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喇嘛建立的寺廟,19歲被選定轉世活佛,文物遭洗劫,徹底拆除

鑲黃旗哈音海爾瓦廟始建於康熙五年(1666年)。據記載,當時有一個從西藏來傳教的喇嘛,在鑲黃旗建一座廟,稱馬王廟。

一個喇嘛建立的寺廟,19歲被選定轉世活佛,文物遭洗劫,徹底拆除

建廟時和建廟後,藏族喇嘛得到王公富牧們大力資助,一些牧民也不斷送子弟到廟裡當喇嘛。十幾年後,該廟僧眾已有五六十名。

一個喇嘛建立的寺廟,19歲被選定轉世活佛,文物遭洗劫,徹底拆除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商都馬群總管雲東將該廟的建造、發展情況上奏朝廷,清聖祖十分讚賞,給該廟取名廣益寺,賜給一尊50兩重的哈音海爾瓦銀佛。此後,該廟又叫哈音海爾瓦廟。


一個喇嘛建立的寺廟,19歲被選定轉世活佛,文物遭洗劫,徹底拆除


西藏喇嘛圓寂時,從廟內選定19歲的小喇嘛斯琴為轉世活佛,斯琴活佛25歲時(清乾隆元年)赴西藏,朝覲七世達賴嘎拉桑扎木蘇,達賴授予斯琴卻日學位,賜給佛教法規《扎雅格》經。

一個喇嘛建立的寺廟,19歲被選定轉世活佛,文物遭洗劫,徹底拆除

斯琴32歲時(清乾隆八年),再度到西藏,請回斯琴喇嘛度牒,並賜給蒙文《丹珠爾》經一部(現保存在內蒙古科學院圖書館)

一個喇嘛建立的寺廟,19歲被選定轉世活佛,文物遭洗劫,徹底拆除

清朝末年和明末初期,因戰亂,哈音海爾瓦廟多次被洗劫,此後,逐漸衰落。民國時期,政府不再支付該廟費用,只劃給土地120該廟又自己購買土地120頃,把土地租給農民耕種,收取地租。

一個喇嘛建立的寺廟,19歲被選定轉世活佛,文物遭洗劫,徹底拆除

到30年代,由於壩北草原不斷被耕植,張北、商都、康保、化德諸縣先後建立,哈音海爾瓦廟四周被開墾為田地,寺廟的畜群無處放牧,不得已,於1936年搬遷到今鑲黃旗哈音海爾瓦蘇木政府所在地處。

一個喇嘛建立的寺廟,19歲被選定轉世活佛,文物遭洗劫,徹底拆除

新建的哈音海爾瓦廟規模大為縮減,其中的朝克沁殿由81間縮減為49間。1930年時,哈音海爾瓦廟有喇嘛1013名,香火地110頃。40年代喇嘛減少為500多名。文化大革命前,尚有喇嘛80名。

一個喇嘛建立的寺廟,19歲被選定轉世活佛,文物遭洗劫,徹底拆除

“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時,該廟被徹底拆除。

1988年,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和鑲黃旗財政撥款,旗政府在哈音海爾瓦廟舊址上,新建經堂1座。建築面積64平方米,另建廟倉3間,仍稱廣益寺。五臺貢本等地請來多尊佛像,供奉於經堂。

一個喇嘛建立的寺廟,19歲被選定轉世活佛,文物遭洗劫,徹底拆除

數年內,先後有十幾名喇嘛在寺內居住、唸經和舉行廟會。旗民族宗教事務局出資購買部分牲畜,作為寺廟的財產。對年邁體弱,不能勞動的喇嘛,旗財政每年發給固定金額的生活補助費。

一個喇嘛建立的寺廟,19歲被選定轉世活佛,文物遭洗劫,徹底拆除

歷史如雲煙,哈音海爾瓦廟歷經浩劫,卻依然頑強地矗立在錫林郭勒大草原上。儘管原址不在,新建的寺院覆蓋了舊址遺蹟,但在寺院後的山坡上,看經幡在風中搖曳作響,石堆旁的佛像眉目祥和,暮色蒼茫下的遠方,這座古老寺院本身所經歷的就是一部無言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