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活躍著600餘名「義務河長」

一個網兜 一個背篼 一雙膠鞋

西充活躍著600餘名“義務河長”

“昨晚下大雨,河面上可能會有些髒東西,我去把它清理乾淨。”9月19日,天剛亮,西充縣雙江鄉馮家橋村村民黃純凱便出門了。該村治理河道時,黃純凱主動擔任起了“義務河長”,負責巡查和維護羊溪河1.5公里長的河道。如今在西充,像黃純凱這樣的“義務河長”共有600餘名,讓河流水清岸綠。

“這些東西漂在河裡不但汙染水質,而且容易造成河道堵塞。”今年56歲的黃純凱雙手抄起自制的簡易打撈工具,走近河道將溪水中的漂浮物打撈上岸。

“一個網兜、一個背篼、一雙膠鞋是他工作的標配。”雙江鄉黨委書記宋昭兵介紹,網兜用來打撈河道垃圾,揹簍用來裝垃圾,膠鞋便於在河邊行走。如今,巡河、護河已經融入黃純凱的生活。

據瞭解,為了讓河流水清岸綠,西充縣在落實河長制工作中,積極發揮廣大群眾的作用,用好用活社會力量,在建立縣鄉村三級河長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河長治水觸角,一批“義務河長”“黨員河長”“巾幗河長”等民間河長湧現了出來,形成了“政府河長”與“民間河長”共同治理河道的局面。

“從‘河長制’到‘河長治’,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西充縣河長制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形成了共護、共治、共享的治水工作格局;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管護網格,實現了對區域內大小河流的“無縫覆蓋”。此外,共同宣傳環境保護,共同治理監督,及時信息溝通、建言獻策,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西充活躍著600餘名“義務河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