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康國賓再被阿里邀約 馬雲搶灘大健康意欲何爲

健康管理型企業,尤其是作為入口的體檢企業背後,數以億計的健康大數據為醫療服務和技術發展帶來的價值必定是無可限量的。之所以選定愛康國賓作為此次收購的標的,也正是阿里對健康管理這一入口的重視。

3月12日,愛康國賓(NASDAQ:KANG)宣佈收到來自雲鋒基金和阿里巴巴的私有化要約,後者提出22美元/ADS或40美元/股的全現金收購計劃。此消息公佈後,愛康國賓盤前漲超11%,現報19.94美元。

早在2016年,就傳出愛康國賓收到雲鋒基金私有化要約建議信,當時的愛康國賓併購之路不無坎坷,與美年大健康的收購之戰以阿里的插手而告終。而兩年後的今天,雲鋒基金再次出手,意味著什麼?

眾所周知,在民營體檢僅佔據7.5%的市場中,過去盤踞著愛康國賓、美年大健康和慈銘體檢三家重要機構。在2017年美年大健康併購慈銘體檢後,民營體檢迎來二元對立的時代。

資料顯示,愛康國賓定位中高端市場,為公司客戶提供健康體檢、疾病篩查、齒科服務等,國企、機關、私企等單位客戶佔愛康目前收入的80%。

截至3月12日,愛康國賓在線下的30多個城市佈局了100多個體檢中心。2017年的第二、三季度,愛康為大約314萬企業員工和個人提供了體檢服務。

未來或將演化為阿里vs騰訊

有業內人士稱,此次收購將成為阿里率先佈局線下醫療實體的動作。它不僅看重愛康佈局的100餘家門店,更是要搶佔擁有80%企業客戶的流量入口。若張黎剛在愛康私有化之後退出管理層,愛康或將作為大健康入口裝入阿里盤中。

與阿里投資物流、金融、零售、出行等遍佈生活場景的項目類似,收購愛康的動作,預示著阿里或許正在朝向醫療場景的閉環發展,通過診前的預防醫學,到診中的未來醫院和智慧醫療,再加上醫藥服務,阿里將打造自己的醫療生態。

那麼,以阿里健康近年的動作來看,阿里同樣在AI、醫療信息化及互聯網醫療方面有所建樹。此番佈局線下實體,阿里在線上的服務積累和信息技術有望轉接到線下,而愛康的100多家門店,則是阿里擴張B端用戶,以及在醫療領域最大的線下入口。

對於目前尚未大舉進軍實體的騰訊而言,有媒體評論稱,阿里的這一動作實際是“把皮球踢給了騰訊”。(來源新浪、動脈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