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丨山西剛剛提出的建設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來聽聽全國專家怎麼說

文旅丨山西刚刚提出的建设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来听听全国专家怎么说

專家們進行“頭腦風暴”

9月24日,2018山西旅遊發展大會落幕。“全域旅遊”,成為本屆大會的熱詞。創建全省域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進行部署,成為山西旅遊新的目標。山西省旅遊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年會暨山西旅遊創新才智峰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旅遊界專家相聚一堂,為山西全域旅遊與轉型發展獻計獻策。

文旅丨山西刚刚提出的建设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来听听全国专家怎么说

吳文學進行主旨發言

旅遊已經上升到賣品牌的階段

吳文學(原國家旅遊局副局長)

全域旅遊是一項工程,是要靠建設來實施和落地的,凡是用旅遊的方式去做旅遊工作的,雖然熱熱鬧鬧,但是產業發展基本停滯不前。有頂層設計、頂層謀劃的地區和省份,表面看起來不動聲色,但是產業的根基越來越牢固,產品的水平越來越高。旅遊作為產業經濟,已經由賣產品進而上升到賣品牌的階段。

建旅遊景區不容易,建旅遊產品不容易,但是管理和運營旅遊產品,是一件更不容易的事情。希望更多的投資集成運營商能夠誕生,希望用人才優勢、科技手段,來提升全域旅遊和整體旅遊水平。

文旅丨山西刚刚提出的建设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来听听全国专家怎么说

吳必虎教授在會議現場

先研究文化,再提供戰略

吳必虎(北京大學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教授)

山西的旅遊定位是“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一個講歷史,一個講自然。因此,山西旅遊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文化遺產如何配套旅遊產品。在產品開發當中,具體有哪些產品,以及宣傳在市場上能不能引起共鳴,要進行研究。

舉個例子,山西把“三大板塊”提出來,我非常支持,但是“三大板塊”不是山西獨有的,所以把三個東西放在一起,才是競爭力。另外,山西在講“根”,但“根”只是在山西嗎?只是在洪洞嗎?實際上中國移民史,明初移民是很小的。因此,文化本身一定要認真研究,然後再提供戰略,山西、河南、陝西可以有一個共同品牌,那麼到了山西,能夠引起什麼樣的共鳴?這個需要仔細挖掘包裝。

文旅丨山西刚刚提出的建设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来听听全国专家怎么说

與會嘉賓和觀眾認真聆聽

最重要的是打造旅遊公共服務體系

苟自鈞(河南財政政法大學教授、河南旅遊研究所所長)

在全域旅遊推廣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打造旅遊公共服務體系。旅遊產業鏈跟旅遊公共服務體系是契合的,在全域旅遊的背景下,僅說開發還不行,還要做市場營銷,特別是山西應當在營銷方面做出更多的工作。

市場營銷最重要的是激發市場,我非常欣慰地看到山西有一些市已經開始做了,比如晉城市的市場主要是周圍和河南幾個市,它推出一個舉措,鄭州到晉城現在推出城際公交,時間僅為1個小時,車票20元,在週末兩天還是免票的。這類做法值得稱讚。

文旅丨山西刚刚提出的建设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来听听全国专家怎么说

黃震方教授發言

能否來個“5A景區的倍增計劃”

黃震方(南京師範大學旅遊系主任、教授)

山西全域旅遊發展難點和痛點包括:首先、管理體制的整合之難,可能還有傳統體制遺留下來的障礙需要進行突破;第二、就是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之難,從資源轉化成產品的優勢方面還受到制約;第三、基礎設施的公共服務層面,公共服務體系的全覆蓋方面仍然增長不足;第四、山西省經濟轉型發展之難,過去以煤炭業為主導,如何轉向服務業為主導?

山西旅遊的發展要突破傳統的方式,創新企業的培養,創新產品、創新品牌、創新業態的打造。山西“三大板塊”在邊緣崛起的同時,別忘了中部旅遊和重點推進。不要忘了還有景區的升級,5A景區山西才7個,但在資源稟賦不厚實的江蘇有23個。山西能否來個“5A景區的倍增計劃”?

文旅丨山西刚刚提出的建设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来听听全国专家怎么说

這是一場獻上真知灼見的交流

“強點”不多,線路太少,城市要擴容

張世滿(山西大學旅遊學院教授)

從“點”的角度看,目前山西開放的旅遊景區景點大概543個,另外還有800多個鄉村和農業旅遊點。但是,山西的旅遊景區年接待遊客量達到100萬人次以上的有十幾個,達到200萬人次以上的只有六七個,達到500萬人次以上的只有一個。我們“芝麻”不少,但是“西瓜”太少。

“線”上的認識,就是旅遊交通的問題,現在仍然存在旅遊景區之間聯繫不暢,兩地之間很近,但是沒有直達的道路,這種情況在黃河,在長城,在太行山三個板塊裡面表現得最為突出。我們的高鐵站、飛機場和旅遊景區之間的交通聯繫沒有建起來。

“面”上的問題可能就更多了,如果細分的話,從省城到市一級,到縣一級,再到鄉鎮,到農村。目前,一些市級城市擴容,市容市貌的整治,綠化、亮化都做得不錯,尤其大同、臨汾、忻州和晉中;到了縣一級的層面,我們要創建全省的旅遊示範區,要把我們119個縣區都變成旅遊示範縣區。

聚焦“小而美、美而特、特而精”的塑造

姚子剛(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研究員、華東理工大學教授)

山西有世界級的資源,但應該聚焦“小而美、美而特、特而精”的塑造,如果形成網絡,再和傳統的大點結合,最後就可以形成全域旅遊,所以不僅要關注“大”,更要關注“小”。

旅遊發展要關注“人”的問題,一個是旅遊人才,怎麼留下來;一個是從業人員,怎麼保證服務是最好的。

山西的文化很厚重,但現在關注的文化太多,厚重有餘、有趣不足,未來的發展強調互動和有趣,換一種方式講出自己的歷史。未來。山西旅遊通過線上線下兩條路來走,做成“小而美”的網絡,進行線上引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