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新蔡人愛吃,以前日子總是苦的多,但凡能對吃的有點念想,有點講究,過得就還算有滋有味。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後來,隨著年月的不停流逝,我們吃過各種山珍海味,去過各種高檔酒店。但是,卻忘不了那些留在心頭的味道。

在那段不算富裕的日子裡,沒有火鍋、沒有燒烤、沒有西餐,更沒有網紅餐廳。然而新蔡人卻把生活過成了花兒,那些看著不起眼的食物原材料經過巧妙的烹製,變得奇香無比。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社會節奏不斷加快,人們沒有那種閒時間再去安撫自己的胃,也沒有人願意花上整整一下午,只為給你做一道特色的新蔡土菜。

那些即將消失的新蔡特色土菜,那些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疙瘩湯

以前的新蔡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片小菜地。自給自足,綠色無害一方小小的菜地藏著四季的蔬菜,荊芥幾乎是必種的。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荊芥一把,洗淨。番茄一個,切塊。雞蛋兩個,打散。麵粉適量,放點鹽,和成軟硬適中的面塊,然後杆成稍厚一些的面片,放在盆子裡醒著。醒的時間越久,面片煽的越薄。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每當灶屋裡的地鍋裡放著各種菜葉的水開始沸騰,家裡用了老幾十年和麵用的硃紅瓦盆被端上灶臺,我就知道一碗香噴噴的疙瘩面很快就能做好了。

疙瘩湯裡總會被放上荊芥或是藿香葉,獨有的辛香很是醒胃。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剩下冷涼的疙瘩湯,一瓣蒜就一口湯那味道也是絕了!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撈麵條

有的新蔡人愛吃麵,基本上每週都要吃幾頓,手擀麵在農村也最常見,不同的季節做不同口味麵條。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農村夏天都喜歡吃涼麵,做著也簡單。煮好的麵條過涼水,配菜最常見。西紅柿雞蛋,弄一根黃瓜,切成絲,澆上幾勺香油調的蒜汁,真的是百吃不厭。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蒸麵條

咱新蔡麵條,依舊能代表家鄉的味道。特別是在自己的家裡,這種味道是最讓人陶醉的,浸潤著新蔡親情的點滴,食物也渲染了這種老味道的情感。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一碗蒸麵條,濃濃地道的新蔡味兒!你,有多久沒吃了呢?

炒西瓜皮

夏天的新蔡農村,可吃的東西太多了。逢集時,爸爸騎著車從集上買回兩個大西瓜。沒有冰箱,在壓井水裡面冰一下切開,那叫一個冰爽。吃完後,媽媽就會把西瓜皮收集起來,去皮切段兒,做炒西瓜皮。

當然西瓜皮吃不完,還可以做醬豆子。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最簡單的就是青紅椒炒西瓜皮,再豐富些可加肉絲等。儘管已經多少年沒有再吃過炒西瓜皮,但是現在回想起來,一種類似冬瓜的味道。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醃蒜薹(tai)

蒜薹,經常被人誤寫為蒜薹。在新蔡,蒜薹是一種常見的蔬菜,做法也有很多種。目前在新蔡飯店經常還能吃到蒜薹炒肉,然而,自己醃製的蒜薹越來越少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蒜薹的醃製過程其實並不複雜,但是耗時。每當放學後,甩著書包飛奔回家,爸爸媽媽還在做農活沒回來。找出菜櫥子裡的饃,就著醃蒜薹別提多香了,酥脆可嚼、酸辣爽口,完事之後再舀上一碗水壓井水咕咚下肚。

就知道小時候,在老家,小編的媽媽常把蒜薹醃在盆裡,放在堂屋的條几上,那段時間,屋子裡盡是蒜薹味道。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糖包

素來以麵食為主的新蔡人,在麵點的做法上多種多樣。家裡有喜事了會在饅頭上鑲嵌一顆紅棗,或者滴上個紅點。農村的小孩最期盼過年,因為大人會想著法豐富一下平日裡單一的餐桌。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第一鍋出來的糖包裡面紅糖汁豐盈,一不小心就會擠出來。不過在農村,一做都是一大鍋,再去回鍋蒸的就沒有太多糖汁了。

蒸槐花

在四、五月前後,正是槐花盛開的季節。槐花那清新淡雅的花香沁人心脾,妝點著新蔡的樸實,給新蔡增添了柔美。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將槐花揉進麵糰,加上調料,熱油過鍋即可食用。做法並沒有多麼複雜,可是,後來就再也沒吃過。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現在的人們不缺美味,各種香精調料做成的所謂美食,永遠比不上大自然的饋贈。槐花的清香繞過舌尖,一塊餅一碗稀飯足矣把一整天的童趣都裝進夢鄉。還可以把槐花上澆點香油,然後拌上面,放在篦子上鍋蒸,也非常的好吃。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炒麵

新蔡的這種“炒麵”在平常飯店裡是吃不到的。將生面粉炒熟,加入適量的糖,澆上開水拌著吃,特別香。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炒麵是一個慢活,生面粉剛下鍋的時候就要不停的翻炒,不能炒糊了,火要小,直到炒到金黃色才行。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雜燴菜

農村的喜宴總是能轟動周邊十幾個村子,大廚們從天不亮就開始搭棚支鍋。而在新蔡農村喜宴裡讓人最垂涎的應該是雜燴菜了,肥瘦切塊加上調料,還可以加入豆腐皮,粉條之類的配菜。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如今,新蔡人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結婚都是到大酒店。農村的那種方式越來越不常見,雜燴菜也越來越嘗不到了。即使偶爾吃到,也吃不出那種喜慶的氣氛了。

在新蔡這個小城裡,這些藏在民間的各色美食。成了我們愛上這座城市的理由,平凡的生活,不凡的味道,也因為這些家常味道變得更有滋味!

我想念新蔡夏天那一碗炸開花的綠豆稀飯。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我想念新蔡那一盤子香噴噴的炕出來的油饃。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吃碗紅薯稀飯,再加上一點醃製的鹹菜,幾乎能忘記所有山珍海味的味道。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再來幾塊剛做出來的燙手菜饃,神啊!賜我穿越回去吧!

別了,俺家的地鍋!新蔡人看了,別哭……

多少年後

也許你忘記了這些到底是怎麼做的

但是你永遠忘不了

小時候給你做飯的那位至親

你在他鄉還好嗎

每逢佳節倍思親

......


分享到:


相關文章: