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譜」的劉強東,無異於給京東綁了一顆定時炸彈

9月24日,英國路透社的一則報道讓深陷性侵醜聞的劉強東的個人前途變得更加"撲朔迷離"。這一報道首次披露了劉強東案中女性受害者的自述,似乎劉強東性侵案已經"實錘"。

受此影響,京東股價再遭重挫,下跌7.47%,股價創下自2017年以來的新低。市值已經從一個季度前高點的654億美元,下降到如今的350億美元。短短20多天,蒸發了300多億美元,真可謂是損失慘重。

其實在劉強東事件發生之前,京東的危機已經開始出現,而劉強東事件只是火上澆油而已。

1.護城河已破 京東會被攻陷麼?

京東被稱為是"中國版亞馬遜",同樣是曾長期陷於虧損,而且在很多業務上,京東確實在模仿亞馬遜。模仿到精髓的就是自建物流體系,用快速的物流提升用戶體驗。

對於京東來說,曾經發家的資本在於高效的物流配送體驗,這也曾是京東為自己構築的護城河。在中國,由於京東的入局,才有了後續電商公司的跟進,紛紛改善自身的物流體系,提升用戶體驗。京東在為中國用戶提升物流體驗方面,可謂首功。

“不靠譜”的劉強東,無異於給京東綁了一顆定時炸彈

不過,隨著競爭對手的跟進,京東構建的這個護城河體系,變得有些危險了。

“不靠譜”的劉強東,無異於給京東綁了一顆定時炸彈

2013年,阿里組建了菜鳥網絡,聯合順豐、三通一達、宅急送、匯通等快遞公司,形成一個龐大的快遞聯盟。通過聯合作戰、多點開花,逐漸整合遍佈於全國各地的快遞點,打通數據,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體系。只要有小區的地方,就一定會有菜鳥網絡快遞點。物流效率也得以提升,全國範圍內,最多2-3天就能到貨。

“不靠譜”的劉強東,無異於給京東綁了一顆定時炸彈

而另一老牌電商巨頭蘇寧,也在2016年收購天天快遞,完善其最後一公里的物流體驗。加上線下20多年的深耕,經過整合,線下渠道也成為了其競爭發展的重大優勢。最近重點發展的蘇寧小店,讓蘇寧完成了從中心倉到社區的全渠道倉庫佈局。

曾經京東引以為傲的物流體驗,可能慢慢不再具有優勢。曾經建立起來的護城河,現在已經逐漸被對手們填滿,在護城河被逐漸填滿的情況下,京東怎樣守衛自己的城池?

2. 技術投入不如營銷投入 京東開始逐漸掉隊

作為一家零售公司,其收入主要就是來自於銷售的毛利。而京東的毛利到2018年第二季度也才達到13.2%,而對比京東效仿的對象亞馬遜,其毛利可以達到30%以上。而京東在國內的競爭對手,阿里季度的毛利率更是超過了50%。

由於毛利不高,導致了京東對於創新與虧損的容忍度較小。而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每次的財報必須好看,盈利是一項重要的指標。這就讓京東處於選擇在本來毛利不高的情況下不斷追逐盈利?還是在本來就還沒盈利的情況下,不管投資者意願,繼續加大投入,繼續虧損?京東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從長遠來說,繼續加大投入肯定會獲得更好的回報。這一點,京東的效仿對象亞馬遜可以說是成功的典型。

亞馬遜從1998年開始,一直保持著對技術的大量投入。截至2017年,亞馬遜在技術上的投入已經超過了800億美金。2017年一年在技術上的投入就達到227億美金,超過華為與BAT技術投入的總和。

“不靠譜”的劉強東,無異於給京東綁了一顆定時炸彈

正是在這高投入的前提下,亞馬遜誕生了雲計算服務AWS、語音 Alexa 和計算機視覺等技術,以支持亞馬遜如無人超市 Amazon Go 等一系列野心勃勃的項目。

從營收來看,AWS 正在成為亞馬遜最重要的業務之一,它的營收在 2017 年增長了 43%,達到了 175 億美元,佔據了亞馬遜整體營收的 10%。

"亞馬遜雲計算服務AWS在190個國家有超過1百萬客戶,擊敗了微軟,IBM和Google等純技術公司,擁有全球最高的市場份額。"

而亞馬遜也憑藉在技術領域的投入,逐漸從電商公司轉型成為了一家科技公司。

反觀亞馬遜的追隨者——京東2018年第二季度財報,京東的技術研發費用還不如市場營銷費用。

二季度,京東用於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增加到了27.81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15.46億元人民幣大幅增長79.8%。京東也確實在發力技術研發,投入也是逐年增多。

不過相對於53億元的市場營銷費用來說,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只有市場營銷費用的一半多一些,離亞馬遜的投入就相差更遠了。

“不靠譜”的劉強東,無異於給京東綁了一顆定時炸彈

京東從2016年開始才進一步發展雲計算等技術領域,本身起步就比較晚。然而,現在投入上又還這麼少,這樣下去,京東不僅追趕不上,反而差距會越來越遠。在未來的發展中也將大大落後。

2017年11月1日,權威研究機構IDC發佈了2017年上半年中國公共雲IaaS市場份額調研結果。數據顯示,阿里雲2017年上半年IaaS營收5億美元,佔據47.6%中國市場份額;騰訊雲位居第二,營收約1億美元左右,份額為9.6%;金山雲位居第三,營收6839萬美元,份額6.5%;中國電信位居第四,營收6254萬美元,份額6%;Ucloud營收5774萬美元,排名第五,份額5.5%。

“不靠譜”的劉強東,無異於給京東綁了一顆定時炸彈

而在這裡面,京東只能被歸入其他,而到2019年,我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4300億元,如果照此發展下去,京東是在裡面分不到一杯羹了。

“不靠譜”的劉強東,無異於給京東綁了一顆定時炸彈

雲計算服務只是未來科技服務的一小部分,同時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對於此時已經在這方面脫節的京東,還只能在這麼少資金技術投入的情況下,京東能夠在後續趕上來麼?

未來,誰能夠在技術方面取得領先,佔據市場,會就能夠更好的掌握全局。但從目前的情形看,京東不僅能沒能夠穩住現在——保持更好的盈利,更沒有抓住未來——快速發展技術。

3.劉強東一個人就頂了半個京東市值

劉強東事件出來後,京東市值蒸發300多億美元,一下子半個京東也就沒了。這也說明了對於京東來說,劉強東個人影響力有多大。從京東的案例可以看出,一家公司完全繫於一人身上,是存在很大風險的一件事。

亞馬遜同樣是一人掌控公司全局,不過貝索斯與劉強東,貝索斯向左,劉強東向右。

“不靠譜”的劉強東,無異於給京東綁了一顆定時炸彈

一位是職業的商業領導人,一位是還在成長的商業新星;一位能夠從公司整體出發,佈局未來,一位能夠稱兄道弟,和員工打成一片。

領導人的格局與眼光,決定著公司的未來能夠發展多遠。很明顯,劉強東對於商業發展的整體佈局,還有著許多需要補課的地方。作為一個市值百億美金的上市公司的董事長,首先需要補全的一課就是如何變為一位真正合格的職業經理人,如何更好地管控自己。

“不靠譜”的劉強東,無異於給京東綁了一顆定時炸彈

不然,自己的一時衝動,對公司發展來說,可能是滅頂之災。

公司領導人的絕對權力是把雙刃劍,領導人眼光獨到,掌控現在的同時,能夠更好的佈局未來,那麼,這對公司來說是前年一遇的幸事。然而,如果領導人目光短淺,同時常常不能自已,公司託付於他一身,就是將公司綁在了定時炸彈上。

劉強東一人的行為,短短20多天就蒸發了半個公司。也只希望劉強東案能夠快點結案,無論結果如何,給投資人、公眾一個交代。不然這樣下去,京東跌跌不休,大家十分難受。

同時也希望京東能夠平穩度過難關,畢竟中國的電商市場,還是需要一個這樣為用戶著想,這麼優秀用戶體驗的公司。至於市值,如果劉強東真的沒問題,那麼也會很快上來的。

不過,現在京東情形不算太妙,三重危機,讓京東十分被動:護城河已破,城池危矣;盈利欠佳,無力加碼未來,開始逐漸落伍;劉強東事件,雪上加霜,市值蒸發,市場看貶,京東的市值也蒸發過半。

這一次,曾經的網紅劉強東也學會低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