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那高高的待甫僧

在人間總有心煩的時候。

心煩的時候,我就想那高高的待甫僧。

走上那高高的待甫僧

2

過去了很多年,錯過了很多機會,很多次去過待甫僧,說來有點慚愧,待甫僧的鬱金香我竟然一次都沒有拍過。這次是有意相見,單等著山裡花開的時候,我要見見這山裡的花中仙子。

今年的6月8日,我的同學開車帶著我和海子與冰心雲影一起向山裡進發。

天空很清朗,藍的使人不敢相信,一絲雲兒也沒有。早晨的清風從窗外吹進來,心情爽快極了。

車子在進山的盤山道上行駛,一群山羊從谷底走上了道路,在早晨的陽光裡,那羊毛泛著金光,煞是好看,我讓同學停下車子,拍下了這精靈的影像。

車子又開始前行,這條路很美,上面是松林,下面是松林,只有一條柏油路彎彎曲曲在松林裡延伸,聞著那松樹特有的清香,滿心都是天然的感覺,我們也陶醉在這松山林海之間。


走上那高高的待甫僧

拐過一道彎,駛過一座橋,我們就來到了待甫僧,待甫僧,蒙語是草木茂盛的意思,由於這裡的一座山特別像坐著的大佛,因此也被命名為佛山森林公園,它可是國家4A級景區呦。

下了車,看見路邊有一條步道直通山上,我很想順著步道到那山頂上,可我轉念一想,我這次來的目的是到生態園拍鬱金香,這開在高山頂上的鬱金香難得一見,只好遺憾地與那沿山而上的的步道擦肩而過,等下次吧。

我們走進鬱金香園,水心雲影一看見,就驚呼,哇,好美啊,一壟壟,一畦畦,開著那金黃的、大紅的、粉紅的、紫色的、白色的鬱金香,在這大山的懷抱,在這潔淨的沒有一點雜質的地方,在這高高聳立的雪山大佛的腳下,那麼嫵媚的、嬌豔的,旁如無人的靜靜地開著,我似乎都能聽到它們花開的聲音,歡笑的聲音。我不停地按下快門,把藍天、白雲、雪山、松林、鬱金香都凝固在相機裡。

走上那高高的待甫僧


而海子和水心雲影她們,則發現了另一種美的饋贈,聽管園的師傅說了這裡有很多野菜後,她們就採起了野薄荷,野菠菜、野蔥來。

12點鐘左右,生態園裡的人漸漸多了起來,人們就是為了親眼目睹雪山下的鬱金香,而選在六月裡進山觀光的。星星照相館的徐師傅也帶著老年合唱團的部分成員來到這裡,他們在這鬱金香的花海里,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吹笛子的、拉手風琴的,好不熱鬧。更絕的是有一位老人在小道旁打起了太極拳,舒緩的動作,淡定的神情,與那雪山大佛相映成趣,我敢說,這樣的美景沒有多少人看到過,就連公園裡除草的員工都停下手裡的活計,享受著這難得一見的、片刻的安閒。

走上那高高的待甫僧

這一群老人們又來到了白樺林,那裡有一個舞臺,背景牆上有幾個大字“天山論壇”。舞臺下是一排排用木板釘起來的長凳,他們就在那裡開始了高山上的演出,儘管沒有什麼觀眾,但這無邊的大自然就是他們的聽眾。在這裡,我看到了老年人的歡樂,我看到了天人合一,高高的待甫僧,這一切你看到了嗎?

採夠了野菜,我們就坐在這園子邊的花楸樹下,拿出帶來的食物:西紅柿、黃瓜、蘋果和饢吃起來。此時,花楸樹正在開花,繁繁密密的小百花開了一樹又一樹。那馥郁的馨香沉醉了我們的肺腑。

那天,我們一直玩到太陽落山之後才回去。

我拍了一天的鬱金香,呼吸了一天天然的、沒有汙染的空氣,我不捨得走,這麼美麗的地方,這麼安靜的一處,讓我忘記煩惱,忘記時光,像一個小孩子在每一朵盛開的鬱金香前流連,捉蝴蝶、攆蜜蜂。我何嘗不像這蝴蝶、蜜蜂,在自然的花前,翻飛起伏,可是我又不是它們,做了一天的自然人,終究要回到山下,不過,這樣也好,正是處在社會這樣忙碌的大環境中,才會使我們時時想回歸內心的寧靜,還會在某一天又走上那高高的待甫僧,尋找一下自由自在的感覺。


走上那高高的待甫僧

3

記得那年夏天,學生們畢業了,老師們清閒了,學校組織高三老師外出旅遊,大家首選之地就是待甫僧。

旅遊畢竟是愉快的,更何況都是一個年級組的老師,大家相互之間非常熟悉,遊走在這樣美麗的山水之中,歡笑聲此起彼伏。

到了待甫僧後,訂好了午餐的飯館,大家就走進了生態園。我和沈老師、馬老師,拿了幾瓶烏蘇啤酒,沿著松林的小道走下去。

此時正是柳蘭、千里光花開的時節,松樹下是一片片紫色、黃色的花,最驚奇的是它們竟有一人多高,只記得在碧野的《天山景物記》裡看到這樣的句子,說是“野花高過人頭”,當時還不信,現在這裡的花也有這麼高,為了證明野花高過人頭,我讓沈老師把一支開滿花的千里光枝子舉直,拍下了一張照片,你看,金黃的花枝下,沈老師笑得多麼開心。

坐在觀佛亭,面對銀光閃閃的雪山大佛,我們舉起了烏蘇啤酒,瓶子碰瓶子,暢飲。此情此景,不由地使我想起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的句子:“雖無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走出生態園,我們來到河壩裡,河谷兩邊是高高的山,是綠的濃深的松林,層層疊疊,直指而上。天上是晴空麗日,白雲朵朵,溝底的河水在亂石間川流不息,水流被大石阻擋,激起雪白的浪花,發出轟轟隆隆的響聲。在這壯闊的美景當中,我們三個人在松樹下,席地而坐,聽著大自然的天籟之聲,繼續喝那“人生得意須盡歡”的美酒。

午飯過後,大家又相約來到這河谷,逆流而上,邊走邊看,見什麼都稀奇,呼朋引伴,打鬧嬉笑,有那不怕河水冰涼刺骨的女同事,脫掉鞋襪,站在水中留影,開心的笑容,清澈的河水,美麗的大山,合成了一幅永恆的影像。

這次出遊已經過去六、七年,我至今仍不能忘記:那些美麗的回憶,那些同事們的歡聲笑語,在那樣一片美麗的山水中,大家彷彿一下子都年輕了許多。是啊,在自然的面前,我們都是小孩子,不管你年紀有多大,也不管你有多少煩心事,此時,你定會忘記一切,彷彿又回到了那歡歡笑笑的、蹦蹦跳跳的、天真無邪的童年。

走上那高高的待甫僧

4

不用說,待甫僧的夏天是美麗的,綠和五顏六色的花是它的主題,但待甫僧的秋天更是美麗的,那種美,是在秋天裡沒有來過待甫僧的人所不能體會的。

我第一次在秋天看到生態園裡的落葉松時,就驚歎了,如果說胡楊在秋天是一色的黃的話,而這待甫僧的落葉松則呈現出深淺不同的黃,甚至泛著一種金紅。那是落葉松一年之中最美的時候,高聳入雲的落葉松一棵挨著一棵,披著一身秋天特有的色彩,挺立在雪山大佛下,看著這樣一幅絢麗的景象,我相信每一個前來後到的人,都會發出讚歎!

不光是落葉松黃了,那平日裡穿著一身綠色的、亭亭的白樺林也換了容顏,搖曳著嫩黃的枝條,好像在秋風裡訴說往日的故事;花楸樹此刻也綴滿了紅色的相思果,在清晨的陽光裡彷彿也陷入遙遠的回憶;那些不甘落後的虞美人,波斯菊之類的花兒也盡情地展示著自己的風姿,把這雪山腳下的園子裝扮得五彩斑斕。一座座亭臺,一條條小道,遊人在這風景怡人的生態園裡散步、交談,天高雲淡,微風習習,

我和很多朋友在秋天都來過這高高的待甫僧,走過園中的每一條小道,只為看那些大樹,那些花草,和那一座默默無語的雪山大佛。有時,我就在想,活在這世上,有什麼比活在這大山裡面,這自然面前更美的呢?我想起了陶淵明的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悠然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心境,不論身處何地,悠然面對才是人生的真諦!你不見那雪山大佛,春也面對,秋也面對?

在高高的待甫僧上,在巍巍雪山大佛下,還有什麼牽絆,還有什麼糾結,忘了吧,什麼都忘了······

走上那高高的待甫僧

5

冬天,我也不止一次去過待甫僧。

有一次,由於上坡的路太滑,車子開不到待甫僧的正門,我們只好在西面的一片小山包那裡停下,拿著相機在深溝、緩坡的積雪上行走,那濃重的雲霧就從溝裡升了上來,把我們包裹起來,山啊,人啊,都統統不見了,過了一陣,雲霧像退潮一樣慢慢的向北退了回去,原先被遮住的一切又清晰起來。這雲霧說來也怪,一會兒來,一會兒去,反反覆覆,這種景象使我想起了電影《西遊記》裡孫猴子在天庭的那個仙境。

人都說,冬天的山上白雪皚皚,一定很冷,其實不然,這山上相對山下要暖和許多,我和祥雲、海子在這山間、溝谷,趟著厚厚的積雪,跑來跑去,追著那來來去去的雲霧拍照。

太陽落山了,天空中雲霞燦爛,瑰麗無比,遠山變成了黛青色,山尖下的雲霧像波浪一般,一層層的被染上了緋紅的顏色,在東邊,群山彷彿沒有了根基,在青白色的雲霧上漂浮,幾匹馬還在不遠處的山坡上吃草。

此景只因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見,我們幾個不停地按動快門,直到天空消退了那美麗的色彩。下山時,邊走邊說著這一次出遊的感悟。

在冬天,在高高的待甫僧,依然有它獨特的美,它的銀裝素裹,它的雲蒸霞蔚,它的大霧瀰漫,一樣會讓冬天的觀光客留下難忘的,美麗的記憶。

你說,這待甫僧,有哪一個季節是不美的?

走上那高高的待甫僧

6

走過了四季,走過了四季裡高高的待甫僧。

走過了心煩,走過了人生明明暗暗的日子。

終於明白,來到世上,什麼都要經歷,什麼都要面對,重要的是放正心態,就像那高高的待甫僧,春天花兒依舊開,秋天葉兒依舊落;就像那看著懷抱裡這些松樹、花草、牛羊的雪山大佛,悠然的面對,安詳的等待,那該來和不該來的一切。

朋友,約嗎,讓我們再次走上高高的待甫僧,享受那日月、清風和雪山大佛帶給我們靈魂的洗禮。

走上那高高的待甫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