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易經代表了中國古代最高智慧?

我認為,中國最有智慧的書,應該是易經。因為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代表著中國哲學的最高智慧,易經的思想系統深刻影響了儒家等思想。可以這麼說,要想尋找一把解開中國文化的鑰匙的話,非易經莫屬。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並被儒家尊為"五經"之首。《易經》以一套符號系統來描述狀態的變易,表現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和宇宙觀。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陰陽交替的變化描述世間萬物的變化。

為什麼說易經代表了中國古代最高智慧?

下面,我以以前寫的一篇長文,通俗易懂地解釋易經中的智慧,特別是易經中的人生智慧!

其實,從一開始,《易經》就被看成是一本用來算命的書。你在公園的角落,喧囂的市井中,經常會看到有人打著易經大師的旗號,為人打卦算命,煞有介事地為人預測吉凶,結果連城管來了收了他的攤子,他也沒有算出來。所以,僅僅把《易經》看成是算命的工具書是庸俗而危險的。

從《周易》的本質上來說,這是古人探索宇宙起源的一種高度發達的符號學。但是《周易》從誕生開始,它的重心不是探索宇宙,沒有進一步追問宇宙起源的問題,而是將重心落實到人在人世間的吉凶禍福上面。它關心的是人在世間的命運,是追問人生的意義和吉凶禍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周易》想要確立的,正是人生的意義。

周易將宇宙天地和人類社會總結為陰陽兩種勢力,並認為是陰陽兩種力量的交互感應,推進了宇宙天地和社會的發展,陰陽是天地運動和社會發展的根本力量。在周易中,陽代表天,陰代表地,陰陽交感產生萬事萬物。陽代表男,陰代表女,陰陽交感產生人類以及社會。

為什麼說易經代表了中國古代最高智慧?

所以,在《易經》中的一些"吉"的卦,一般都是上下兩卦具有相通交感性質的,與之相反,一些"兇"的卦,一般都是上下兩卦沒有相通交互感應的性質的。也就是說,《易經》的作者善於從交互感應的觀點去觀察萬物的動靜與發展變化,並認為,凡是有動象、有交感之象的卦,有發展前途,所以稱之為"吉"。

根據這個原則,我們可以看到,周易的作者們認為,事物是處於不斷的變化中,是對立矛盾的交互感應推進了事物的發展。這是一種十分樸素的辯證法觀點。

周易中包含了大量樸素的發展變化的觀點。"易"最主要的意思是變化。指的是世間的一切事物都處於發展變化中,而這種變化又體現為對立雙方矛盾的相互轉化,由陽到陰,由陰到陽,無論是自然還是生命直到人生的變化,都是矛盾互相轉化的結果。而事物的發展變化是循序漸進的,一旦超過最高的發展階段,必定會向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為什麼說易經代表了中國古代最高智慧?

這就是"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的道理。以乾卦為例,它的卦辭是這樣寫的:

初九(第一爻):潛龍勿用。

九二(第二爻):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第三爻):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第四爻):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第五爻):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第六爻):亢龍有悔。

古人喜歡龍,崇拜龍,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所以,用龍來代表一個人在社會的發展歷程。

初九階段,象徵在一個人的開始階段,他的力量很微弱,處於潛伏的蓄勢待發的階段。

九二階段,經過積蓄力量,龍擺脫了潛伏的狀態,從水下開始進入地面,事業有了小的起色;

九三階段,隨著事業和地位的發展,人難免會志得意滿驕傲自大起來,這時候,《易經》讓我們要每天都要努力奮鬥,最重要的是保持謙虛謹慎,這樣才可以免於災禍。

九四階段,龍進入了深淵之中,可謂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事業和人生有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九五階段,龍開始獲得極大的成功,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為什麼說易經代表了中國古代最高智慧?

人生往往都是如此,人生的歷程就像是拋物線,在到達頂點之後,開始下降。

《周易》很早就認識到這個人生的道理。在上九階段,狂暴亢進的龍開始走向停滯和下降階段,事物不再發展,開始走向它的反面。

這一卦,用龍來比喻我們的事業和人生,它告訴我們,人生有進就有退,有得必有失,有一帆風順的時候,也有喝涼水塞牙的時候。就像是宋代詩人陸游所說的那樣,"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又一村"一樣。當你"潮平兩岸闊"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乎所以,要知道樂極生悲的道理。當你陷入人生的苦難之中,也不要灰心喪氣,須知"風物長宜放眼量",否極泰來的道理。

為什麼說易經代表了中國古代最高智慧?

在乾卦中,《周易》告訴我們,無論處於人生的什麼階段,都應該"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一個君子,一方面應該晝夜勤勉不怠,自強不息,剛健有為;另一方面,要時刻審視自己,反省自己的內心,做到居上位而不驕不躁,居下位而無憂無慮,如此才能無災無難。

《周易》還告訴我們,持之以恆地保持自己美好的道德和努力,是獲福免禍的關鍵。《恆卦》中說,"不恆其德,或承之羞,貞吝",意思是不能長久地保持自己美好的道德和對事業的不懈追求,最終就會失敗。它給我們開出了人生成功的"藥方",一是恆其德,二是恆其志。

為什麼說易經代表了中國古代最高智慧?

事實上,《周易》就是用大自然的象數來代表宇宙萬物發展的規律,就是矛盾的發展變化,它的哲學思考的重心從一開始就沒有放在對宇宙萬物自然規律的探索上面,而是通過自然的發展變化,探究人如何在社會上安身立命,人如何面對自己波濤洶湧的內心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周易是中國人生哲學的起源。

如果說,古希臘哲學從一開始是探索宇宙起源和自然如何成為可能的問題,而以《周易》為代表的中國哲學,則是教人如何安身立命的問題,是關懷人類、關懷社會,如何完善人性的問題,這也是中西方哲學的根本分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