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業巨頭跨界做零售,意欲何為?

今年九月底,全球諮詢業巨頭麥肯錫公司在美國當地開了一家零售商店,專賣內衣、珠寶、美妝等日常消費品。

作為管理諮詢行業的旗艦公司,一直以向企業收“智商稅”聞名的麥肯錫,怎麼打起了開店的注意?是諮詢生意做不下去了,還是想搞個三產賺點外快?

觀察 | 諮詢業巨頭跨界做零售,意欲何為?

麥肯錫的零售店內景

事實上,麥肯錫只想把這家店作為一間零售實驗室,幫助他的客戶瞭解時下年輕女性消費者的行為偏好,順便測試一下最新的數字支付工具。

就為了解今天的消費者在幹什麼,犯得著專門去開一家實體店嗎?麥肯錫有那麼多行業專家、大學教授、以及商學院MBA精英們,讓這幫聰明人寫個研究報告簡直不費吹灰之力,何必非要親自下場賣東西呢?

這種看似多餘的做法,背後所反映的,是麥肯錫作為行業領頭羊那種深刻的危機意識。

麥肯錫的江湖地位無人不知。上當當網一搜,光是書名中含有“麥肯錫”字樣的著作就有近30本,超過了蘋果、谷歌、華為這些熱門企業的相關圖書。像《麥肯錫方法》、《麥肯錫工具》、《麥肯錫意識》等書更是暢銷不衰,它們大多是由麥肯錫的在職或離職員工所著,僅僅把自己的工作經驗分享給大家,就能賺個盆滿缽滿。麥肯錫的吸金能力可見一斑。

觀察 | 諮詢業巨頭跨界做零售,意欲何為?

麥肯錫為何能這麼牛?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簡要回顧一下它的歷史。

麥肯錫公司的創始人名叫詹姆斯·麥肯錫,年輕時曾是一名會計學教授。1922年,麥肯錫出版了一本書,名字叫《預算控制》,這本書在當時的企業界不啻為一場革命。

觀察 | 諮詢業巨頭跨界做零售,意欲何為?

詹姆斯·麥肯錫

過去人們對會計的理解無非是記賬。麥肯錫顛覆了這個概念,他主張會計應該為企業的未來服務。簡單地說,就是企業要為今後的發展在財務上先做個基本盤,然後再根據計劃制定預算。

《預算控制》的暢銷,離不開特殊的時代背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湧現了越來越多的大公司,像通用、福特、GE等等,已經是巨無霸級的企業。如何管理大型組織,是CEO面臨的共同難題,這就給麥肯錫這樣的專業人才帶來了機會。在當時,麥肯錫一天的諮詢費就高達500美元。

麥肯錫去世後,他的公司卻逐漸壯大。如今,已有93年曆史的麥肯錫在全球擁有80多家分公司,近8000名諮詢顧問,他們活躍在各行各業,為世界各地的CEO出謀劃策。作為諮詢師,他們是企業的外腦和智庫,由他們組成的麥肯錫公司,則堪稱商業領域的最強“軍師聯盟”。

觀察 | 諮詢業巨頭跨界做零售,意欲何為?

麥肯錫公司為管理諮詢業樹立了一個行業標杆。雖然在麥肯錫之前,這個行業已經存在。但麥肯錫為它注入了科學化與精英化的底色。90多年後,諮詢業佔美國GDP的比重已達2.16%,75%的美國企業聘請過諮詢公司。在發達國家,諮詢公司更是開枝散葉,並圍繞各國的優勢產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日本作為製造業大國,有50%的企業購買過諮詢服務。諮詢業對國民經濟做出了重要貢獻。

時過境遷,隨著市場繁榮與分工的細化,大公司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專業人才,財務部門有財務總監,工程部門有技術人員,市場部門有銷售經理,就連CEO本人,很多也擁有MBA學歷。他們既有專業背景又有相關經驗,為什麼還要諮詢公司幫忙,諮詢公司的核心能力到底在哪兒?

觀察 | 諮詢業巨頭跨界做零售,意欲何為?

你可能會說,諮詢公司擁有先進的方法論和思維模型,這正是諮詢師們的拿手絕活。你還聽過著名的“金字塔原理”,“7S模型”,還有形形色色教你如何提高效率的工作法。它們堪稱商業世界的“武功秘籍”。

觀察 | 諮詢業巨頭跨界做零售,意欲何為?

還有人說,麥肯錫有一個龐大的案例庫,可以為諮詢師提供大量的歷史借鑑。誠然,案例庫是不少諮詢公司乃至商學院壓箱底的資源。像著名的哈佛商學院,光是撰寫一個商業案例就得花好幾年。有時候,一個案例的價值足以抵得上幾百頁的諮詢報告。如果說思維模型是“武功秘籍”,那麼案例庫則相當於企業的“內存”。

但以上這些能力和資源,都離不開一樣更基礎的東西,那就是大量的信息。沒有它們,再高級的方法論也只是空中樓閣。

觀察 | 諮詢業巨頭跨界做零售,意欲何為?

我們看麥肯錫公司,他們經常在各類學術期刊,商業媒體上發表論文或研究報告。公司內部還出版各種各樣的刊物,發佈行業的最新動態。作為一家商業機構,麥肯錫為何要如此跟自己較勁?他的目的,是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巨大的信息池,在為廣大企業提供參考的同時,還能擴大公司的影響力,相當於給自己打廣告。

信息對諮詢行業的價值有多大?打個形象的比喻,這就如同古代行軍打仗。戰場上,將領的運籌帷幄,士兵的驍勇善戰,還有武器裝備的精良,都是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然而,所有這些因素加在一起,若沒有充足的糧草供應,再強大的軍隊也還是“紙老虎”。對於諮詢公司,信息就是他們在商業戰場上的“糧草”。信息構成了他們進行決策諮詢的供應鏈。

觀察 | 諮詢業巨頭跨界做零售,意欲何為?

從事諮詢業務之餘,麥肯錫會去花大量時間從新聞報道、學術論文、或者調研訪談中搜集大量信息並加以分析,定期形成一篇篇研究報告。這些報告本身就是相當寶貴的學習資源。對麥肯錫而言,信息的質量決定了諮詢顧問的報告質量,更決定了思維模型的含金量。

除此之外,信息還賦予諮詢公司某種權威,這也是他得以立足的根本。

為什麼呢?我們看一家企業的內部,誰最有話語權?通常是掌握信息最多的那個人。在企業中,這個角色往往是CEO,他既是組織的領導者,又是企業信息流的中心。

在市場上,由於企業是分散的,同類企業還保持著競爭關係。他們彼此的隔絕,反而讓第三方的諮詢公司成為了信息流的中心。很多企業會從諮詢公司發表的文章裡獲取行業乃至競爭對手的資訊。這時候,諮詢公司就充當了業界權威的角色。

觀察 | 諮詢業巨頭跨界做零售,意欲何為?

所以,諮詢業的價值,很大程度是建立在第三方這個身份基礎上的。第三方使諮詢公司擺脫了企業利益與資源的羈絆,從而獲得更公正,更客觀,更全局的視野。而形成這一視野的基礎,說到底還是信息。你只有知道的比別人更多,你對所有人才會更有價值。諮詢行業之所以存在,說到底就是利用了企業間的這種信息不對稱。

觀察 | 諮詢業巨頭跨界做零售,意欲何為?

然而,諮詢業的傳統優勢在今天正受到挑戰,一個重要原因是互聯網的崛起。

麥肯錫公司曾長時間服務於傳統企業,他們中間如通用、保潔等等,都是工業時代的典型代表。但如今的他們已不復往日輝煌,麥肯錫也需要與時俱進。

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企業裡,有7家是互聯網公司。而互聯網公司的核心優勢,正是信息能力,這些公司正引領著商業發展的大趨勢。

觀察 | 諮詢業巨頭跨界做零售,意欲何為?

互聯網公司打破了企業間的信息不對稱,這就不可避免地對諮詢行業產生了衝擊。同樣是獲取數據,互聯網公司有著比諮詢公司更高的效率與準確性。有了信息優勢,互聯網公司就有了不亞於諮詢公司的全局眼光。在這樣的壓力下,諮詢公司只能尋找新的信息來源,親自到線下開店就是其中之一。

觀察 | 諮詢業巨頭跨界做零售,意欲何為?

當然,光靠開一家零售店也許解決不了太多問題。但我們必須看到,越是領先的企業,他們的危機意識就越強,越會在一些看似最基礎的事情上下功夫。偉大的變革,往往是從這些點點滴滴中做起的。企業的競爭優勢,不僅來自於高屋建瓴的戰略,更離不開一系列艱苦而系統性的底層積累,最終,它們會成為時間給企業最好的饋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