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茶故事|500萬一件 八八青餅的傳世之路

雲南畫報新媒體中心發佈

云茶故事|500万一件 八八青饼的传世之路

國家數字出版轉型示範單位

全國年度最佳畫報

茶行業總是不缺少熱點新聞,千萬元一斤的武夷巖茶、68萬一斤的老班章、紅印沱茶的紛紛擾擾等等一系列吸引眼球的新聞層出不窮。茶葉界似乎從來就不會少了造熱點、講故事的能力,而說起茶葉的故事,普洱茶界的“八八青傳奇”自然是少不了,這款從7塊/片漲到500萬一件的茶品從來都是市場的關注焦點,而成為焦點的背後原因是什麼,又是什麼造就了“八八青”這一傳奇案例?

云茶故事|500万一件 八八青饼的传世之路

獨特的昆明幹倉環境

“八八青餅”能獲得市場認可,很大程度上因為產品口感確實轉化得不錯,也創造了“幹倉普洱”這一新名詞。眾所周知,昆明被譽為“春城”,因四季如春、夏無酷暑、冬無嚴寒而得名。因普洱茶後期轉化過程中離不開水分和溫度的參與,往往在廣東、香港等氣候溼潤的地區,普洱茶轉化速度會加快。處於商業目的及消費區域影響,大部分能流傳下來的老茶多在廣東及香港存放。因此能在昆明存放、並流傳至今的老茶寥寥無幾。“昆明幹倉”有海拔高、水分低、溫度均衡等特點。而幹倉普洱,是源於經過海拔1900米的昆明標準防潮倉庫,在溫、熱、光、氣溼五因子循環調控的環境中自然倉儲,自然陳化。其條索結實、顏色鮮潤、油麵光澤,充分表現了茶葉的活力感。幹倉環境雖然犧牲了普洱茶後期轉化的速度,但自然是公平的,有失必有得。幹倉環境下放置的普洱茶湯色更為透徹,水質純淨,口感上獨具風味。

云茶故事|500万一件 八八青饼的传世之路

市場追捧引發茶界關注

經歷高起高落的普洱茶行業一度陷入集體困境,雖然大家都知道普洱茶越陳越香的特點,但是因為受2007年風波的影響,市場在隨後幾年一直處於疲軟階段,急需一把火重新點燃熱情。到了2014年,在普洱茶行情連續跌跌不休的情況下,一條消息成為了普洱茶交易中心——廣州芳村的第一焦點:“八八青餅”完美極品原件以500萬人民幣成交。在普洱茶業內,大家都知道“八八青餅”就是在計劃經濟時期,中茶雲南公司下達指令性計劃安排勐海茶廠生產的歷史嘜號為7542的普洱茶品,而生產於1988~1992年期間的此編號普洱茶品,因幹倉儲存,經過時間陳化轉換成為滋味、口感、香氣都上乘的優質普洱茶,因此受到茶客的追捧,也就是後來在普洱茶界鼎鼎有名的中茶“八八青餅”。這一把火直接點燃了整個茶行業從業者的信心,普洱茶就此開始重新進入上升通道。

云茶故事|500万一件 八八青饼的传世之路

執著而專一地傳承經典

絕世的產品可能是好產品,但好產品一定不能是絕世的。產品不僅需要有故事,更需要有傳承。位於昆明市郊跑馬山的昆明茶廠依然保留著完美的昆明幹倉倉庫,昆明幹倉已經不在侷限於“八八青”這一款產品。2016年、2018年雲南中茶重新推出“中茶傳世印級-八八青餅”,在製茶過程中做到了口感還原、品質還原,但新產品同時也要有新氣象,中茶牌“傳世印級-八八青餅”是參照原有配方,根據不同的產地、不同的海拔、不同的季節、不同產地茶葉的特點,進行拼配,其選用拼配的原料,是瀾滄江流域的名山茶,各個茶山茶葉原料的品質已經經歷過市場的考驗,因此從某些方面中茶傳世印級——八八青餅的整體品質,應該是優於傳統的“八八青”。

雲南畫報新媒體中心發佈

優質內容生產者

云茶故事|500万一件 八八青饼的传世之路

主編:局部 編輯:李雨霖 尹博林 李曉超

雲南畫報新媒體中心

內容合作 廣告合作

0871-64113609(上班時間)

153 9854 2169(24小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