物,當有這樣一個節日,人們都包容、都分享、都自由,幸福感會更強烈。”

@小泰山Coco 覺得,“在火人節,愛是通用貨幣”。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火人節上唯一有金錢交易的,賣咖啡的地方

最有意思的是,在火人節裡還形成了這樣一種人情社會,人們看到投緣的人或事物,大多通過贈予禮物表示欣賞。這次火人節, @小泰山Coco 就親手準備了一幅刺繡,打算送給投緣的朋友,她告訴我們:

“第一次把刺繡的禮物送出去,是一個外國小姐姐,碰巧的是我繡的是金盞花,而她種的也是金盞花,我們都說這中美之間的神奇緣分。”

不過,沒有商業元素遠遠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美好,火人節之所以吸引人,還是因為其中大量酷炫的藝術裝置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潮人們,而且絕大多數的藝術品只在這8天內展出。這是意味著什麼呢?

@Jin小菌 覺得這是一個8萬人在8天內打造的獨立文明。

在這樣的獨立文明場域中,你能看到一架裡邊能蹦迪的波音747: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還有這個歌頌愛情的藝術雕塑: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以及形形色色的,通過穿著和行為表達自己的生活態度的人們: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火人節的魅力就在於此:在生活中,很多人活得和別人不一樣,就很容易被人當作怪胎,當作“Freak”,但是在火人節不同,你可以盡情展示自己最特立獨行,最酷的一面,反而會贏得大部分人的掌聲。

比如 @Jin小菌 在火人節裡穿上了一身很有中國特色的龍袍: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小泰山Coco 親手做了很多民族風的飾品,還特意裝扮了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自行車: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StvevenDK 時常騎著自行車穿梭在沙塵暴裡: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維維任意門 趁這個機會,躺進了沙堆中,完成了火人節的“入城儀式”。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並且,在和幾個微視體驗官的交流中,我發現他們都提到了同一個裝置,那就是中國人陸明送過去的Desert Guard,一座巨大的盔甲武士。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這個展品經歷了兩個月才運到黑石沙漠,重十噸,高達十五米,整個團隊搭建了整整兩天,才使得展品能在火人節順利展出。

展出之後,這座盔甲武士贏來了幾乎所有人的膜拜,都說這是火人節最“Amazing”的展品,而也是三十年來第一個參加火人節的中國展品。

看著中國元素在火人節上大受歡迎,雖然身處美國,但幾個體驗官心裡有一種莫名的酸澀和自豪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火人節裡的每個個體都是自由的,但你也要遵守這十條規定:

無條件給予( Gifting)、無條件包容 (Radical Inclusion)、去商品化 (Decommodification)、自力更生(RadicalSelf-Reliance)、自我表現(Radical Self-Expression)、社區精神(Communal Effort)、公民責任(Civic Responsibility)、不留痕跡(Leaving no trace)、積極參與(Participation)和立即性(Immediacy)。

正因為堅守著這十條規定,火人節才能從一個只有幾百人的小社區,發展成如今將近十萬人的大型活動;正因為堅守這十條規定,火人節才不僅僅是一次只留下垃圾和糜爛的嬉皮士狂歡,而是對曾經的追憶,對現實世界的反思,對未來的暢想。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這個球型裝置的構想很簡單,就是向地球致敬

我們從原始社會進化到商品社會,從刀耕火種的年代變革到使用貨幣,甚至連貨幣都拋棄的虛擬支付時代,得到了很多,但必定也失去了很多。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這個15米高的汽車藝術品是藝術家Dustin在思考自己的人生觀:越往上爬越應該追尋自我

但火人節的聰明之處就在於它並不迂腐,它知道時代的車輪在滾滾向前,所以火人節才堅持只開辦8天,並且在一團火光中消失殆盡,呼籲人們最終還是要回歸真實的社會。

微視體驗官 @StevenDK 認為:無論在社會上處於什麼地位的人,都是為了來這裡迴歸本我,找回自我。大家在社會上戴著形形色色的面具,來到火人節,一切沒有利益金錢的交易和往來,全部都是靠真誠和互助生存下去,所有人都可以摘下對外事虛偽的面具,來表現出真正的自我。這也是火人節能舉辦30年還能不斷延續下去的原因吧。

而微視體驗官 @Jin小菌 卻覺得:“在火人節的這幾天裡,我感受到了這裡的理念非常理想化,短期內就是一個極樂世界,但應該是無法長期推行的。”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不過正因為如此,這8天的短暫烏托邦才成了全世界最寶貴的節日之一,甚至隨著科技的發展,火人節上還出現了大量以聲光電為主的藝術展品,這一點就無法用圖文和你們介紹了。

遺憾的是,這次火人節已經結束,所有展品都早已付之一炬。這既是火人節的特色,也是種說不出的遺憾,因為再想買張飛往黑石沙漠的機票看火人節,只能列入明年的旅行計劃了。

不過,即便這樣,我們還是有機會躺在家裡,舒舒服服地體驗火人節的精彩。

因為我這幾位朋友,都已經把自己在火人節的所見、所聞、所感,精彩的瞬間定格在騰訊微視app上。

在只存在八天的城市里,这四位中国人看到了什么?

雖然今年的火人節已經結束,但通過微視再次直擊火人節現場,看看微視體驗官在黑石沙漠中經歷的精彩瞬間,體驗下到火人節的魅力和精華,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對於沒有機會去現場看火人節的我們來說,真是再好不過了。

現在打開微視,點開搜索框鍵入#一起來看火人節#,就能即刻收看這次火人節的視頻合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