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101:別跟我扯什麼努力,人生是看結果的

創造101:別跟我扯什麼努力,人生是看結果的

我好歹也是看遍天下綜藝的人,早就達到了眼中有碼心中無碼的境界。說再多夢想、奮鬥、眼淚,還不都是預先寫好的劇本,由選手們表演一回。

所以每當有人告訴我,最近有一檔綜藝,很燃,很暖,很動情,一開始我都是拒絕的。

選手們未必是好歌手或者好舞者,但幾乎都是好演員。多數綜藝都在暗示或宣揚相似的東西:苦情吧,總有人會被你打動的。努力吧,總有一天你會成功的。

最近看偶像女團的綜藝《創造101》,本來是抱著觀望態度,結果給深深圈粉了。這檔節目和世面上那些“妖豔賤貨”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不灌雞湯,不強行正能量,不讓眼淚和夢想佔據節目的C位。

這才是人生的真相啊:別說你有多努力,別用眼淚來掩飾自己的無能,人生是看結果的。

用評委黃子韜的話說:“有本事用舞臺展現出你們的魅力,沒本事就回家。”

每個人都迷戀甜蜜和幸福,但真正令人成長的是殘酷和痛苦。在這個意義上,《創造101》非常打動我。

1

節目第一集的第一個高潮,是一個叫3unshine的組合登場。

這個組合的確有讓人期待的理由。和麵目相似的高顏值、好身材、少女感相比,她們三個是充分做自己的。大臉的Cindy毫不避諱地拿這一點自黑,其實很討喜。哪怕受到一些網友的刻薄嘲諷,三個女生從頭到尾一幅做自己也能追求夢想的架勢,也透著一股子酷勁。

所以,當她們登場時,全場的少女都起立鼓掌,其中有場面需要,但也看得出真心的成分。然而,看到她們戴著鴨舌帽,便裝素顏就出鏡,歡呼很快就變成了沉默。是少女們太功利太膚淺嗎?真的未必。她們的失望是有理由的,期待的人並沒有像自己一樣尊重這個舞臺。

創造101:別跟我扯什麼努力,人生是看結果的

3unshine的首秀,印證了這個猜測。三位少女的表演很難說有多好,如果嚴格一點的話,算得上是潦草敷衍。最要命的是,她們說,這個節目“只准備了兩天”。

這讓臺下的評委胡彥斌不太高興:“本來我很期待你們,但是我不喜歡你們剛剛說,那個表演只花了兩天時間弄,就站到這個舞臺上,我很難過。”

我很喜歡這段點評。如果對3unshine這樣的佛系隨意視若無睹,甚至還稱讚她們“做自己”的勇氣,那對其他精心準備的學員,無疑是極大的不公平。

每個人都可以號稱要追求夢想。但夢想的機會放到面前,卻不知道珍惜的人,活該被批評:平庸不是縱容自己失敗的藉口,假裝的灑脫一點都不酷,只能證明內心虛弱。

2

節目裡有一段是集中的煽情,關於一個已經解散的女團——1931。

“前1931”女團成員重新聚在一起,有些已經是競爭對手。很多女團成員都是這樣,年紀輕輕入行受訓,在這個不大不小的世界裡周遊,兜兜轉轉最終也沒法走出去。

說起往事,難免辛酸。其中一位說,剛入團時,老師許諾,出道三年就可以上春晚了,她當時完全相信。而現在,身邊的同學都已經結婚生子,她還在女團的圈子裡掙扎。

1931解散那會,劇場也要拆除,很多團員都無法忍住淚水。回憶起這段,全場都很動容。

原來曾經相信的目標,可能永遠也達不到,而青春卻像指間的細沙,眼睜睜溜走,握也握不住。

照理說這是綜藝節目最好不過的煽情橋段,可臺下的羅志祥卻說,演藝圈就是這麼殘酷,想踏進來就別後悔。

他附贈了兩句箴言:“藝人沒有舞臺是一種無奈,藝人不懂得下臺是一種悲哀。”他還說,很多人就是被演藝圈耽擱的,而年紀對女生來說,尤其是“非常非常大的一個威脅”。

創造101:別跟我扯什麼努力,人生是看結果的

我也喜歡這一段評論,它說的不僅是舞臺,也是人生。哭是沒有用的,尤其在你沒有能力實現目標的時候。與其沉浸在廉價的淚水裡,不如想想怎麼去追求更好的結果。哪怕是失敗,也比默默垂淚要有價值得多。

3

提到偶像女團,不用說也知道,一定充滿著大量預設的偏見。

外行人會說,不就是長得可愛有胸有腿的女孩子嗎?不就是會唱幾首歌跳幾支舞嗎?不就是賣點笑臉拉點投票將來做明星嗎?

是,但其中的每一條,都絕非易事。

很多人會看輕天賦這件事,覺得他/她不過是運氣好,老天賞飯吃。

對不起,運氣就是實力的一部分,說再多不公平也沒用。要投訴,你死後去找上帝。而且,為了維持那些天賦的容顏、身材和歌后,學員過的也是異於常人的生活。

我之前看過AKB48的成長記錄,每天只睡3、4個小時,沒法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不過是無需驚訝的日常而已。《創造101》裡也有選手說,上節目當天吃了兩個雞腿,是這一年裡唯一一次,“平時都吃水果餐”。

這種剋制和勤勉,不會保證誰獲得成功,甚至連一張節目的入場券都未必能拿到。大多數普通人都不會走紅,哪怕是女團成員,最終也都要隕落迴歸常規的生活。

但選擇了這條路,就得接受現實: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成功的可能性哪怕再渺小,也必須拿無窮的汗水來獻祭。說到底,夢想不就是這麼回事。

女性身為長期的審美對象,要討好觀眾是極其困難的。稍微平常一點,會被說老套,刻意求新,又變成出格。

甚至連評委都會對著舞臺上的女團不自覺地說:“目光會不自覺地到你身上。”翻譯一下,哪怕是同一個團體,也存在天然的競爭。

因此,看偶像女團的養成,其實更接近人生的本質——少有憐愛,多的是苛刻;少有寬容,多得是指責;少有順利,多得是曲折;少有坦途,多的是跋涉。

在這樣的環境裡,雖然少女們還是會不自覺地去比較,別人的服裝是定做的而我的是商場買的,別人的胸大而我有落差,別人的舞蹈動作乾淨利落而我連扭動都是大寫的尬,別人英文歌張口就來而我卻把“傅菁”念成“博倩”,但是你看下去,會發現每個少女在綜藝這個楚門式的土壤裡,生長出的真實的枝芽。無論澆灌成長的是汗水還是淚水,最終的結局是成功還是失敗。

到最後,每個人都會在這些乍看毫不相關的少女身上,找到自己的投射。

你在創造101,你何嘗不是在尋找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