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超過33°C要當「心」,一些危險時刻會要命!

依然悶熱

雖然已立秋,但天氣依舊炎熱,人們直呼“熱死啦,熱死啦”,其實天氣炎熱,悶熱難受的不只有你自己,還有你的心臟

當氣溫衝過33°C,人體的新陳代謝會顯著增快,對血液循環系統有很大影響。心臟的壓力和負擔也隨之而來。高溫會加速人體排汗,心臟泵出來的血液不僅要供應身體日常的需求,還要多出一部分血液進行排汗,加重心臟的負擔,天氣炎熱,排汗很多,補水不及時就很容易造成血液的粘稠,心血管風險大

氣溫超過33°C要當“心”,一些危險時刻會要命!


悶熱潮溼的低氣壓則會令人心情抑鬱,導致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增加心率和血壓

在這個心臟負擔沉重的季節裡,如果你再做下面這幾件事情,簡直就是給心臟添堵

晨起劇烈運動: 夏季天亮的早,不少人喜歡出去晨練。夏季早晨6點之前,各種有害物質在空氣中聚集較多,正是汙染的高峰期。而且每天6~11點這段時間裡,人的血壓會上升,心率會增快,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應避免在這段時間劇烈活動。所以,夏季晨練改為黃昏練比較好

氣溫超過33°C要當“心”,一些危險時刻會要命!


剛出汗就洗冷水澡: 出一身汗,熱量還未散盡,毛孔處於張開狀態,血液循環在體表也很劇烈,此時貪涼會影響體溫調節。而且人體經過冷水的刺激,會有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肌肉收縮、精神緊張等一系列反應,對心臟、血壓均產生不利影響。其實,不知大家發現沒有,夏季解熱的不是冷水澡,而是溫水澡。略微比體溫高1~2度的水溫,洗完澡後,反而更加舒爽、涼快

氣溫超過33°C要當“心”,一些危險時刻會要命!


運動完就吃冷飲: 運動後就吃冷飲,雖然帶來了短暫的舒適感,但會造成血管迅速收縮,心臟、大腦等臟器的耗氧量加劇,引起血壓波動,所以容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尤其是心梗

大口大量補水: 天熱氣溫高,身體缺水速度也會加快。如果喝水太快,水分會迅速進入血液,在腸內被 吸收,使血液變稀釋、血量增加,心臟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會出現胸悶、氣短等,嚴重的可能導致心肌梗死

氣溫超過33°C要當“心”,一些危險時刻會要命!


捨不得開空調: 為了省點電費,生活中可能會有不少老人不捨得開空調。但如果氣溫是在太熱,超出了人體自我調節的範疇,極有必要藉助空調等工具來輔助降溫

空調開的太冷: 室內外溫差過大,會使全身毛孔閉合,體內熱量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使腦供血不足,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史的人更容易發作“熱中風”。建議室內溫度別低於26度,室內溫度與室外的溫差最好不超過5度。白天最好每隔2個小時就關掉空調,打開窗戶通風

氣溫超過33°C要當“心”,一些危險時刻會要命!


剛吃飽就午睡: 高溫導致皮下毛細血管擴張,加上飽餐後血液大量湧向消化器官,和大腦爭血,此時入睡有誘發腦梗死的危險。可以在午餐前小睡30分鐘,或者午餐後半小時後再午睡

氣溫超過33°C要當“心”,一些危險時刻會要命!

我是生活小衛士,歡迎大家關注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