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一味 百城百味之甘肅蘭州

最近去了一次蘭州,突然發現自己居然來過很多次蘭州還沒有寫過這裡。

還記得第一次去蘭州,那時蘭州的汙染好像還蠻嚴重的,可能是蘭化吧,還燃燒著巨大的火焰,看到了會覺得很新奇。

蘭州機場也是真遠,蘭州中川國際機場距離市區約75公里,感覺遠的已經花兒都謝了。從機場到市區,真是到了西部,高速路兩邊鮮有綠色植物,不知道應該說是戈壁?荒山?反正一片荒涼。偶爾的綠意會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一城一味 百城百味之甘肃兰州

一次在蘭州見到黃河,感覺雖然氣勢雄渾,但多了一些溫和,原因可能在於唯有在這裡,黃河貫穿了一座城市,城市印襯了黃河的氣勢,而黃河也隨了些城市的脾氣。在其他的地方,黃河或是奔跑於高原,或穿插進峽谷,或流淌在堤壩間,沒有了城市和人的味道。也正因此,蘭州的黃河母親雕像才如此出名,黃河只有和她生而養育的人在一起,才是母子的形象。

一城一味 百城百味之甘肃兰州

再見蘭州,因為如上“董小姐”中的一句歌詞,“陌生的人,請給我一支蘭州”,想必歌手一定和蘭州有某種關係,否則怎麼不要支“南京”,“玉溪”或者“中南海”。果然,據說此歌中的主人公來自蘭州。一個城市因為一個人,一段記憶,甚至一個事物便可深入骨髓了。

一城一味 百城百味之甘肃兰州

又見蘭州,是聽說到蘭州的五個名片“一條河,一碗麵,一本書,一座橋,一個雕塑”,這其中那一本書指的便是《讀者》,我想這本雜誌應該是國人耳熟能詳的,以前每期都或買或借來看看,每每翻開必先翻到笑話那一頁先看,然後再看其他,現在回想,其他文章可能是最早的雞湯,但覺得確實有時醍醐灌頂,有時如沐春風。於是藉機去蘭州,朝聖一般參觀了一下《讀者》編輯部。隨著手機的碎片化海量信息,好像現在沒有了那份對一本雜誌每每的期待,也沒有了靜靜品讀的安逸。(就在寫這篇文章時,讀到一則消息,說《讀者》雜誌編輯部快發不出工資了)

一城一味 百城百味之甘肃兰州一城一味 百城百味之甘肃兰州

之後再到蘭州,都會在黃河邊上走走,彷彿心情會隨波上下,伴逝水東去。但,每次到蘭州,心情總會在一碗蘭州牛肉麵後變得愉悅起來。

盛夏的蘭州,早晨六點,拉開窗簾,居然是漆黑一片,在黃河邊跑步,黃河之水濤濤奔流於身旁。許是汛期,以往河邊的綠地似乎已經被漫過的河水沖刷過,水流速度很快,彷彿趕路的匆匆人流。

七點鐘,跑步結束,此時已汗流浹背,氣喘噓噓,天色也已經大亮。

此時,街上似乎沒有店鋪開張,除了,麵館。

此時,沒有什麼比一碗牛肉麵更能振作精神,補充體力,恢復元氣了。

一城一味 百城百味之甘肃兰州

蘭州牛肉麵講究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每個蘭州人心裡都有制勝的那一家麵館,而對你從各路打聽來的其他麵館表示不屑,這神情我在問南京人哪一家鹹水鴨更好吃,問廣州人你哪一家的早茶更正宗,問鄭州人哪一家的燴麵更地道時都曾見到。正所謂各花入各眼,沒有什麼正宗與否,只是自己喜歡。

一城一味 百城百味之甘肃兰州

據我觀察,蘭州牛肉麵館和其他麵館有個不同,那就是拉麵館的後廚都是明廚,讓你看到拉麵的過程,面入沸水,撈出,盛湯,放蔥花香菜,放肉,放辣椒油,遞至你的面前,久而久之,步奏超有節奏感,韻味十足,甚至已經有了些許表演的味道。但面是貨真價實的好吃。

蘭州牛肉麵之搭配複雜,我認為可以專門在蘭大開一門課程了,絕不亞於咖啡。反正我是始終沒有弄懂,每次去吃只是會說,要細的,加肉加蛋。其餘簡要附圖,網上的,請您自己對照著吃。

一城一味 百城百味之甘肃兰州

每一次到蘭州,似乎這一碗牛肉麵是真正心頭的記憶。

陌生的人,請遞我一碗牛肉麵。

牛肉麵一端,啥事都乾的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