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寧區人社局:聚焦民生保障 提升羣衆幸福指數

邕宁区人社局:聚焦民生保障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新江鎮那了村舉辦西式麵點師培訓班,提高貧困群眾就業技能,拓寬村民就業渠道。 (陸建德/攝)

近年來,邕寧區人社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和城區決策部署,堅持以民生為本、以人才優先為工作主線,把富民增收、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進全民創業帶動就業,加快完善全民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構建勞動者工資報酬權益保障機制,全力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

創新思路

就業創業支持精準扶貧

堅持“轉移就業脫貧一批”的工作目標,落實就業扶貧政策,促進貧困戶勞動力轉移就業增加收入。“扶貧先扶志”,將“兩後生”職業培訓作為重點工作任務來抓。去年參加培訓的107名兩後生,今年已全部通過考試,並取得資格證書;目前順利就業86人,就業率達80%。今年,該局深入民族中學、城關初級中學、朝陽中學等14所中學,開展“兩後生”職業培訓政策宣傳工作,對600多名應屆畢業生進行升學意願摸底調查,掌握無升學意願的貧困學生人數,引導他們參加“兩後生”職業培訓;同時,結合城區精準結對幫扶機制,宣傳、動員貧困戶子女參加培訓,確保意願參加培訓的貧困家庭子女“不漏一人”。截至8月27日,已有32名貧困家庭子女報名參加“兩後生”職業培訓,完成目標任務數的160%。

創建就業扶貧車間,吸納貧困家庭勞動力。6月7日-8日,該局聯合財政局、扶貧辦、農林水利局組成就業扶貧車間 認定小組,分別到中和鄉新安村利和坡南寧市周德木材加工廠、那樓鎮三江村高詳坡南寧市祥聯種養專業合作社、蒲廟鎮廣西南寧人人想食品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開展扶貧車間認定實地考察工作。依據就業扶貧車間認定小組實地考察核驗結果,創建就業扶貧車間6個,吸納勞動力就業21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89人。 採取“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貧困農戶脫貧——企業與貧困農戶訂立2年以上(含2年)農產品種養產銷書面合同,並按照3000元/戶的補貼標準發放產業扶持資金。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該局多次迎接了國家、自治區、南寧市和城區的脫貧驗收檢查,並順利通過驗收。

大力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勞動者就業。在脫貧攻堅期間,通過開發鄉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協理、鄉村環衛、治安協管、鄉村道路維護、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看護等崗位,促進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並對無法實現轉移就業的貧困家庭勞動力採取優先就近就地就業,促進貧困戶家庭月增收800元以上。同時,為該局責任幫扶的179戶貧困戶制定脫貧規劃,精選發展路子,發展扶貧產業,完成脫貧目標任務。

辦好實事

社會保障造福民生

全力做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解決城鄉居民老有所養問題,使群眾對民生改善有穩定的預期,更好保障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權益,使城鄉居民共享社會經濟發展成果,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加強部門協作,與民政、衛計、殘聯等部門協調,抓好貧困殘疾人員、低保對象以及計生家庭成員參保續保工作,落實特殊群體權益。目前,城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05139人,參保率100%;續保繳費成功人數58441人,續保繳費率達82.8%;代扣代繳率100%。每月按時足額為年滿60週歲以上參保居民發放養老金,按照城區基礎養老金標準每人每月115元,發放養老金人數為31328人,發放率100%。

主動作為,做好城鄉醫保工作。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數逐年增多,城鄉居民醫療保障實現全覆蓋,全城區參保率每年穩定保持在98%以上,完成籌資參保率98%以上的指標任務(其中所有的貧困村參保率均達98%以上,建檔立卡貧困人員100%參保)。籌資標準逐年提高,今年個人繳費標準由原來的150元/人·年提高到180元/人·年。截至8月,全城區應參保任務數為280000人,實際參保農民277386人(其中含邕寧籍參保學生24353人),參保率99.07%,城區基金繳入共計4992.948萬元,其中民政代繳困難群眾6908人,共計124.34萬元;殘聯代繳農村殘疾人7079人,共計127.42萬元;衛計代繳人員7668人,共計138.02萬元。

狠抓落實,推進城區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工作。自2016年9月全面鋪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工作以來,該局紮實推進各環節工作,確保了養老改革工作順利實施。目前,已完成基金清算單位共95個,徵繳養老保險基金3989.25萬元,累計徵繳養老保險基金共計12750.18萬元。

深化改革

積極促進人事人才管理規範有序

激活用人機制,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通過組織參加區內外重點院校畢業生雙選會、事業單位公開考試招聘等方式吸引優秀人才到我城區就業;針對重點關注的激勵培養、住房、子女教育、醫療等方面核心問題,從資金保障到體制機制建立,探索形成完整的激勵獎勵措施政策體系。搭建人才發展平臺,建立人才信息庫,為不同領域、類型的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高校畢業生及創業人才提供針對性的創新平臺;創新人才考核評價機制,把引進的人才單獨納入考核管理,並將考核結果作為兌現獎懲的依據,進一步強化人才激勵機制和服務保障體系。

順應改革要求,嚴格規範工資福利制度。每年按時完成全城區的工資統計和正常晉升工作,辦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等日常工作。根據桂人發﹝2007﹞117號及南府規﹝2017﹞31號文件精神,從2018年1月起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後遺屬生活困難補助標準。

積極指導、監督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核准、聘用工作,做好城區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職稱認定、職稱申報諮詢及軍隊轉業人員管理服務工作。嚴格按照規定做好各單位新一輪崗位競聘審核認定及每月空崗遞補審核工作,上半年共審核崗位(等級)變動469個。其中,管理九級1個;專業技術崗位466個(高級81個,中級247個,初級138個);工勤技能崗位2個(中級1個,初級1個)。

嚴格執法

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實施聯動機制,切實提高辦案工作效率。積極協同公安、建設、工會等部門,建立解決企業拖欠工資問題聯席會議制度,並制定《南寧市邕寧區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工作的實施方案》。

近年來,該局舉辦“春風行動”、“遵守勞動用工及社會保險法”等各類專項宣傳檢查活動;採取板報宣傳、發放宣傳資料、觀看影碟等形式,上街頭、進企業,發放《維權手冊》等宣傳資料,廣泛宣傳《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保障監察條列》等相關法律法規;提高農民工依法維權意識,提醒農民工依法簽訂勞動用工合同,收集保存相關權益受侵害的證據。據統計,城區相關部門共發放勞動法律法規宣傳資料8900餘份,接受現場諮詢1230人次。

堅持防控結合,全面開展維穩工作。依託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建設工作,對轄區勞動監察各網格內的建設工程項目進行排查登記、信息採集和日常監控,重點加強對建設領域新增建設工程項目的日常監控,並建立動態監控預警長效機制,確保動態監控率達100%。開展建設工程項目排查登記、信息採集、巡查監控及欠薪引發的群體事件的處置化解工作。目前對我城區內建築工地全部進行了臺賬的建立及用工監管,便於實時動態地對這部分流動性大的企業用工情況進行監控。

強化責任主體管理,認真做好排查工作。發揮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的優勢,及時掌握城區重點建築工地的工資支付情況,加強對其指導和監察;制定網格協查員與網格內重點建築工地日常聯繫的制度,要求協查員每月至少對網格內重點建築工地巡視1次,一旦所屬工地發生拖欠工資行為,及時報告監察部門,由負責該網格的監察員堅持主辦責任到底的原則負責處理。

堅持“防治一體、高效便民”的原則,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工作,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以“春風行動”、“安全生產月”、企業年度用工審查等為契機,集中開展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活動,實現重點行業和勞動密集型用人單位法律宣傳100%覆蓋,有效增強勞動者維權意識;針對龍崗新區日漸增長的進駐企業,該局組織人員到用工一線指導企業簽訂勞動合同,規範人員管理和工資發放流程,明確企業與勞動者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保障勞動者的權益;每年定期開展人力資源市場秩序、農民工資支付、打擊非法用工等專項清理整頓活動,堅持“有法必依、嚴格執法”的原則,對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迅速介入,嚴肅處理。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該局通過謀劃好一件件民生實事、落實好一個個民生細節,不斷朝著就業更加充分、脫貧攻堅成效更加顯著、社會保障更加健全的目標努力奮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